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精英律师》开机,看这个简单粗暴的剧名,再看新闻通稿里说的:“此次靳东将饰演一位冷静理智、桀骜不驯的优秀律师罗槟。”
靳东还是这部剧的出品人之一。
我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靳老师先知、导师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
到了年底,电视剧播出了,我咯噔的心就捋平了,嗯,靳老师果然还是那个靳老师。
这是他向领导汇报工作时的样子:
和客户谈案子的样子:
和同事讲话的样子:
面对外卖员的样子:
同款全知全能,同款藐视众生,还有同款摇头晃脑,
看了第一集,想吐槽的心就堵到了嗓子眼。但基于谨慎的态度,还是要求自己多看几集再评论。
现在播了一多半了,不吐吐槽,真的对不起自己的眼睛。
靳老师扮演的罗槟,在正式露面前,已经借由其他角色的口,顶上了一个接一个的光环。
然后伴随着强节奏的配乐,罗槟带着墨镜,走下林肯大陆的后座,环绕镜头仰拍他的脸。
靳老师的精英秀开始了。
他不紧不慢地走进电梯,在电梯间高声讲电话,超载铃声在这时响了。电梯间里的其他人都是和他一样的精英律师,大家一致决定,让送外卖的女孩下去。
罗槟最后一个走进电梯,但理直气壮地留在电梯里。
他向外卖女孩递上名片,告诉女孩,如果你被开除了可以来找我,因为我是律师。
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的晋江,里面描写的霸道总裁,就是这个样子的:他那张冷漠而坚毅的脸,挺秀高颀的体格,如大理石般精雕出来的轮廓,但骨子里透出的冰冷气质让人忍不住退避三尺。
嗯,这是个很有年代感的人设了。
不过这不是重点,谁还不是抱着杰克苏幻想的小甜甜呢,43岁怎么了,中年男人也有中二的权力。
我最想吐槽的点是,
所谓的精英就是这么个素质?
作为看TVB长大的电视儿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精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或者是这样的:
不会随时随地起范儿,梗着脖子,抬起下巴俯视众生。
也不需要长镜头,大篇幅展示他们怎么穿名牌,坐豪车,戴豪表,那不是精英,是暴发户才爱做的事(也可能是TVB太抠门,配不起这些道具)。
他们的精英气质,来自于那种从头到脚的轻松劲儿。
高收入帮他们规避了生活中的大部分困扰;
一口一个“I’m professional”,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全知全能,而是真的在用专业精神,对待每一件case。当你用统一的职业标准,对事不对人的时候,也可以减去工作中至少70%的无谓消耗;
他们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修养,遇到每个人,不论他是什么背景,都有礼有据;
精英的朋友也都是精英,大家有共同的话题,打球喝酒聊天逗趣,有来有往;
个个有才有钱有貌,转身就能和一个人一见钟情,下个路口再遇见另一个。
而《精英律师》对精英的理解,和以上几乎完全相反。
除了罗槟,其他律师要么菜要么坏要么上不了台面。比如这位职位高过他的高级合伙人,客户被告剽窃别家的设计,她给客户这样满是槽点的建议:
连不懂法律的客户都能听出这里面不太对。
罗槟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罗槟的形象由此更高大了,智慧更深奥了。
和罗槟一样,刘敏涛扮演的高级合伙人的工作能力,观众只能透过她身上的套装的材质,和走路的气势来脑补。
还有所谓的对手,整天闲的没事做,在律所里到处打听别人的八卦,和小助理在办公室打游戏。他热衷用各种方式吸引罗槟的注意,但罗槟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所有人的存在好像都是为了衬托罗槟有多了不起,
《精英律师》改名叫“精英罗(靳)槟(东)秀”,可能会更贴切。
关于律师的专业能力,我们只能从靳东一贯自信爆棚的眼神,摇头晃脑的幅度,和其他人的转述得知,他是百年难遇的顶尖奇才。
一部演律师的戏,庭审辩论戏份少到几乎没有,最多也就是镜头快速切换罗槟嘴炮对方律师几个回合,然后以他获胜结束。
和客户交涉的过程,也是全都是罗槟用“不好意思,在场的各位都是辣鸡”的表情,slay全场。
比如这里:
律所最大的客户,为自己的公司想出了一句广告词——没有更好,只有最好。
罗槟的助理提醒他,不能有最字,“如果在广告里使用最高级的话,可能会面临诉讼风险”。
大客户不能理解,开始无理取闹。然后罗槟一句话解决:你可以改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大客户一脸“哇,不愧是你”的表情。
这条广告词,我怎么听怎么耳熟,上网一查,果然是一家冰柜的广告语。重点是,那是90年代的广告了。
由于年代久远,找不到当年的视频或平面了。但是我在品牌官网上截到了相关新闻,作为证据:
用一个快三十年的老梗,或者说好听点,是化用中国广告史上的经典案例,来展示一位2019年的律师多么游刃有余,运筹帷幄……编出这个桥段的人,真不知道是在怀旧,还是在嘲笑观众的智商。
说到罗槟的助理戴曦,这里就插播几句对她的吐槽。
看到她,就会想起《LEGAL HIGH》里的新垣结衣。两个人连发型和衣着风格都很像:
她们俩都是分不清职业属性,经常站在委托人的对立面,主持正义的圣母。
不过新垣结衣演的角色,前期本来就是个除了漂亮,其他干啥啥不行的菜鸟,搞不清楚状况也算合理。可戴曦的人设是和罗槟一样的法学天才,所以罗槟才在明知她没有大学文凭,也(因不明原因)不能参加司法考试,还坚持用她当助理。
表现戴曦是天才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熟背所有的法律条文。演员背那么长的台词也不容易,谁让编剧写不出生动的案例故事,让戴曦在故事中展示自己的天才呢?
上面提到的那位大客户,以公司重组的名义,辞退年龄偏大的高管,作为法律顾问,罗槟要帮他在这个过程中打各种擦边球,以各种名义,让那些上了黑名单的人自动离职,拿不到赔偿。
这其实是个很有的发挥的角度,关于中年危机,关于企业良心等等。
但是导演没有展开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故事,他表现这段的方式,是煽情的音乐下,一个个被清退的人走进走出,然后配上罗槟那副
“我都被我自己迷死了”的表情
。其他人的情绪,都要靠观众自己去脑补。
剧中的案例几乎都是这样一带而过,几个客串的熟脸演员找到罗槟,交代几句自己遇到的问题,罗槟不费吹灰之力,打个响指的功夫就搞定了。
却动不动就用大篇幅,长镜头,配上或重金属或小资情调的音乐,来展示罗槟的扮演者靳东怎么骑哈雷、打网球,长跑,喝苏大强最爱的手磨咖啡……
是的,我真的能从靳老师的脸上读到这几个字:快来看我多帅,多酷,多有品。
每看几集《精英律师》,我都要翻出《壹号皇庭》来压压惊。里面的律师会输官司,会自私、花心、毒舌,也会走进一个个委托人的故事。律师的职业精神和他们的局限,法律的公正和无情,都在这些故事中不断被探讨。律师们是主角,委托人也是主角。
我长大了,已经知道TVB里的精英生活也未必是百分百真实还原,成人世界里,哪有那么多轻松的事?但是我看电视剧不就是想短暂逃离现实,把自己代入一个更理想的次元里吗?能做到这点的剧,既要高于生活,也要源于生活。
至于“精英罗(靳)槟(东)”这种,打着律师剧的旗号,沉浸在个人耍帅里无法自拔的悬浮剧,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