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家门前,城市之变|郑州有条梨花巷,你去过吗?
一座城市的背街小巷
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城市的
文明程度和进步水平
小巷虽小,却连接着千家万户
小巷虽背,却氤氲着人间烟火
城市,不应只有宽马路和四处耸立的高层建筑
还应有望得见的山水与可延续的历史记忆
在人们眼中,一条街巷就是一个故事
在人们心里,一条街巷就是一段历史
一条老街,一段历史,也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时光飞逝,历史却总会在老街上留下印记。在郑州砖牌坊街是名副其实的老街道,在前清乾隆年间就有了。其原名“对角巷梨花巷”,是明朝进士孙绶家的后花园。园中种有梨树300棵,后门有一条小巷,故称“对角巷梨花巷”。这条老街在历经风云变化,洗去铅尘浮华之后,如今有了崭新的面貌,全新的气象。
前世
/
矮墙小巷,闹市里的宁静乡
从郑州西大街和顺城街路口向东步行200多米,在路南有一条小巷,叫维新街。小巷两旁的青砖围墙,和围墙边闲聊的街坊,在热闹的都市里,衬出一片安静祥和的氛围。砖牌坊街还在深处。继续向里再走200多米,街道两边的门牌上,开始出现了砖牌坊街的字样。
砖牌坊街呈东西走向,东起平等街,西到西门南拐,长约400米,宽不足5米。道路两侧绿树成荫,枝枝蔓蔓耸入街道上空,纵横交错,俯抱着整条街。在街道东口,路南的围墙上,平等街社区绘制了几十米长的文化墙,讲述着砖牌坊街的前世今生。
“对角巷砖牌坊街是因砖牌坊得名的,牌坊是清朝的,但实际上这条街的历史更长,在元朝时就有了。”砖牌坊街在历史上有很多名字,像最早叫梨花巷,孙家园胡同,砖牌坊街,曾短暂改名叫立新街,后来恢复了砖牌坊街的名字。
那时候,孙家的宅院很大,出入的大门坐落在南学街北侧。砖牌坊街的路北是孙家的后花园,园内种了很多梨树,每到阳春三月,梨花盛开,银白如雪,一望无际,当时居民就把这条街叫做“对角巷梨花巷”。
为什么又改名叫砖牌坊街了呢?在清朝,这条街上出了一位姓王的妇女,22岁就死了丈夫,独自一人撑起家庭,赡养公婆,抚养孩子,守节30余年。王氏还教子有方,他的儿子和孙子都考取了功名,孙子做官做到青州知府。于是,乾隆四年,为旌表王氏节烈,遂在梨花巷西头北侧修建了一座砖结构的牌坊,梨花巷也随之改称为砖牌坊街。
今生
/
老街新貌,“对角巷改”出幸福生活
“对角巷以前这条街又破又脏,车辆还到处乱停乱放,整修后路也感觉宽了,墙面也整洁了看着心里特别舒服。”居民李女士指着干净整洁的街道向记者诉说这条街的大变身。
如今,路平了、花多了,出门就是小花园,很有江南风韵。巷口,商都遗址城墙照,印证历史沉淀的底蕴;巷里,灰瓦白墙下,或数竿青竹。舒适静谧的环境已经成了人们饭后休闲散步的场所。还有独具匠心的公共设施,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过来拍照打卡。沿街商户李大哥乐得合不拢嘴,连连称赞说:“对角巷门口多了一个景点,营商环境好了,来此拍照的人多了,我们的客流量也大了,挺好挺好,赏心悦目的同时还能多赚钱,这就是惠民工程。”
老街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曾经的种种过往全都印刻在那一块青砖,那一片屋瓦之上。如果给你半天假期,不妨到这里走一走,这些暗藏在城市中心的神秘小路,僻静而悠闲,它记录着城市市井生活最真实的、最坦诚的一面。穿梭在其中,曾经的繁华扑面而来。梨花巷正以全新的面貌欢迎你的到来。 (记者 李怡青/文字 张艺天 陈玺/摄影 、视频)
来源:郑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