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九七式手榴弹(九七式手榴弾,きゅうななしきしゅうりゅうだん)是日本帝国陆军与日本帝国海军海军特别陆战队
附91式手榴弹 它上面有个绳环,拉掉保险钢丝,引信击针自由,找个硬物磕一下,打着缓燃火药,火药燃烧几秒后,引爆雷管、只有雷管才能引爆梯恩梯。这种弹是铸铁壳,重1斤多点
二战时期,日军装备的单兵手雷主要有两种:91式和97式手雷。这两种手雷在操作原理上 手雷在出手时必须先磕一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提高武器
因为日军原来是要求手榴弹有手投和掷弹筒发射两种功能的,所以设计了一个惯性发火引信。到97式手榴弹虽然取消了掷弹筒发射功能,但是原来的引信还是保留了。 看这张图,
出于安全设计,只有磕一下才会启动延时药管 97式手榴弹1937年正式装备日军,此弹是在91式手榴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七七事变后在侵华战场上大量使用,它是侵华日军使用最普遍的步兵投掷武器。 该手榴弹采用圆柱形铸铁弹体,外有纵横刻槽(与91年式手榴弹相似),将弹体分成50块,原意是将弹体分裂成一定数量的破片,但实际上这些刻槽对形成破片并太大无作用。 针刺发火延期引信由发火组件和延期药管两大部件组成,发火组件由惯性体、击针、保险销和火帽组成,延期药管是在铜管内压上延期药制成,平时惯性体和击针由保险销隔离。使用时,拔除保险销,使惯性体和击针部件处于自由状态,并用力将弹在硬物上撞击一下,使击针击发火帽点燃延期药管,从而引爆雷管和主装药。 它与91式手榴弹上的主要区别是取消了泄烟孔和弹底塞,所以只能手投,不能枪发(91式可以,但后被50mm掷弹筒取代之)。另外简化了击发机构,引信的击针和惯性体用螺纹联接在一起。 此弹弹径50mm,全弹质量450g,弹长100mm,装56gTNT,引信延期时间4~5s。 我国将它们称为"甜瓜"手榴弹。
以国产60炮为例,炮弹重1.3公斤,杀伤半径15米。而400克的手榴弹才能投30米,这1.3公 当然受制于引信原理,也有迫击炮弹是磕不响的,例如建国初期的甲1式迫击炮引信。遇到
话说。日本手雷要敲.最初是在《举起手来》里看到的。以为只是导演的搞笑情节。后来 那个手雷是投掷,掷弹筒两用弹,除了当手雷,还作为89掷弹筒的弹药,投之前确实需要磕一
二战日本人用的武器都很有特点,手雷的引信是撞击式的,同时期的手雷引信还有杠杆式和拉火式的。所以鬼子的手雷使用时,要先拉下保险栓,然后必然在硬物上磕一下,再扔向目
(本人搜集整理)一。日俄战争中的日本手榴弹日俄战争是日本第一次使用手榴弹,且完全是临时组装的。当时战况惨烈,双方的工事有时只有十几米远,于是双方都采用土制炸弹,互
日本手雷为何要磕自己脑袋,是不是日本兵缺心
512x232 - 17KB - JPEG
二战时为什么日本人的手榴弹要磕一下才爆炸?
500x259 - 46KB - JPEG
为什么二战时日本的手雷都要磕一下才扔出去?
450x229 - 24KB - JPEG
为什么日本在二战时要把手雷设计成要磕一下才
629x761 - 118KB - JPEG
二战日本为什么要将手雷设计成要磕一下才可以
291x210 - 9KB - JPEG
日本手雷为何要磕自己脑袋,是不是日本兵缺心
640x441 - 29KB - JPEG
日本手雷为何要磕自己脑袋,是不是日本兵缺心
525x287 - 17KB - JPEG
本教官拔掉手雷保险做示范 失手掉地 轰的一声
244x300 - 12KB - JPEG
日本的手雷最奇葩,得磕一下扔出去才会爆,为什
640x499 - 24KB - JPEG
二战时日本的手雷都要磕一下再扔出去,其中的
525x338 - 30KB - JPEG
张家港发现甜瓜手雷 日本鬼子扔之前要在头盔
640x416 - 46KB - JPEG
二战中日本的手雷,为何总是要在脑门上磕一下
640x398 - 26KB - JPEG
为什么二战时日本的手雷都要磕一下才扔出去?
420x376 - 25KB - JPEG
日本人磕一下再扔出去的手雷,到底是什么手雷
640x446 - 32KB - JPEG
二战时,日本为何要将手榴弹设计成敲击后才能
640x410 - 31KB - JPEG
二战时日本需要磕一下的手雷,我们称为“香瓜手雷”,即当时日军服役的91式和97式手雷。日军的这种手雷为啥非得磕一下?一个是和日本的武器理念有关系,另一个就是手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