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的拼音_【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养好一群兔 蹚出一条路_写拼音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治立报道)今年70岁的袁勇不属兔,却与兔子结下了不解之缘。说起兔子,他总是眉头舒展、眼含笑意。

袁勇所在的温宿县托甫汗镇托甫汗村,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为林果业和务工。“一群的拼音我年龄大了,2013年出车祸后种不动地、打不成工,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在家里摸索着搞养殖。”5月2日上午,袁勇告诉记者。

整洁的院落里,摊着一片青草。袁勇说,他早上喂完兔子,就和老伴下地割苜蓿。兔子吃不完的苜蓿就晾晒干。

院子后面的兔舍,以前是羊圈。去年入冬时,袁勇把羊卖掉后,托甫汗村党支部书记兰广俊建议:“一群的拼音您不妨试着养兔子,成功后在村里推广,让大家在家里也能赚钱。”

临近中午,兰广俊和“一群的拼音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来袁勇家走访。听了袁勇的情况介绍,阿克苏地区科协驻托甫汗村“一群的拼音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茹先古丽·吐尔迪夸赞袁勇:“一群的拼音您可以啊!以前没养过羊,但扶贫羊和养殖手册发到手里后,养得比谁都好;以前没养过兔子,这才养了几个月,4只兔子就变成了一大群兔子。”

一群的拼音我只上过3年学,养殖手册看不懂,嫁出去的女儿回来时就让她给我念,慢慢地掌握了喂养方法。现在,有一只母兔已经陆续生产了60只兔崽,兔崽养3个月可以出笼,还没出笼就被客户订购了。”袁勇说。

送走客人后,袁勇开始为兔子补料、喂水,观察每只兔子的生长情况。他说:“一群的拼音这里面学问大着哩!怎样让兔子吃草料不浪费,怎样让兔子产崽数量均匀,都需要观察研究。”

午休过后,袁勇又骑上电动车下地收割果园里套种的苜蓿。随着兔群增大,他每个月能卖50只兔子。

傍晚,兰广俊打来了电话,叮嘱袁勇这一批幼兔出笼不要急着卖,村“一群的拼音两委”打算牵头买下来给其他有条件的脱贫户饲养。肉兔养殖户多了,村里就成立一个养兔专业合作社。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