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照见五蕴皆空


我们再来看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见。照,是无上般若妙智之观照,这个能照之智,并不是说我们的肉眼观察的能力,也不是六识起用的妄照。见,是真心朗然之悟见,不是意识思维之妄见。这里的照见,是般若妙智无分别、无所得之照见。因为没有分别则生实相,而实相非相,诸法皆空,所以无一可见之相而见其相。因为无所得,能照的般若真智是空,所照的五蕴妄境也是空。能照、所照皆空,所以说照见五蕴皆空。

有人说,我观照这一刹那心里清净的很,这就是取相。清净无相,你怎么知道是清净的?你要是知道是清净的时候,你已经着了相了,你又着了一个清净的相了。

师父举个例子,师父对这个特别有深刻的体会,曾经我在念佛的时候出现过这么几种境界。在念佛的时候,念大悲咒的时候突然静了,山河大地、外面的声音突然就像一幅画一样特别的平静,我们说特别的平等了,没有任何的分别心了,山河大地清清在目。但是心里没有一点这种感觉了,没有一点去著相的感觉了,特别静了,就像一个画面一样成一个平面的了。这个时候心里突然感觉怎么这么清净,心里这么好受,坏了,又回到这种三维空间立体分别的状态当中来了,又回到这种状态当中来了。所以只要你一感觉到了清净了,你一有心里上的感觉了,你就已经着了相了,这就是五蕴,你就已经着了相了,这个就不是照见五蕴皆空。因为你已经着了这个五蕴了,你已经着到上面来了。

我们要明白,不能执着在空上、也不能执着在照上,空也不可得,照也不可得,这才称得上皆空。就是都不去执着,不起第二个念,唯有保持当下一念。

就像我们念佛,好多老菩萨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你只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这么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是静了。如果你念着念着静了,突然又出第二念:怎么这么清净?或者说你又落在这个清净里面去了,你特别享受这种清净,这个就是执着了。

我们说照破五蕴,就是说五蕴根本不可得,不要执着它是实有,不要执着在这种色相上面。但是又不能执着空,认为五蕴都是坏东西全都要空掉。我们还要去念佛,还要净念相继,还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果你要全都空了,那就是小乘圣人,那就起不了妙用了。我们无论是做事、还是修道成佛、度众生,都要用这五蕴来为我们服务,把五蕴变成为我所用的好东西。

因为佛法是非空非有、非有非空的圆教,而不是偏面教。我们说,佛法的中道就是非空非有、非有非空,和其他教派说的中道不一样,不是说左右我取个中间,要是左右取个中间的话,那你又会有左和右了。我们的这个空是不著一物的圆满,空也要空掉,也不能执着空,执着空又是一种执着,连空你都不能执着的。有不能执着,同时也不能执着空,它有大用,所以它才非常圆满。

摘自 宏圆法师《心经》讲记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