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相互“松绑” 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疫情冲击下,全球贸易告急。而在这一背景下,近来中美经贸互动频繁。

就在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牵头人通完电话一周后,5月12日,中美贸易再次传来重磅消息。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了新一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清单。这些商品将自2020年5月19日至2021年5月18日,不再加征我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征的关税,并对已加征的关税税款予以退还。

至此,中方已经分两批、四次对166类来自美国的商品排除加征关税。

于中美

时间节点有何玄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月初,美国也刚刚公布了两批商品关税排除清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还于4月30日在美国《联邦公报》上发布公告,对于延长其在2019年7月批准的部分中国产品的关税豁免,征求公众意见。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认为,在当前的时间节点,第二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开展第二次排除,是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重要一步。它体现了中国落实1月份中美达成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积极姿态。此外,这也是对美方先前关税排除的一个积极回应。

于中美

排除清单有何看点?

在此次排除清单中,一共涵盖了79项商品,其中包括医用消毒剂及重组人胰岛素及其盐等防疫物资与原料药产品。

“疫情当下,在防疫物资、原料药等方面,中美有很多合作的空间。”张建平指出,中方的这份排除清单中,涉及到的防疫物资与原料药产品,很多都是我国目前市场上需求量比较大的,也是寻求替代并不容易的产品。包括重组人胰岛素及其盐,这也是考虑到,在中国我们的糖尿病患者比较多,非常急需这类药品。

张建平告诉看看新闻Knews,在医药产品、医疗设备等方面,中美之间的产业链高度互补。在细分类别中,两国的比较优势不同,优势产品的类别也有差异。部分原料药产品中国需要从美国进口,但美国更多制药的原料是来自中国的。在目前联合抗疫的现实需求下,将相关产品列入到排除清单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是愿意跟美方本着建设性的态度,积极改善双边的贸易关系的,这有利于双方满足现实的、紧迫的市场需要,实现共同抗疫以及共同稳定经济的作用。

于中美

防疫物资与原料药产品的排除,体现了中美在卫生抗疫领域的协同性。而在电子通讯行业,清单中涉及到的机载雷达以及集成电路有关的多项高端装备的核心零部件产品,也同样起到互惠互利的作用。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表示,在当前疫情情况下,美国很多企业面临着复工复产的选择,清单中包含多项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产品的关税排除,应该说也间接为美国的企业注入了额外需求,这对美国企业在疫情的条件下,恢复正常的生产和运营是有帮助的。而在全球产业链受到疫情冲击,部分核心零部件断供风险上升的背景下,同样也有利于维护国内相关行业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将反制成本最小化。

疫情以来,中国经济放缓,美国经济也更加严峻。中美此前表示,将加强宏观经济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中国排除相关产品关税,既减少了反制成本,也为美国抗击疫情、恢复经济提供了一定支持。

于中美

中美贸易曙光渐明?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客观上为中美两国目前深化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升。

从1月15日,中美双方签下贸易第一阶段协议,令持续近两年的贸易战得以稍息。再到如今两国互相公布排除清单,上周中美贸易谈判牵头人通电话,一反近日中美紧张关系,共同表示贸易第一阶段协议取得良好进展。并且同意即使在疫情下,两国预期按时履行协议承诺。

关系似乎向好发展的同时,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仍然存在。

特朗普政府为了转移自己应对新冠肺炎不力的事实,频频“甩锅”中国,近日更是屡次暗示加征关税以此来惩罚中国。中美贸易虚虚实实的“乱流”也引发外界的恐慌和担忧。

于中美

李永分析称,从长期来看,中美经贸关系其实一直存在着磕磕绊绊,这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美方将贸易问题“政治化”,美国有制造业回流以及遏制中国崛起的诉求,因此虽然经贸合作出现了积极迹象,但依然会有阴影存在。但从短期来看,站在客观的角度,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下行压力加大,中美必须加强合作。

对此,张建平也表示,中美是全球最大、也是最复杂的两大经济体。两国之间是“非传统特征”的经贸关系。这与历史上发生过的美欧、美日经贸摩擦,性质完全不同。中美经贸关系是基于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在过去40年全球产业转移和全球分工不断细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中美之间要解决这些复杂的经贸关系问题,是需要时间,需要谈判的诚意,需要建设性的合作态度的。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