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成都大本营的三家店后,舞邦进驻北京最具潮流地标意义的三里屯太古里。在当下,街舞行业新的想象力来自其与潮流产业之间存在的天然联系。从培训与授课起步、朝着潮流文化平台发力的舞邦已经成为目前突出的代表。
作者|尹航
2018年10月20日,SINOSTAGE舞邦&KINJAZ DOJO BEIJING线下潮流空间正式落地三里屯太古里北区。舞邦创始人KOKO,KINJAZ创始人ANTHONY LEE,舞邦明星舞者、KINJAZ主要成员JAWN HA等,与《这!就是街舞》人气舞者田一德、NIKKI、淡淡等一同出席开业典礼。
URBAN DANCE在中国的发展与潮流文化在年轻人中的渗透息息相关。2018年,在两档街舞综艺之后,不仅是天猫这样拥有产业基础的电商平台借力街舞综艺迅速推出潮流商品、强化潮流气质;之前以培训、授课式工作室为主流方向的街舞行业内部也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这家店将会是一个潮流文化的体验中心,功能也将更复合。我们不仅会在这里进行培训课程,拍摄各类视频;其余的时间,这家店会像一个live house,做跨界活动、发布会,提供给潮人们一个新的线下生活方式体验点。”在之前的采访中,KOKO如是表示。
舞邦x KINJAZ,打造三里屯潮流新地标
舞邦的号召力体现在慕名前来的粉丝上。下午四点开业典礼之前,未能获取入场券的粉丝已经在三里屯太古里北区N8座门口排起长队。几个月前,由舞邦主办的ARENA舞朝竞技场成都场比赛也是座无虚席,其中绝大部分门票都在比赛开始数月前的预售中销售一空。
SINOSTAGE舞邦&KINJAZ DOJO BEIJING采用了典型的中国风设计,与舞邦以及KINJAZ的风格一脉相承,也代表了URBAN DANCE在中国发展的某种路径。舞邦同步使用了旗下舞蹈潮流文化社区KOLO的人脸识别签到功能,并特别开辟了KINJAZ玩偶KINDRIK与舞邦原创限量周边服饰展示区等。
与大多数街舞团队一样,舞邦发展的原点同样是舞蹈的培训和授课。2013年前后,出于自身在舞蹈上进修的需求,KOKO通过my space等社交平台陆续引进超过一百名美国顶尖街舞舞者,在国内以workshop的形式进行授课。早期学员大多是全国各地培训机构的街舞老师,后期逐渐扩展至大众群体。这种高水平培训成为舞邦发展的基石,舞邦也以此迅速与其他舞社/舞团建立起差异化竞争壁垒。
目前,舞邦已经拥有数百位国外顶尖的舞者大师,每个月保持1-2次的大师课程。同时,舞邦在北京的运营团队将负责管理所有国外签约舞者在国内的社交账号,并拥有其街舞视频内容的独家版权。这也是舞邦打造线下潮流文化空间的基础与前提。
在开业典礼上,KOKO与ANTHONY LEE共同表示:“SINOSTAGE 舞邦 & KINJAZ DOJO BEIJING希望成为国际一流舞蹈大师的栖息地,并助力中国新生代舞者走向国际。”
跨界I.T,街舞与潮牌的进一步结合
舞邦的重要特点在于与潮流文化的紧密结合,KOKO曾表示,潮流产业在中国的起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作为内容输出者和产业链接者,舞邦希望在产业链上下功夫,做平台。
“我们要在行业端为舞者、工作室和业内其他人士链接和分配资源;在消费端提供更多的与舞蹈相关的潮流内容,尝试舞剧、综艺等多种IP开发形式,并且加强衍生品和与其他品牌的联名合作。”KOKO说。
而开业当天也是SINOSTAGE 舞邦 & KINJAZ 为致敬 I.T 30周年,联合潮流品牌I.T旗下fingercroxx推出联名限定系列fingercroxx X KINJAZ X SINOSTAGE 的正式发布日。现场开辟了专门的贩售区域,KINJAZ主要成员也身穿联名限定系列,在N5广场配合三里屯太古里音乐节,完成舞蹈表演,诠释舞蹈与服装艺术的丰富感染力。
这是I.T旗下fingercroxx与舞邦继ARENA舞朝竞技场全球齐舞大赛之后的再次合作,舞邦希望这类合作也让潮流品牌能从舞蹈艺术中汲取最新灵感,打造最吸引和最有态度的潮流产品。这也体现了舞邦一直以来品牌跨界合作的态度:尊重品牌文化,寻求品牌之间的契合点,通过品牌跨界,持续打造舞蹈艺术引领品牌。
