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说历史 | 李白和他的“好基友”为了秀恩爱都干过哪些奇葩事?

在唐代,有一对著名cp。这对cp拥有粉丝千万级,上到皇室,下到贫民百姓,是当时文坛领袖级别的大v。他们就是被当时人并成为“李杜”的李白杜甫二人。


朕说历史

文艺青年李白同学可谓是一位“神人”。不仅出身背景神,而且还具备了是个男人都会羡慕嫉妒恨的潜质:长得帅,有魅力,最重要的是有才。一米八的个子,大长腿,八块腹肌(剑术唐朝第二、试问哪个运动员没有腹肌?何况这种国家级运动员),荷尔蒙爆棚。不仅书法好、而且诗也写的好,光流传下来的诗有九百多首。但是,李白同学也是一个中二青年。写诗本来就不赚钱,好不容易有点钱,不是旅游就是喝酒,所以经常很穷。


朕说历史


按理来说能和他组cp的必然也是个神人,但官方cp杜甫却是个“霉人”—倒霉的人。年少的时候很聪明,但中考就是没考中。后来在国家事业编公职人员选拔比(唐玄宗主持的““通一艺者“)赛中,又因为主办方作弊(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没考上。好不容易为皇帝写了一篇宣传稿(《大礼赋》)受到皇帝赏识,却被皇帝手下的人冷落;最后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小官,还是个看管兵器和钥匙的(兵曹参军),所以他很是心灰意冷。官小,不得志,作品虽好但是没粉丝,所以人就穷。人穷了,就得降低生活标准,就能看到底层人的生活(“三吏”、“三别”),所以他喜欢用自己的媒体渠道针砭“时事热点”。


朕说历史


好在后来跟李白组了cp(“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通过李白提升了知名度。

大家可以看到,上文小编一直在强调一件事,那就是写诗不赚钱。就像这对“诗坛”cp,都是文坛大师级的人物,但照样很穷。所以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不写小说呢?这么好的文笔,写个小说挣个稿费还是so Easy的事,说不定还能成为热销呢?

想法很好,只不过即使唐代繁盛、思想开放,但是阶层划分(士农工商)还是很明确。再小的官,也是士;再有钱的人,也只能是社会地位不高的商人。纵然李白、杜甫写诗不赚钱,但好歹都是有一官半职的人,处于“士”的行列中。如果这两个大v写小说挣稿费,那就不仅涉及产的问题,还涉及销。而涉及到这个层面,就是“商人”了。仅仅为了赚两个钱,从上层人士一下掉成没有社会地位的下层,不划算。就像打游戏一样,谁愿意自己的段位一下从铂金掉到青铜?所以,穷一点没关系,但“段位”掉得厉害了就出问题了。


朕说历史


其次,唐代的小说以唐传奇为主。内容相当于我们现在看到的穿越、霸道总裁之类的文章。而李白、杜甫放在近现代其实就是莫言、余光中郭沫若这样的人。所以,如果让他们去写小说,就相当于让余光中去写“霸道总裁”之类的文章,这不仅和他们的文风,也和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匹配。尽管文艺青年李白写的是“仙侠”诗歌,但是这些仙侠故事都是来源于远古史,事实上也是对上古历史文化的弘扬;而屌丝中年杜甫的诗,内容性质就和莫言、贾平凹陈忠实的作品差不多,反应的是社会现状,都有其社会价值。试问,“霸道”、“穿越”系列的小说,内涵在哪?


朕说历史


再次、要写小说,发行量、出版量很重要。退一万步,就是他们的书会受欢迎,但是当时的印刷技术也决定了出版的效率。试问,如果杜甫写了一篇752年的社会事件,753年才问世,那么意义何在呢?


朕说历史


当然,还有第四点,那就是作为cp要有作为cp的忠诚度。要么两个人都换文体,要么两个人都不换。那么喜欢李白,能为李白一次性写“情诗”十多首的杜甫,怎么会不支持李白的事业呢?而李白的事业则是充分打造“谪仙”人设,将远古史传承下去,所以,怎么会换问题呢?而杜甫又怎么会抛弃他呢?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着小编说有道理么?


朕说历史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