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喜欢六六什么?

一边是影视作品名利双收,一边是被观众追骂“三观不正”。

一线编剧里具备这种黑红体质的,男有于正,女有六六。

随着《安家》的热播,编剧六六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

人们发现这个声称一心一意搞事业的职业剧,开始跑偏成了《金牌调解》。

包括但不限于:

妻子前脚跟丈夫假离婚买房,后脚就被捉奸在床;

六六的微博

外地老夫妻在沪替子全款买婚房,结果被儿媳扫地出门;

糟糠之妻与丈夫艰苦创业,却发现对方在外为小三买豪宅;

六六的微博

上海孤寡老夫妇出售千万洋房,惨遭大外甥算计使绊子......

六六的微博

如果说原版日剧《卖房子的女人》是借女主的职业,描绘日本不同群体的生存状态图景,比如蛰居族、极简主义者、lgbt人士。

那么国产版的《安家》是在利用房子这一最大的社会痛点,拉扯出老百姓基于自私和欲望的难堪故事。

日版对各个群体生存方式的平视与尊重,在中国就演变成了迎合观众道德优越感的人性丑恶展览 。

一个房屋中介公司,各种人情丑态、撒泼狗血皆在此上演,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了社区居委会。

而本该是“卖房机器”的女主孙俪,再次步樊胜美、苏明玉后尘,被亲妈疯狂吸血:

六六的微博

也不出意料地要与作为竞争对手的男主角谈场恋爱,柔化她被磨出硬茧的心:

六六的微博

六六经典配方搭配国产剧流行元素,大火猛料一锅乱炖。

哪怕剧情再烂俗,也能让不少观众大呼上头。

至于“行业剧”的宣传定位,看个笑话就好。

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我们也不是第一次见了。

六六的微博

比编剧作品更受争议的,是六六在现实中的言行。

广电总局为此次抗疫策划拍摄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集结了国内一批最知名的导演编剧。

《我的前半生》编剧秦雯,《归去来》编剧高璇&任宝茹,《红海行动》编剧冯骥,以及张黎、安建、沈严、曹盾、汪俊等知名导演。

六六是其中之一。

她去武汉采访调研的第二天,正赶上武汉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休舱。

于是她在个人公号写下:“幸亏我来了,再不来素材都没了。”

六六的微博

在混乱、悲痛已经消散的疫情尾声阶段,在一群得到了及时救治的幸存者口中,六六带来了“感谢政府感谢党”的“一线报道”。

六六的微博

短短一篇文章,读罢叫人蹙眉。

首先,将疫区人民的切身苦痛视作“素材”,毫无悲悯可言,“幸亏”二字更是刺眼。

其次,作为创作者,不但没有反思的觉悟,反而急于为政府抗疫工作唱赞歌。

言辞之间,对下的轻薄和对上的媚骨,一下子点燃了大众心里的怒火。

六六的微博
六六的微博

这不是六六第一次因为狗血剧情被疯狂吐槽,也不是她第一次因为个人言论被大众围剿。

如果聚焦六六本人,会发现她的人生比她的剧本精彩多了。

01

个人争议

六六坐拥今日的知名度,除了《双面胶》、《蜗居》、《心术》等代表作打下来的行业影响力,微博上的一系列豪言壮举,也给她带来了很多区别于一般幕后人员的曝光度。

2012年3月29日,六六在微博上公开斗小三。

她自曝婚姻被第三者插足已有五年之久,并公开向第三者喊话:

他爱我多过你。

六六的微博

礼貌克制的宣战里,暗涌着“正宫娘娘”的宫心计。

其一,把小三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自己占据道德优势,让对方变相受到监督;

其二,公开给足丈夫面子,强调夫妻感情,将丈夫拉到自己阵营;

其三,将小三逼宫描述为伤害丈夫,继而自己出面维护,间离狗男女的关系;

最后,六六抖出“家丑”但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同情,在这场濒危的婚姻中获得了暂时的主动权。

多少年后,作为知情人来评价吴秀波的出轨风波,六六依然还是秉持这条“正宫娘娘”的解题逻辑——

稳住男人,枪口一致对外。

六六的微博

只不过,六六的做人“智慧”并没有成功挽救自己的婚姻。

在她的大度与包容下,和她在一起23年的丈夫仍旧频频出轨,两人最终以离婚收场。

虽然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下,六六的言论并不符合大众对一个独立女性面对背叛的期待。