对于舞邦&KINJAZ DOJO线下潮流空间的愿景,KOKO则表示希望“持续践行使命推广URBAN DANCE舞蹈文化,共同打造一个平等、包容、富含社区精神的集体,将“道隐无名、敬而无畏”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以下是今年5月《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对舞邦的报道。
2018年春天,风口真正来到街舞以及背后的潮流产业之上。
在优酷《这就是街舞》和爱奇艺《热血街舞团》将街舞内容推高至大众关注的焦点之时,街舞以及相关产业的动向也日益剧烈。
不仅是天猫这样拥有产业基础的电商平台借力街舞综艺迅速推出潮流商品、强化潮流气质;之前以培训、授课式工作室为主流方向的街舞行业内部也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根据《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了解,2014年成立于成都、专注于urban dance内容打造、同时拥有高端培训业务的潮流品牌“舞邦”,在近期完成了数千万的A轮融资,成为第一家向外披露大额融资的街舞圈核心从业团队。投资方包括拥有地产背景的沃富资本与专注在文化娱乐领域的浙江文化产业成长基金。
“舞邦目前的重点并不是打造舞团、培养艺人,而是要向潮流文化和潮流产业的平台方向发展。”在接受《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的采访时,创始人KOKO解释舞邦作为“潮流品牌”而非“街舞品牌”的原因。
本轮融资完成后,舞邦将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舞蹈内容的打造与多平台分发、与其他品牌跨界合作、以及构建潮流文化平台上,“我们最核心的还是把握住顶尖舞者和优质内容资源,同时街舞从业者搭建SaaS的服务系统,向产业释放更多的影响力。”KOKO说。
与大多数街舞团队一样,舞邦发展的原点同样是舞蹈的培训和授课。2013年前后,出于自身在舞蹈上进修的需求,KOKO通过my space等社交平台陆续引进超过一百名美国顶尖街舞舞者,在国内以workshop的形式进行授课。早期学员大多是全国各地培训机构的街舞老师,后期逐渐扩展至大众群体。这种高水平培训成为舞邦发展的基石,舞邦也以此迅速与其他舞社/舞团建立起差异化竞争壁垒。
目前,舞邦已经拥有数百位国外顶尖的舞者大师,每个月保持1-2次的大师课程。同时,舞邦在北京的运营团队将负责管理所有国外签约舞者在国内的社交账号,并拥有其街舞视频内容的独家版权。
此外,舞邦的线下体验和培训门店也已经在成都的仁恒置地、银泰中心等高端购物商场布局数家。其中就包括与国外著名厂牌quickcrew以及kinjaz的联名线下店。而为了更多贴近潮流产业的核心,舞邦已经计划于数月之后在北京太古里落地一家全新的潮流文化体验店。
“这家店将会是一个潮流文化的体验中心,功能也将更复合。我们不仅会在这里进行培训课程,拍摄各类视频;其余的时间,这家店会像一个live house,做跨界活动、发布会,提供给潮人们一个新的线下生活方式体验点。”
KOKO告诉我们,这些门店在满足舞邦培训业务的同时,更重要的意义是成为“窗口”,“让大家感受舞蹈,尤其是urban dance,作为一种现场感强、互动性强的群体性艺术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表达力、感染力,吸引更多人把urban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也正因如此,舞邦未来并不会大量复制门店,而是力求每一家店的体验都丰富、深入乃至独特。
在高端培训聚集起顶尖舞者和优质消费群体的基础之上,舞邦于2015年开始打造urban dance领域赛事品牌ARENA舞朝竞技场,并在三年之内实现数十个国家、数百个舞团参与的规模,ARENA也成为业内最受关注的齐舞赛事之一。
2017年,舞邦的营收达到数千万,自制的1000多部视频内容在全网播放量超过10亿。在线上形成版权内容,线下成立潮流店铺、打造舞蹈大赛、进行各类跨界合作后,舞邦真正想做的是为潮流产业打造潮流空间,提供更多的潮流内容。
▲舞邦创始人KOKO
以下是《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与舞邦创始人KOKO部分对话整理。
三声:你如何看待今年这两档综艺节目对街舞行业的影响?舞邦为什么主要以后台协助的形式参与其中?
