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因急性心力衰竭,马瑞斯·杨颂斯(Mariss Ivars Georgs Jansons)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家中去世,享年76岁。在为全世界乐迷留下无数个经典录音和难忘夜晚后,这位指挥大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2008年,马瑞斯·杨颂斯在上海大剧院演出
马瑞斯·杨颂斯曾同时执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两大顶级乐团,是国际上极富盛名的指挥宗师级人物。
马瑞斯·杨颂斯出生于音乐世家,其父为著名指挥家、小提琴家阿尔维德·杨颂斯,其母为歌剧院头牌歌唱家。他曾说,因为自己从小在剧院长大,对于剧院的深厚感情就像是自己的家一般。
杨颂斯曾在1971年参加第一届卡拉扬国际指挥大赛,却由于评委主席斯瓦洛夫斯基不顾众议将自己学生推上冠军宝座,而屈居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也因为这样,他受到“指挥皇帝”卡拉扬的青睐,并受其邀请在柏林爱乐担任其助理三年之久。同时,他在维也纳师从斯瓦洛夫斯基继续血液,成为阿巴多、祖宾·梅塔的师弟。
1973年,杨颂斯受俄罗斯指挥大师穆拉文斯基的邀请,担任当时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现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的助理指挥。杨颂斯曾赞扬恩师:“穆拉文斯基是世界上最好的指挥老师,他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杨颂斯的音乐步伐曾踏遍世界各地,也曾于2005和2008年两度造访上海。2005年来华演出间隙,他携夫人造访上海大剧院,面对这座漂亮的建筑赞不绝口:“我很期待不久的将来站上这里的指挥台。”
2008年11月7日和8日,他不负所约,率领百年名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登上上海大剧院的舞台,在上海大剧院10周年庆之际,作为“世界著名交响乐团”系列演出的一场,用“天鹅绒般的弦乐”和“金质的铜管”之声为沪上观众献演了勃拉姆斯、穆索尔斯基、德沃夏克、拉威尔的重量级作品,展现了乐团把控不同风格作品的绝对实力。
“世界著名交响乐团”系列海报
2008年,马瑞斯·杨颂斯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演出视觉
观看过两晚演出的所有观众,深深感受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无不为大师的风采而折服。时任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的韩小明对杨颂斯的指挥赞叹不已:“他的灵魂和身体充盈着美妙的音乐,浑身上下充满着音乐的感染力,他与乐团水乳交融。这似乎就是大师与一般指挥最大的区别。”
资深乐评人李严欢也在观演后感叹:“舞台上的杨颂斯并不善于作秀,如果光看他的动作,或许算不上优美,他完全以自己扎实的功底及对乐队出众的驾驭能力,与乐手们一起透过音符表面来寻求、展现音乐的深层涵义。”
2008年,马瑞斯·杨颂斯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演出前彩排
当年杨颂斯来华,犹如一股巨浪,冲击了上海的古典音乐圈,并引起了沪上媒体的争相报道。从演出前近一个月开始,媒体们便纷纷将注意力对准这位指挥大师,甚至在演出前集体要求跨洋连线,对杨颂斯进行全面地采访。
新闻发布会现场
媒体群访现场
由于杨颂斯做过心脏搭桥手术,身体一旦欠妥便可能取消演出,上海大剧院的接待工作变得尤为紧张。那时恰逢上海阴雨不断,从机场接机开始,这位大师便成了“重点保护对象”。然而,在首场演出结束后,他却冒着倾盆大雨,坚持在雨中为夫人撑伞,把自己漏在外面,让工作人员都不禁赞叹,这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真绅士。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两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竟成为了杨颂斯在上海的“天鹅绝唱”。只希望大师在天堂之中,一直有音乐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