古道下马陵的传说 历史上的渊源_新浪旅游_新浪网
550x343 - 34KB - JPEG
下马陵人行道突现深坑 坑下土被掏空却有两砖柱(组图)
550x413 - 42KB - JPEG
历史典故 西安古道下马陵的传说(2)
550x305 - 28KB - JPEG
下马陵的前世今生!
960x649 - 66KB - JPEG
[原创]下马陵不是蛤蟆陵 怀疑白居易听错 【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560x842 - 101KB - JPEG
西安地名中有马的地方 下马陵_新浪旅游_新浪网
550x422 - 59KB - JPEG
[原创]下马陵不是蛤蟆陵 怀疑白居易听错 【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600x375 - 61.9KB - JPEG
[苏车杂谈0504]下马陵_江苏车友会_搜狐车友会
780x439 - 211KB - JPEG
西安城记·下马陵
640x426 - 39KB - JPEG
历史典故 西安古道下马陵的传说(2)
450x310 - 35KB - JPEG
西安街名:一场古与新的对决
450x291 - 33KB - JPEG
下马陵
450x337 - 54KB - JPEG
探访西安下马陵 汉武帝经过都要下马步行 _新
550x395 - 74KB - JPEG
[原创]下马陵不是蛤蟆陵 怀疑白居易听错
560x842 - 101KB - JPEG
长安记忆:城内古道下马陵的传说
450x330 - 35KB - JPEG
简介:下马陵又称虾蟆陵,位于今西安市和平门附近。东起今天的和平门,西至今天的文昌门,全长有800余米。相传,
下马陵又称蛤蟆陵,位于今西安市和平门附近。东起今天的和平门,西至今天的文昌门,全长有800余米。相传,汉朝时著名改革家董仲舒死后,安葬在长安城南曲江附近。一日汉武帝
将今和平门附近这条街巷改称下马陵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陕西巡抚毕沅又为下马陵再次题碑刻石,于是,《关中胜迹图志》和各种清代方志也纷纷声称下马陵在城内胭脂
在西安,紧贴城墙内侧的一圈巷道多以“顺城巷”命名,但在西安南城墙和平门与文昌门之间的顺城巷,却有一个独特的、也很著名的名字——下马陵
最熟悉的就是和平门里的那一段,因为公司在附近,经常会路过。这一段还有一个名字,叫“下马陵”,也称“蛤蟆陵”。没错,又是一个陵墓遗址。我们
来源:韩勋 (2005-3-17 11:00:33) 本文章已被查看:261 西安文物多,本是西安人的自豪;文物一多,西安人就多少有点儿麻痹,缺乏了对每一处文物推敲考证的耐心---咱一般百姓,又咋能奢谈什么考证?可咱一般百姓如果连某处文物的名字都叫错了,说出一些不沾边的词汇,事后的尴尬却是长期抹不平的。 去年,记者陪一位外地友人乘车路过和平门里的下马陵,车没停,记者的嘴也没停,介绍董仲舒,讲解百官过此地下马的典故,滔滔不绝。朋友走后,记者偶然在某报章上看到一则消息,称城南还有一个下马陵,那里才是董仲舒的墓。汗颜不已,随后给朋友打电话作了检讨。近日,记者见到市文史馆副馆长蒋纪新,拜读了他的新作《下马陵之是与非》,方知董墓在兴平市,与西安的两个下马陵根本不搭界! 无论历史多么久远多么模糊,真相只有一个。这么一看,辨明西安的两个下马陵之说就有了特别的意义。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两部工具书《辞海》《辞源》都提到了西安的下马陵,前者将其定位在和平门里,后者则称其位于长安城东南,“与曲江近,相传为董仲舒墓,门人过此皆下马,故称下马陵,后人音误为虾蟆(Ma)陵”。同时值得注意的是,1956年8月,陕西省人
下马陵又称虾蟆陵,因陕西话中下(xia)发音为(ha)。下马陵附近葬有汉代大儒董仲舒,就是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由董仲舒提出,此后武帝采纳此议,至此往后两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