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年轻人真的要牢记于心!

俗语有着通俗易懂且意境深远的特点,它来源于广大劳动人民之手,也是劳动人民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俗话涵盖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积极影响,牢记许多俗语所蕴含的哲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所面对的机遇要更多,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压力更大了,年轻人为了生活到处奔波,苦了那些在家里想念的父母。

来须苍真

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古人留下来的金玉良言,年轻人一定要牢记!

母在不庆生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生日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代表着自己来到这世界,成为这个世界上新的生命,也承担着一份新的希望。但是老祖宗却告诫我们,如果母亲还在世的话,就不要给自己去过生日,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深意?我们或许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但是父母必然知道我们的生日,因为我们出生的那一天,就是他们当上父母的时候。对于我们的母亲来说,她经历了十月怀胎之苦,最后饱受痛苦的生下我们,所以说我们生日的那一天,对于母亲却是最痛苦的那一天。

来须苍真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对于我们的恩情更是无法言喻,尤其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母亲。如果一个人不能善待父母,不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那他一定是一个自私自利之人,更不用说去善待其他的人。现在的许多年轻人,理所应当地接受父母的爱,但是对于父母的关心却很少。不仅如此,每当到了过生日的时候,还会理所当然地问父母要钱,然后和自己的朋友们聚一聚,却忽略了辛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来须苍真

老祖宗的这句俗语是在告诫我们,做人应该知道感恩父母,尤其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母亲。为了表示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恩,年轻人也应该牢记这句“母在不庆生”。

父在不留须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对于胡子和头发,是不能随意进行破坏的,因为这些都是父母给的。对于大多数古代男人来说,成年之后就要开始蓄胡子,但是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人们对于男性成年的定义也不同,所以蓄胡子的年龄也就有了一定的出入。古人认为男人有着精美的胡须,是一个男人拥有阳刚之气的表现,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武圣关羽,他就有着“美髯公”的美称。就连近代的半圣人曾国藩,也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开始给自己蓄上了胡须。

来须苍真

那么为什么关羽和曾国藩,这两位圣人都没有遵循俗语“父在不留须”,难道他们对自己的父亲不够尊重吗?其实答案并非如此,“父在不留须”这句俗语,是我国近代才有的习俗,晚辈不在自己的父亲面前蓄胡子,这是出于对父亲的一种尊重。父亲作为一家之主,要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而且父亲的形象一向是高大的,如果我们表现得比父亲老成,这实际是对父亲的一种不尊重。

来须苍真

父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他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无论是从孝顺还是感恩的角度出发,我们对于父亲都应该学会尊重,时刻牢记这句“父在不留须”。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明,俗语“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这句俗语所传达的方式,人们也不用完全按照着来,孝顺父母不一定要走这些形式。

来须苍真

不过对于这句俗语传递出的孝道,年轻人一定要牢记于心,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事情,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