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新闻工作者若干年后回忆起这段时光时,不能留下太多遗憾。
当前,全国新闻工作者与医护人员一样,都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奋战。截至2月5日,全国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超过2.8万人。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作为主流媒体的党媒必须有所为。
及时向公众传递
疫情防控的权威信息
疫情蔓延后,不少地方的防控举措也在不断升级,尤其是随着各地确诊人数和疑似人数增多,公众对疫情防控的权威信息的渴求也在日益增强。微博话题榜上连日来清一色的话题都与疫情防控有关,如2月5日排名前三的话题依次为#手写加油接力#、#武汉出生30小时新生儿确诊#、#患者隐瞒情况致68名医务人员被隔离#。这些点击过亿的微博话题背后,是公众对当前疫情的高度关注。作为主流媒体的党媒,及时向公众传递疫情防控的权威信息是职责与使命所在。疫情防控的权威信息通过党媒等主流媒体的平台第一时间发布,既能及时传递党的声音和主张,让公众了解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也能缓解公众对疫情的恐慌和不安。
及时粉碎谣言
周边部队开始集结、解放军进城全面接管?谣言!5日凌晨4点开展雾炮车消毒?谣言!10日左右武汉市药店关门?谣言!男子因家人感染持刀出现在街头?谣言!……疫情发生后各种谣言也在通过不同的渠道在传播。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这在加速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在加速谣言的传播。紧要关头,如不能及时粉碎谣言,任由谣言传播,不仅不利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还会有损党委和政府在公众中的权威性。依法严厉打击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党媒等主流媒体也要更加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及时粉碎各种谣言。真相快起来、多起来,谣言也就会自然减少。党媒辟谣要越快越好,传播越广越好。长江日报为此专门开辟“粉碎谣言”专栏及时回应各种网传不实信息。
面对艰险要能深入一线
采写硬核报道
媒体不是搬运工,通告不等于新闻报道,要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离不开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采写硬核报道。采写硬核报道,要努力挖掘一线医护工作者中的典型人物。疫情发生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事迹被从地方到中央的媒体广泛报道。张定宇隐瞒自己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照顾感染入院的妻子,带领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连续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每天休息不到3个小时,夜以继日投入抗击疫情工作,为确定病源赢得先手,同时在大量诊治实践的基础上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需要媒体挖掘更多这样的典型人物。新闻工作者深入抗“疫”一线采访,也要做好防护工作。
回应关切才能
更好引导群众增强信心
党媒等主流媒体只有切实回应群众关切,才能更好地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最早在武汉出现,而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仍然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一个月前最早发现这场疫情苗头,凭借在非典时期练就的对传染病的敏锐意识,第一时间报告疫情和组织隔离病区收治,使得她的科室没有出现医护人员感染,也没有病人交叉感染。长江日报2月2日见报的《最早上报疫情的她 怎样发现这种不一样的肺炎》刷屏,全国近百家媒体转载,#最早发现疫情的武汉女医生#?上了热搜榜,累计5.3亿阅读量,收获无数点赞。这篇报道之所以受关注,就在于回应了群众关切。
面对“权威”能够
独立思考和实事求是
这次疫情与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年,南方日报刊发的《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有很强的代表性。面对非典病原体的争论,段功伟内心也充满斗争,但记者的职业身份提醒他:要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时任总编辑杨兴锋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如实报道。报纸出街后,报道受到了批评,但事实证明广东专家的意见是对的。在“权威”前面不唯上、只唯实,敢于推出自己的报道,关键时刻显示了一个主流媒体应有的担当。这篇报道后来全票通过获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类一等奖。作为专业新闻机构的媒体,要有新闻专业精神,面对“权威”要能保持独立思考和实事求是。
只有真正服务受众
才能更好赢得受众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党媒等主流媒体如何与受众重新建立连接面临挑战。这次疫情发生后,不少媒体在用权威信息和硬核报道引领舆论的同时,也在积极地服务受众。武汉晚报发起的 “你呼我应——全国晚报同帮湖北武汉人 ”活动,得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大力支持,倡议书发出后,全国晚报会员单位纷纷积极响应。“长江公益”是长江日报的品牌栏目之一,发起的“助力抗疫一线”饮食保障行动7天时间为抗“疫”人员解决了近10万人次的餐饮需求。在长江日报以及旗下“长江公益”平台的协助下,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向本地超市采购100吨蔬果,持续一月供应武汉4家定点医院。依托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系统搭建和运行“在线问诊”平台,通过组织医生志愿者线上回答患者疑问,缓解患者焦虑,努力减少普通感冒等轻症患者赴医院就诊,减少人群聚集交叉感染风险,开通以来已有1.4万名群众在线留言问诊。人民日报等媒体开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求助通道也是在积极地服务受众。媒体这种切实的服务也在为自己重新赢得受众。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创新传播形式
标语是基层宣传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各地近期出现的宣传疫情防控的标语一度引发热议,这既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体现,也是群众智慧在基层的体现。党媒等主流媒体要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和报道,也要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传播形式。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接受新华社专访,新华社用全媒体的方式进行了报道,先后播发文字、照片、视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华社制作的一组观点海报,把权威访谈制作成观点海报传播,切合当下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特征,受到用户欢迎。人民日报制作的疫情防控的系列海报也比较有特点,如2月4日立春当天推送的海报,以“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为武汉加油,平实中有温度。
把握好时度效的同时
正确对待流量思维
疫情防控报道,压力大、任务重,不少奋战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连日来超负荷工作,容易出现审稿不严、把关不严等隐患。无论什么时候,采编发等各环节都应切实把好舆论导向关,把握好时度效,避免正面报道负面化,避免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的报道。
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成为评价传播效果的硬指标,党媒等主流媒体做好战疫报道,还应树立正确的流量思维,不能单纯地追求点击量,在看到点击量的同时更应看到报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需要党媒等主流媒体有所为。“记者敢写,还得报纸敢发。”这是段功伟的一句感言。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新闻工作者若干年后回忆起这段时光时,不能留下太多遗憾。(作者为长江日报长江财经传媒研究院主编 来源:“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