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笔墨的守护者”李涵书画展在荣宝斋举行

​6月15日下午3时,为庆祝建党98周年,展示李涵先生书画艺术成就,李涵书画展”在北京荣宝斋隆重开幕。本次画展由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中央民族大学、银谷艺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六七八校友会等单位共同举办,是李涵教授在国画创作上的一次交流和展示。

李涵

在展览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李涵教授向中华慈善总会明天会更好慈善爱心书画艺术交流基金捐赠作品仪式”,以表示对祖国慈善事业的支持。

据了解,本次画展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支持,天津金福鼎木业有限公司磁州窑艺术博物馆承办,展览为期六天,至6月20日结束。

李涵

李涵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教授。1940年生,祖籍河北。自幼酷爱绘画,16岁成为国画大师李苦禅的入室弟子。60年代初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深造,师从郭味蕖、田世光、肖淑芳、李斛等名家。70年代又受教于艺术大师吴作人先生。


李涵长期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先后在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广州民族民间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任教,培养出很多绘画人才,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他也是著名的旅琼艺术家,任旅居海南文艺家联谊会顾问。


李涵画风醇朴,取法自然,60年的砚边耕耘、执着追求,终于悟出民族绘画的神髓。他以深厚的笔墨功底去探求物我相融的境界,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洒脱中透出豪放,苍劲间含着浑厚”,尤以泼墨大写意引人瞩目。作品取材广泛,花鸟、动物、人物、山水无不涉及。尤以画猴见长,素有“猴王”之美誉。他笔下神态逼真、妙趣横生的珍稀动物,堪称一绝。用笔苍劲、浑厚,生意盎然、饶有情趣。1989年,李涵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同年,由班禅大师题签的画选在香港出版。他的作品在画界反响强烈,13米长的《小熊猫》、36米的长卷《百猱图》、巨幅的《雄踞图》等,成为画苑难得的珍品。曾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和许多外国大使馆作画,曾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和港台举办展览。出版发行个人画集论著多部,作品被国内外许多收藏机构收藏。

李涵书画展现场掠影: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李涵

传统笔墨的守护者

——《李涵书画集》序
文/傅以新


我问画家李涵:你怎么定位自己?李涵答:"传统笔墨的守护者"。细细品嚼后,甚觉贴切。

李涵

李涵作品

笔墨一词最早的出处已无可考,清初石涛曾有名言"笔墨当随时代“,近年则有"笔墨等于零"引发的舌战。画家对笔墨争论不息,普通人更认为深不可探。

笔墨,是中国画技法的统称,只不过在后来偏用于写意画法。当画家不再满足于最早的勾线敷色,便开始拓展柔性毛笔的各种变化,正侧、快慢、顺逆、枯润、轻重、虚实、滑涩、勾泼、断连、晕接和过渡,从而触动人们的感官,派生出刚强与柔弱、激越与平和、苍茫与秀润、生涩与熟滑、俗媚与质朴、厚重与浅薄、富态与荒寒,收敛与纵放、紧张与松弛种种心理反应。这种笔墨变化,引发了没骨写意风格的产生,最早始于唐之山水画,如王洽泼墨、吳道子一日嘉陵,惜已无实证。宋写意画大兴,称为"墨戏“,人物有梁楷、石恪,山水有二米、马夏,以及元倪云林的"逸笔草草“。花鸟虽晚,但明之徐渭、八大,把写意性发挥到极至,笔墨更被喻为大写意的生命。

李涵

李涵作品

写意画遗形取神,舍弃物象的细部刻画,删繁就简,取其生趣。小写意尚留意结构之理,大写意则充满主观情绪的发泄,用简略、夸张的手法创造"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的形象。

李涵

李涵作品


李涵属于大写意风格的早慧者,虽然被现代美术教育体系所吸纳,却顽固地保守着这份"先天基因"。

李涵

李涵作品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遵循的是西方教育模式,与国粹式的师徒制有根本性差别,以培养造型能力为宗旨,学生于传统笔墨接触甚晚。李涵少年时即拜于写意花鸟画大师李苦禅门下,成为其入室弟子,笔耕不辍。苦老见其悟性颇高,曾一次授予大写意画稿8幅。1961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分科招生,李涵与我同时考入,他取在花鸟画科,开始了学院式科班教育,对素描、解剖、写生、临摹、书法、人物、山水、工笔和写意花鸟进行了广泛接触。然而,写实造型能力始终是他的弱项。也许,正是这个弱项解放了他的心、手,他完全靠观察,靠记忆,靠体会,靠摸拟,对花鸟动物的姿态、神情进行解析和归纳、发挥,而这正是大写意的精髓所在。除不断去花圃、动物园之外,他还养鱼、养猫、养猴,心神所注,得益匪浅。

李涵

李涵作品

李涵以画猴有名,这是继憨态小熊猫系列之后笔墨成熟的标志。古今之画猴者屈指可数,所用皆为撕毛法,且仅为弥猴及长臂猿。李涵画猴则旁及金丝猴、叶猴、蜘蛛猴、黑猩猩等族类,用洇晕之法,画短而密的猴毛,极富质感,再与无毛的面部、指爪形成强烈对比,趣味浓厚。至于造型,或坐或行,或躺或立,或独或众,皆能拟其鼻息,有时仅一团块式背影,亦能引人遐思。

李涵

李涵作品

老师李苦禅先生拿手的鹰、鹭、竹鸡、鱼鹰,李涵甚少重复,他认为那是老师创造的典型形象,其他人再去发挥,空间极小,只能流于仿制。他努力开发新天地,小龙虾成为下一个成功的范例。

李涵早年曾用心学画齐白石的虾,后有南方朋友送来一只小龙虾,为那时北方稀有之物,他便养来观察。久之,终于动了想画的念头,淡墨中混入红色,卧笔入纸,画出了小龙虾坚如甲胄的外壳质感。小龙虾喜密聚,黑、红斑驳的画面,似传出悉悉而动的声响。小龙虾是李涵独创的绘画形象,老师萧淑芳以"不一样“称赞他对虾族写意手法的突破。

李涵

李涵作品

李涵少年丧母,长于农村,生活艰苦,故为人朴实,不慕虚华,喜静处而不喜热闹,喜素淡而不喜艳丽。彩装华服的锦鸡,在他笔下毫无艳炫,反倒常有落魄之态,引得同窗们笑喻似其本人写照。儿时的美好回忆反映在他画的雏鸡、青蛙这些小动物身上,尤其那水汪汪的蛙眼,重墨一点,生态毕现。

近年来,李涵又把精力投向猫、虎这些趾型动物,形象依然以静伏为主,笔简意浓,求其憨态而舍去灵动和霸悍。

李涵

李涵作品

遵从老师李苦禅的教诲,李涵把书法作为大写意画的笔墨基石,以隶书、魏碑为主,于《夏承》《西狭》着力尤多。此并非为俗称的"以书入画“,而是为求得笔力的充实,气度的熏陶,审美的领悟。他笔下的兰、梅,率意而有骨梗之气,凝聚着书法修养对写意画风的影响。

今夏,李涵画展将在荣宝斋画馆举办,新画集同时出版,邀我作序。半个世纪前,这里及故宫绘画馆曾是我们常访之地,回忆及感慨良多,而耄耋之年还能在钟爱的事业中继续开拓,实乃人生之幸事也。(傅以新: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美术家协会顾问。)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