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动不动就咬人?靠“吼”是没用的,这4招更有效

文|小梅妈妈

二楼的王大妈经常带孙子在楼下玩,久而久之,附近几栋楼的小朋友就把楼下的空地当成了大本营,经常扎堆在一起玩游戏,孩子多了,矛盾也就多了,前几天下楼,就听见王大妈在跟被人抱怨,说自己被附近楼的孩子咬了。

原来那天几个小朋友跟王大妈的孙子玩的正开心,王大妈叫孙子回家吃饭,孙子不听话,王大妈一生气,就去拉扯孙子,可能是没掌握好力道,碰疼了孩子,孩子大叫起来,几个小朋友误以为小伙伴被欺负了,情急之下就咬了王大妈。王大妈感觉非常委屈,认为自己“被咬”的太冤了。

咬人画的

其实不光王大妈,很多父母都被自己的孩子咬过,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大多数父母都能释怀,但是也有很多时候,孩子“爱咬人”的毛病让父母大为光火。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咬人”的原因各不相同

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咬人的原因,都是不尽相同的 ,如果父母只看到了其中的一点,很难真正理解理解孩子的行为。

在孩子5~7个月的时候,常会因为长牙很痛而去咬别人;等到8~14个月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想要表达激动的感情而咬人;当宝宝1岁半到3岁还喜欢咬人的时候,就是出于个体的想法了,例如想要别人赞同自己,或者想要吸引别人的注意力,3岁以上还喜欢咬人,情况就比较严重了,需要父母额外注意。

要解决孩子咬人的坏毛病,就要从背后的原因入手。

咬人画的

很多孩子遇到以下情况,会有“咬人”的行为

咬人这个行为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是孩子对于信息的一种反应,依靠“吼”叫或者严厉的惩罚来遏制孩子这种行为,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从根源入手,才能“药到病除”。

1、缓解长牙的不适感

孩子会在4-10个月的时候,开始长牙齿,新生的牙齿对牙龈造成了刺激,致使孩子感觉口腔痒痒的不太舒服,为了缓解这种不适的感觉,孩子就会寻找可以咬的东西,平日里接触最多的父母难免就要“遭殃”。

2、语言表述不清引发愤怒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明明想的很好却不能清楚的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就会感觉非常的烦躁,孩子也是一样的,尽管孩子一直在成长,语言表达能力在逐步完善,但是当他们遇到表述不清的问题时,往往更容易生气和愤怒,咬人就是他们在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愤怒。

3、想要模仿别人的行为

在幼年时期,孩子的某些行为是通过模仿别人学会的。当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做出咬人的行为后,出于好奇,孩子也会去尝试咬别人,导致“被害者”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糊里糊涂就“负伤”了。

4、宣泄激烈的情绪

生活中,当我们的情感过于激烈时,常常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行为,例如男生看球赛输球了会拍桌子大吼大叫,宣泄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人教会他们这种方法,他们就会通过咬人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说爸爸爽约了,孩子非常生气,就会咬爸爸;被小朋友欺负了,就会咬对方报复回来.....

咬人画的

家长如何解决孩子爱咬人的坏毛病

孩子爱咬人的毛病一直是很多父母的心头大患,害怕这种行为会给孩子招致不好的评价,影响孩子的未来。

1、帮助孩子减轻长牙的不适感

当孩子咬人是为了缓解长牙的不适时,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磨牙棒或者苹果一类较硬的水果,通过咀嚼这些食物来纾解孩子咬人的需求,既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为父母的“安全”增添了保障。

2、教会孩子语言表达

孩子表述不清自己的想法,情急之下就会咬人,针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有意识的教会孩子语言表达,让孩子不但能想的清楚,还能够说的明白,让孩子学会更好的跟别人沟通。

咬人画的

3、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痛苦”

孩子体会不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痛苦,很难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伤害了别人。父母可以在孩子屡教不改的情况下,让孩子感受一下“被咬”的痛苦。例如父母控制好力度咬孩子一下,既不至于会伤害孩子,也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痛苦,孩子有了切身体会,就会克制自己不去咬人。

4、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仔细想一下,每次孩子咬人之后,是不是都只有父母在那里着急道歉,咬自己还好说,咬了别人,就非常丢脸了,孩子不知道咬人的后果,就不会重视改正自己的坏毛病,父母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妈妈可以跟孩子说,你不能咬我,如果你咬我,我就不给你读睡前故事了,将言语付诸行动,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就会尝试改正。

孩子动不动就咬人是有原因的,父母们不要认为孩子是脾气怪从而总是训斥孩子,发现孩子有不当行为时,父母要及时引导和帮助孩子,改正孩子的坏毛病。

咬人画的

我是小梅妈妈,一枚90后宝妈,和你分享更多的育儿知识和过程,也希望这些能帮助每个有需要的宝妈,愿每个宝贝都能更好的成长,更有育儿知识请关注我哟!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