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杨鹤招抚农民军是否恰当?计策得当,崇祯却缺乏财力和决心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从万历年间就零星出现,到了崇祯年间则是层出不穷,不仅起义的次数多,而且多次反复,时而聚众而起,时而接受招抚,不久又反叛,如此循环往复,让崇祯皇帝和朝廷官员十分头疼,又无能为力,徒呼奈何。

杨鹤通

崇祯皇帝

明末农民起义的重灾区是陕西,刚开始是饥民聚众,陕西的地方官员因害怕朝廷责问而隐瞒“变乱”实情,到了崇祯二年时,流民起义的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了。崇祯皇帝任命左副都御史杨鹤接任陕西三边总督,负责处理陕西出现的民变,但是用抚还是用剿,崇祯皇帝拿不定主意,杨鹤也是,但是最终杨鹤选择了招抚。

杨鹤通

饥民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杨鹤选择了招抚呢?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他已经试过剿,但是效果不好。因为天灾持续,百姓吃不饱饭,所以很多饥民加入了起义军,起义军的兵源一直在补充,而杨鹤手下的官军却越来越少,他们被抽调到东线去与清军作战了,此消彼长,所以杨鹤的清剿不但没有取得效果,农民军反而越剿越多。

杨鹤通

明朝官军剧照

另外一方面,他认为,这些农民起义军不过“总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这些农民之所以参加起义,是因为他们遭受了饥荒,如果能够让他们吃饱穿暖,自然就不会有人去参加起义了。而且,清剿农民军“行粮犒赏,所费不赀”,行军打仗,自然少不了钱粮,北方农民军四处流窜,动用的官军数量极多,所以清剿所费的军饷数量可观,所以清剿并不是一个经济的办法。

但是,如此之多的农民军,该如何才能平定呢?难道因为清剿耗费甚多就任由他去吗?当然不是,杨鹤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很完美的方案:“况费之于剿,金银一去不还,且斩首太多,上干和气。费之于抚,金银去而民在,活一人即得一人性命,盗息民安,利莫大焉。”杨鹤认为,与其把这些金银用在剿匪的军费上,还不如用这些银子来招抚百姓,而且清剿杀人太多,相反招抚还能够得到更多的百姓,以后还可以继续征收税收,何乐而不为?

杨鹤通

金银

崇祯皇帝听了杨鹤的建议,也深以为然,他认为花同样的钱,还不需要费刀兵,就能够平定民变,此举甚好,于是崇祯拿出内帑十万两用于招抚。但是,在实际施行中,杨鹤却发现崇祯皇帝和朝廷给的银子远远不够,由于灾民过多,朝廷给他们耕地,同时发放粮种和耕牛,朝廷拨的银子“所救不足十一”,而银子不够的后果很直接,被招抚的农民军马上就又反叛了,“诸贼穷饿之极,无处生活,兵至则稽首归降,兵去则抢掠如故。”

虽然杨鹤的招抚计划失败了,但是细细品味,他的计划并非不可能实现,只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这些“流贼”中很多人原本就是本分的农民,只是因为天灾人祸而成了灾民,如果能够有足够的资金让他们回归农耕生活,他们也没有必要去冒生命危险去造反。而杨鹤在之前的提议之中,也对此做了明确的阐述:“必实实赈济,使之糊口有资,而后谓之真解散。解散之后尚需安插,必实实给予牛种,使之归农复业,而后谓之真安插。如是,则贼有生之乐,无死之心,自必帖然就抚。”

可见,杨鹤并非无先见之明,而是明朝至此已无招抚之足够钱粮,抑或崇祯皇帝并无招抚之坚定决心,以致剿抚失宜,最终导致民变一发而不可收拾。

参考文献:《明末农民战争史》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