但这次公开打小三的张扬行事,也许只是她实用主义的权衡。

既然挽回不了自己的婚姻,倒不如成全自己的名声。

不过一个月后,六六的转型之作《心术》就已经进入宣传期并上星播出。

而《心术》里面,海清扮演的美小护“智斗小三”的桥段,几乎与现实生活中六六的亲身经历如出一辙。

六六的微博

在小三问题上,六六可谓有切肤之痛。

15岁认识初恋(即日后的丈夫),24岁与对方结婚并移民新加坡。

从一无所有到拿到绿卡,六六也是苦过来的。

1999年随孩子他爹到狮城闯荡新世界,当时除了年轻和热情,一无所有,与好几位年轻人合租一套公寓,去超市买打折的芹菜和鸡,因为一块新币插在手推车里拔不出而落泪伤心,第一笔工资是为大学教授做保姆而得的,为找工作跑到新加坡地图上都没有标出的厂区,听了长到二十多岁被拒绝最多的“No”。

结婚初期,六六先是遭遇了老公长达十数年的红颜知己。

这个红颜知己几乎和六六同时认识她老公,两人还有着每隔五年就要相会的约定。

好不容易等到红颜知己嫁人生子,又来了小三小四小五。

六六一路降妖除魔,最终还是在“取经路上”败下阵来。

六六的微博

离婚后,六六在书中不无落寞地写道:

“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我跟着你,等你有了一切的时候你抛弃我?”女人最大的不甘就在于抛物线顶端过后一路向下的时候独自孤单。

《安家》里,胡可饰演的阚太太再次化身六六代言人。

坚定离婚、清理门户,还以婚内财产的名义要回了小三的豪宅。

在现下的女权主义语境里,这的确大快人心。

不过,天长日久后变了味的糖炒栗子,恐怕才是六六内心永恒的隐痛。

六六的微博

小三曾在给六六的信里写前夫对她如何地好。

诸如为她大热天送凉粉,记得她喜欢的颜色,精心准备生日礼物等。

六六哂然。

二十多年前还是毛头小伙的他,也曾步行十几里雪地,只为给她送一朵梅花。

艰苦付出、最终失败的第一段婚姻,无疑是六六人生路上最大的转折点。

既然男人靠不住,女不强大天不容。

成为知名编剧的她,开始以强者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

六六的微博
六六的微博

人生得意,让她自恃真实犀利,不惮于暴露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那些公共言论中的优越姿态,也让人逐渐看清她早已脱离了创作者的底层视角。

被东北口音的女人抢座,于是从此对东三省捏鼻:

六六的微博

调侃自杀的寒门博士为“村娃”,太把自己当回事:

六六的微博

观众批评她的剧情太假不接地气,她反攻那是观众不懂上层社会的真实生活。

她的创作本该以普通人的生活为滋养,但如今,她已经背离这个群体。

不理解、不悲悯、不尊重。

沉溺于自己犀利讥诮的人设和人生赢家的幻觉里,大概以为自己只是说了普通人难以接受的大实话。

但实际上,旁人嗅出的是一个创作者思想上的恶臭。

这样的六六,再也创作不出昔日的口碑作品,其实是必然。

02

创作生涯

六六写剧本,深谙时代情绪。

“看这段时间老百姓心里哪儿最疼”,就是其写作的灵感来源。

《双面胶》的婆媳战争,《蜗居》的买房、小三和贪腐,《心术》的医患矛盾,《宝贝》的年轻人生育焦虑,《女不强大天不容》的职场女性话题......

六六像个下手狠、按位准的按摩老师傅,紧抓当下的热点和痛点。

一阵火辣辣的刺痛后,观众口吐几句芬芳,心里的不满和压力也随之释放了出来。

六六的微博

在这些时代话题里面,六六通常不会忘记“夹带私货”。

“我把印象深刻的都写进书中,虽不是本人,但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影子。”

就拿海清的角色来说,《双面胶》中在婆媳关系中强势纠结的胡丽娟,《王贵与安娜》中为婚外情隐忍的安娜,《蜗居》中为在大城市立足而辛苦奔波的海萍,抑或是《心术》里相貌平平的剩女美小护,几乎每个人物身上都承载着六六的某段人生往事。

