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哈工大人,是“龙江”绕月微卫星总师,今年获得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贡献奖……

中国航天基金会

孔宪仁教授,毕业于哈工大工程力学专业,现任哈工大卫星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航天器结构动力学及热控系统设计方面研究工作,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先后参与完成了哈工大12颗卫星的研制与发射任务,担任“龙江”绕月微卫星总师;2012年和2016年分别获得国家科技术发明二等奖,并获2018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贡献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航天基金会奖项由航天系统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以工作在航天科研、生产、试验、发射、测控等一线岗位上的个人及航天重大项目为奖励重点。作为中国航天领域唯一一个非政府奖项,中国航天基金会奖已经成为航天界除政府奖之外的最高奖。

如此光鲜亮丽的履历,任谁看了,都会忍不住心生崇敬之意。然而履历之下,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巍巍高山的一角罢了,今日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孔宪仁光辉背后那些平凡却又崇高的故事。

中国航天基金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95年,20多名来自哈工大飞行器设计、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专业的科研人员——其中绝大部分是年轻人——组成了跨学科的科研“梦之队”。在团队创始人曹喜滨的带领下,他们建立起哈工大卫星技术研究所,把学校的创新思想、人才优势和研究院所的工程经验及研制条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开始了微小卫星一体化系统总体技术的研究。

作为开创者之一,孔宪仁自1998年担任“试验一号”卫星热控系统主任设计师开始,亲身经历了哈工大小卫星研究事业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如今的硕果累累,是哈工大小卫星研究事业的拓荒者和见证者。

2004年4月18日成功发射的“试验一号”是哈工大立项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也是我国首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卫星和国际首颗三线阵立体成像测绘卫星。孔宪仁在这个项目中负责热控系统——通俗而言就是星载分布式“空调”,通过冷热智能调节保护星上核心部件,使得卫星能够在可控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来。”在毫无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孔宪仁在成功之前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他怀着对航天事业的一腔热情和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多轮地面模拟试验,高质量地完成了热模型设计和数据分析,确保了卫星在轨可靠运行,突破了一项项小卫星关键技术难题,也为“试验三号”等后续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依托“试验一号”“试验三号”完成的项目成果“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获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在成功的路上,孔宪仁所经历的困难比想象的要多得多,但他却比一般人多了一颗坚韧不拔的心,也就是这样的他,才可以做出如此重大的成绩。

中国航天基金会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试验”系列卫星取得成功后,孔宪仁并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选择继续前行。在2009年立项批复的我国首颗采用星箭一体化技术的“快舟一号”任务中,他继续负责热控系统设计,同时担任项目副总指挥

“快舟一号”卫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彻底打破了传统卫星和火箭的界限,在完成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推动了总体单位设计文化的渐变融合。追梦路上孔宪仁再出发,只把自己当作最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反复试验,寻求创新。作为项目副总指挥,华发渐生的他身上担子更重了,却依然“身先士卒”,无论是卫星卸车,还是测试装配,或是协调进度,都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项目进行期间,父亲过世,他匆匆赶回老家,来不及过多逗留就又马上重返出差地了。在方案设计论证的几年中,他自始至终把参研单位紧紧“拴”在一起,反复沟通协调,循序渐进推动各方达成共识,最终促成了一支相互信任、超级团结的研发队伍。

“快舟一号”“快舟二号”两颗卫星分别于2013年、2014年成功发射入轨,创造了卫星发射准备时间最短、获取图像最快的记录。项目成果“星箭共用服务舱技术及其在快舟中的应用”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国航天基金会

不忘初心,志在千里

古语有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其后。”孔宪仁就是这样,本以为他的极限就在这里,殊不知这只是他的开始,越了解这个人,越能感觉到他的博学与崇高。

2015年,哈工大开始组织论证绕月微卫星这一“前无古人”的项目。团队负责人、项目总设计师曹喜滨带领大家进行微卫星的方案设计,为了满足单星重量不超过50公斤的重量约束条件,大胆提出了贮箱作为承力结构、电子系统采用笼屉式结构等多个创新方案,并于2017年5月通过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评审,正式进入工程实施阶段。“醉心”航天的孔宪仁再次主动领下了这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而且是同时担任卫星总师和副总指挥。

哈工大提交给国防科工局探月中心的双主星设计方案经过多轮激烈竞争后最终胜出,后续又得到了黑龙江省政府的全力支持和经费资助,但真正留给研发的时间却仅有一年。时间短、任务重,体积小、重量轻,路途远、风险高,所有要求和指标都近乎严苛,要完成任务只能同时间赛跑、跟自己较劲。在孔宪仁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没有了白天黑夜区别,撇家舍业,挥汗如雨。2018年5月,“龙江一号”“龙江二号”两颗卫星搭载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顺利升空,“龙江二号”成功进入环月轨道,成为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获得了低频射电探测数据,以及多幅月球表面图像和地月合影照片,圆满完成了中沙两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国际合作任务,得到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等众多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报道。

中国航天基金会

从开始工作到现在,孔宪仁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已经坚守工作岗位37年。在此期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诠释着航天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科研成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孔宪仁正是恪守着“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的信念,一路披荆斩棘,历苦弥坚。如今,他仍然奋战在工程技术一线,2018年又承担起了两项任务的总指挥工作,在航天事业的道路上继续踏实前行!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