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自如客”:被涨价后无奈续租、被解除合同行李或遭清理

作者 I 市界 沈淼

编辑 I朗明

近日,继蛋壳被曝裁员、资金链断裂之后,自如也陷入舆论漩涡。有网友发帖称,自如趁疫情期间涨价,续约价格最高涨幅达到38%。

2月10日,市界就此联系了自如,其公关负责人表示,“自如续约整体平稳,出现个例多为长租换短续导致,租金价格变动仅为个别租客情况。”

但是,多位自如租客对市界表示,自如涨价情况是确实存在的,而且不仅在疫情期间,平时也有续租大幅涨价问题。除了价格,其服务质量也难以让租客满意。

疫情期间涨价,租客无奈续租

小张租的房子在5环外,只有11平,租金每月2360元,另外还有服务费。1月底快到期时,小张想要换一个性价比更高一些的。没想到疫情爆发,北京各个小区封闭,根本没办法去找房子和搬家。自如管家跟小张表示,她的房子续约短续一季度涨价700元,即3060元,涨幅30%;继续长租一年则涨价300元,即2660元,涨幅13%。最终经过协商,小张以每个月2560元的价格续租了一年,涨价200元。

自如客

小张看到过同一栋楼的租客续租只涨了100元,去问管家,得到的回复是:那间房子有隔断,而你们的隔断拆了是两居,这个价格公司已经是赔钱了。在小张继续问后续是否还会重新建隔断时,管家表示,这个保证不了,要看公司安排。而北京市住房规定中早已明令禁止群租房、隔断房等。

“没办法啊,这个时候怎么找房子呢?”小张无奈地说。

而同小张相比,亦然的情况还要更无奈。亦然的房子2月15日到期,她本人在重庆老家,因为疫情封锁无法返京。在与自如沟通后,得到的答复是:目前没有针对疫情期间的特殊政策,如果续约短租一个月,价格在原来基础上涨15%。

亦然与对方理论,说这是疫情期间的客观情况,并不是主观意愿,“疫情期间即使不减免,原价让我续租也好啊,怎么还能涨价呢?”但是最终还是妥协了,以上涨15%的价格短租了一个月。因为自如没有给她其它的选项,要么解约搬家,但是亦然人不在北京,行李很多,搬家不现实。

目前亦然一边在老家焦虑无法返京,一边还要缴着自如的高价房租,而且重点是不知道这种情况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我现在只希望到了3月份能好点吧。”

强制解除合同,租客称自如涨价是常态

人在宁夏的赵先生遇到了跟亦然同样的情况。他因为疫情防控无法返京,在跟几位朋友联合与自如沟通之后,得到的解决方案是免费退租和搬家。但是即使免费搬家,在这个情况之下也无处可搬,赵先生联系了多位朋友,都因为疫情防控无法帮助其搬家和暂存行李。而自如App显示,由于未及时缴纳房租,赵先生已经产生了滞纳金。

正在赵先生考虑如何解决时,2月10日下午,一条短信显示,他的合同已经被解除。操作的工作人员向他表示:这是为你考虑,可以多省一些房租。但是赵先生的行李物品只能放在房间里到2月16号,如不搬走,验收房子时会被全部清理。

2月10日,市界以租客身份询问管家,疫情期间自如是否有针对租客的优惠政策,该管家回复:在日常保洁中增加了消毒措施。同时又说,自如的保洁目前在放假,2月17日才会正常上班。

自如的公关负责人则对市界表示,“自如续约整体平稳,出现的涨价个例多为长租换短续导致,租金价格变动仅为个别租客情况。同时,为解决租客租房难题,自如也在2月为长租改短续的用户,提供一定的便利措施,包括续约租金的优惠措施。”至于优惠金额以及具体实施时间,则要具体跟管家沟通。

至于该工作人员说的“续约整体平稳、租金价格变动仅为个别情况”,多位自如租客均向市界表示并不属实,实际上每年合同到期续约时自如都会涨价。在自如租住了近三年的小小告诉市界,其2018年9月续租时,本来1930元的房子要涨到2730元,涨幅超过40%。直到后来房租高涨引起普遍关注,相关部门约谈几大中介,规定房租涨幅不得超过5%,自如才以1990元的价格续约。但是当2019年9月再次续约时,自如管家告诉小小,涨价幅度的规定变成了不超过10%,续约价格为2160元。

市界就其涨幅规定和价格机制分别询问管家与公关负责人,均未得到回复。

高价换不来高质服务

除了每个月正常的租金之外,自如还会跟租客收取租金10%的服务费,用于日常管家服务、保洁等。租客们愿意多支付费用选择自如,往往正是因为其服务比较完善。但是不止一位租客对市界表示,从过往表现来看,自如的环境和服务并不与其高价相匹配。

除了涨价,上述租客小小还在自如的房间里还遭遇过一场“拆家”。2018年11月,小小租住的房间中的客厅隔断间被居委会查出,并在门上贴条要求半个月内拆除。住在该隔断间的租客在看到之后第二天就找好房子搬了出去,但是管家却迟迟没有拆除的动作。小小与另一个房间的合租室友多次催促未果,最后居委会规定的时间到了,强制将整间房子断电,管家才急匆匆安排工人来拆除,联系居委会重新供电。整个过程持续了三四天。

“我跟室友平时都在家办公,那几天房间里拆的满是灰尘,而且冬天没有电根本不能待。后来管家给我们找了同一栋楼的空房间让我们去暂住。”但是暂住的房间里刚刚装修过,味道刺鼻。在自如App上,该房间显示“已通过空气质量检测”,小小提出要看房间的检测报告,管家推脱搪塞,最后不了了之。“过了这么久我也记得,那个味道大的刺鼻,待一会儿都会头晕恶心,我真的不相信这样的房间会检测合格。”

问题不止存在于自如的一个产品中。在小小被迫“出走”的三个月以前,租客羊先生于2018年8月入住自如旗下青年社区——自如寓,自如该产品以高端、精致为宣传点,图片能够吸引众多年轻人。

自如客

羊先生所选择的房间仅有8平米,且位于丰台四环外,租金就达2200元,且服务费和水电都另外付。但是入住之后,羊先生发现内部环境设施与宣传极大不符,房间内存在潮湿发霉、噪音等多处问题,甚至产生身体不适症状。经检测,房间甲醛超标。但是自如没有任何道歉与赔偿,只是解约让羊先生等搬走了事。

羊先生甚至因为曝光自如寓得到了央视的采访,但是后续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自如客

据最新消息,2月10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表示,因疫情防控不能履行合同属于不可抗力,应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不知该消息是否会推动自如以及其它房屋中介重新思考疫情期间对租客的政策和相关事项的处理方式。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