她的剧里,最鲜活的永远是那些家长里短的市井气息。

比如《双面胶》里海清和李明启老师的婆媳互撕。

小到生活习惯的南北差异,大到不同年代女性的思想观念,细节刻画具体入微。

有过婚姻经历的能够轻松代入,没有经历的也觉得很好理解。

六六的微博

这跟六六二十几年的家庭妇女生活分不开关系。

第一手经验的观察,用六六那直白而尖锐的语言传达出来,自然不乏生命力。

除了本人的生活经验,六六十分强调体验生活、采访调查。

《蜗居》播出时,六六说为了写剧本,她特意在上海弄堂里租了间房子,亲身体验海萍的生活环境,和弄堂里的邻居们打交道。

为了写《心术》,又分别以患者和医生的身份,去上海的医院卧底了大半年。

手上在写一个中医题材的本子,就去拜师中医教授,并在他的要求下读了一个全日制研究生。

六六的微博

这次《安家》的剧本,六六也强调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在现实中都有原型。

这些故事一抖搂出来,自然会赋予她一身“良心编剧”的光环。

“来源于真实生活”成了六六创作的最大武器。

只要你质疑她在洒狗血,六六必会反唇相讥:

我的故事根本不算什么,看看现实中的案例,更加极致!

六六的微博

真实原型或许曾为六六的剧本丰富了血肉,但如今它更像是六六光明正大洒狗血的理论支撑——

再离奇的故事情节,只要在现实中有原型,它就是真实的。

这一诡辩术其实很好破解。

因为真实的生活不是片段式的,而是有起有伏有松有驰的完整过程。

一个个极端新闻事件的堆砌,导致戏剧里的“生活”被呈现为独立分布的高潮点,而缺少中间状态的衔接。

没有节奏、不成旋律,着急忙慌地咿咿呀呀,只剩刺耳的噪音,丝毫道不出人生复杂的况味。

比如《父母爱情》,它百看不厌的原因不止于富家小姐和穷苦军官步入婚姻的天然戏剧冲突。

更在于那些小孩打架、偷吃桃酥、江德福拾掇菜园、安杰在小院喝下午茶的不着痕迹的闲笔。

六六的微博

而狗血式写作,只是针对观众肾上腺素的高效注射。

曾几何时,六六的名字是跟品质挂钩的。

甚至,跟勇气挂钩。

《蜗居》敢影射当时的官场贪腐和潜规则,男女性事的描写也足够大胆,直接导致其被禁;

《心术》从医患矛盾出发,涉及社会的诸多不公隐疾,六六的剧本写到一半就被直接叫停。

而如今,一个曾经享受过作品被禁待遇的创作者,立场却主旋律了起来。

微博上为官吏制度说话。

疫情中确确实实存在的瞒报事件,在她看来是“不可抗力的传染病”,大众追责属于“没有必要”。

六六的微博

武汉日记里,用特等舱的最高飞机票价来对比疫情下的中外差异。

用“现在送你去欧美日韩,你去还是不去”的反智提问,挑动民族情绪。

当一个作家、编剧,内心深处已经站在当权者的位置思考问题,那么她除了唱赞歌,根本也无法提出任何有价值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她写《在一起》产生深深的反感和不信任。

因为除了用疫区人民的苦难为自己挣一笔编剧费,她的创作不会给整个社会和时代带来任何有价值的反思。

甚至你很难分得清,她当初的犀利,是为了给普通人传达声音,还只是因为当初的审查环境允许她利用这些社会痛点做文章。

而本质上仍是一种创作上的投机行为。

毕竟她可以一边在书里劝诫女孩子要传统、照顾家庭、操持家务、一定要做母亲:

六六的微博

一边却在《安家》里用看似先锋的女权主义台词,挑动观众神经:

六六的微博

很多人拿她和武汉作家方方做对比。

一个亲历炼狱,一个事后视察。

一个拒绝为此出书,一个以此作为素材。

一个用疫区日记记录被遗忘和损害的生命,一个用幸存者视角肯定和赞颂政府抗疫有功。

一个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一个说“幸亏我来了,再不来素材都没了”。

一个一辈子跟当权者唱反调,一个自动被当权者规训。

六六的微博
六六的微博

作家是站在人类宏大命运上进行思考的先锋者,深入人性的复杂处进行叩问的苦行僧。

当字字椎心泣血,审视内心。

而六六,红尘中打滚的她,或许能够凭借贩卖人生经验和聪明劲儿,获得名声和财富。

但她只能算是一个为体面生活搵食的写手。

作家二字,她还不配。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