KOKO:两档综艺的播出有助于把街舞文化推广到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街舞文化精神。也让整个产业会有一个升级,市场会更大一些。
但是仅仅有综艺的热度是不够的。选手的商业价值开发也需要持续进行。要把舞蹈这个品类做起来、并且发挥更大的文化影响力,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要打好产业基础。要让舞蹈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精神消费更多地发生联系,我们做街舞的线上IP,线下潮空间,以及跟I.T和Nike等品牌寻求合作,都是因为把urban dance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在未来我们希望舞蹈尤其是urban能被大众接受,成为像健身这样人人都可以进行但同时带有潮流文化感的活动。
今年我们更多是以后台协助的方式参与了两档综艺,包括选手编舞、摄影剪辑及后期制作团队的支持等。我希望用舞邦的专业能力协助这两档节目打开大众市场,大家更愿意接受舞蹈内容,市场起来之后,舞邦的事业才能够更好地展开。
三声:舞邦门店不多,都开在以奢侈品为突出特点或者艺术气息较浓厚的高端购物中心里,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你们为什么要强调高端?
KOKO:这跟我们的定位有关,是一脉相承的。就跟我们的线上内容也不分发到快手一样,线下店高端定位主要还是要匹配我们的客户。我们观察过,舞邦的客户都是消费能力比较强、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一群人。
另一方面,高端的购物中心也欢迎这样的潮流文化内容,我们在银泰中心的店就有1000平。
现在我们在成都有三家体验店,未来的扩张也是以品牌或者厂牌联合店的方式为主,数量也不会太多。舞邦并不想复制一家连锁店。我们希望客户来舞邦的线下店就是要有最好的体验,最能激发你的灵感,创造力,打造潮人聚集地。
三声:大部分舞社/舞团都是提供多种风格的舞蹈培训和教学,舞邦坚持只做urban dance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KOKO:urban dance不局限于一个舞种。它能配合多媒体技术、场景,并且结合服装和造型创造出故事情节,最后呈现出一个舞台的综合体。
我觉得做urban是一个趋势,可以发挥想象力叠加其他的艺术形式;urban dance也更具有开放性,容纳很多新事物。虽然商业化元素比较多,但专业性和艺术表现力都足够。
我之前刚开始做舞邦的时候,也有朋友质疑我把街舞太商业化了。我觉得这是理念上的不同。urban dance同样是追求艺术与自由精神的,与街舞精神并不相悖。并且好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可以让更多人对舞蹈文化感兴趣,更利于这个文化的推广。
三声:在培训与授课可以盈利的前提下,舞邦为什么要在成立之初就做ARENA?这项赛事对于舞邦和urban dance这一舞蹈大类的发展意义是什么?
KOKO:KOD在2014年就停止在国内举办比赛了。我们想在国内延续有一个专为舞者的平台,所以,刚好我们以urban dance为契机,做一个专门的赛事来推广齐舞,于是就有了ARENA舞朝竞技场。
一方面我们是有人才储备资源的。通过大师课我们积累到最顶尖的舞者来做评委,这样的配置最利于吸引舞者和舞团来参赛。这也是为什么三年内我们能吸引十几个国家、上百个舞团到ARENA的原因。
另一方面,赛事是重要的IP,可以产生大量的内容在线上进行二次传播,我们也与腾讯、微博和美拍等平台建立了长期的舞蹈内容合作。
更重要的是,赛事可以很好地提振舞邦的品牌,并且促成了我们与潮流、运动品牌的合作机会。这也与舞邦一直坚持的让舞蹈成为一种“潮文化的生活方式”的理念相契合。
三声:今年大家都在谈论潮流文化的势头,但在之前像长乐路的衰落等现象,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潮流产业的脆弱性,你怎么看?
KOKO:潮流文化起势是一个自然的趋势。现在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接触了很多相关的内容。不少年轻人,可能月收入一万元左右,也很愿意在自己喜欢的潮牌上花钱。但像长乐路的情况,用李晨的话来说,可能是中国的潮流产业自身根基不够。
我一直说不能单纯靠单一的业务去开公司,舞邦也是这样的。舞者与演员、歌手等,打造手法不一样。我们需要在产业链上下功夫,做平台。在行业端为舞者、工作室和业内其他人士链接和分配资源;在消费端提供更多的与舞蹈相关的潮流内容,尝试舞剧、综艺等多种IP开发形式,并且加强衍生品和与其他品牌的联名合作。
以艺人为主的舞团也是我们未来计划中的一项。但如果一个产业意义上的平台只有几个明星或者艺人,就太单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