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治通鉴》看“春秋战国”
“春秋”和“战国”怎么分?
按照《资治通鉴》的意思是,是以“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为标志性事件来划分。其中尤其以“三家分晋”作为关键时间节点。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表明代表奴隶制社会的旧有分封制已经受到严重的冲击。新的阶级矛盾已经产生。所以《资治通鉴》就按这么定了。
在春秋时代转向战国时代的前夜,发生了许多大事件。而这些事件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幕后推手。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大导演是怎么导出这部大戏的。
缘起:一场“救国”会议
人物:孔子
国籍:春秋时期鲁国人
公元前484年前后,孔子听说齐国要攻打鲁国,赶紧召开扩大会议,把有能耐的弟子全叫到一块儿了,开头就讲了一段挺凄惨的话。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是这么记录的:“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
底下的学生们全都被调动起来了,都举手说愿意出力。
头一个举手的就是孔子的大徒弟,子路。之后又有俩人举手,一个叫子张,一个叫子石。最后子贡站出来了,说“老师,我愿意去。”孔子一看是他,就把他派出去了。
“导演”子贡的人物小传
姓名:子贡
国籍:卫国人
孔子三大核心弟子之一。
子贡
能说会道的高情商男子
有一次孔子问他:“你跟颜回比怎么样?”子贡马上就说:“我比不了。他举一能反十,我举一也就反俩。”
子贡的本职工作是个商人。在外交这一部分,子贡是有经验的。当初,孔子困于陈、蔡,就是子贡去了一趟楚国,请楚国帮的忙,才让孔子转危为安的。
年龄虽小,性格极好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子贡在中间,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属于年富力强。性格比子路、子张都稳妥,所以孔子选择他确实是知人善任。
出征:游说田常攻打吴国
他先去齐国,找到了首相田常。其实这时候齐国的朝政,国王已经就开始说了不算了。大部分权力都由田常把持。这次打鲁国就是他的主意。
田常
佩服!三言两语改变战局
子贡跟田常说的:“鲁国这个地方,城墙也不高,护城河也浅,国君也窝囊废,所以不好打。建议您打吴国,兵强马壮,而且人家国王叫夫差,有名的能打仗,这多容易啊。”
田常很生气,问了一句“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
子贡马上跟田常陈述厉害关系:既然想借刀杀人,就应该让他们去碰硬石头,碰个头破血流。
田常觉得有道理,但也提出了自己的难处。子贡对答说:“我现在去说服吴王夫差,让他出兵伐齐。你调他们去保家卫国,这不就合理了吗?”
双管齐下:吴国、越国“合体”
解“吴国”后顾之忧
到了吴国,子贡很快就把吴王夫差给说动了。夫差这人野心太大,唯一顾虑的就是越王勾践。所以他想先灭了越国再打齐国。
吴王夫差
子贡赶紧又说了一番道理。大意就是,越国您得留着,这样才能显示您讲义气,各国也才能服您。并承诺说服勾践,派兵一同行动。
论身份地位的重要性!
勾践听说子贡来了,赶紧列队迎接。《史记》记载“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问”。
勾践
为什么勾践这么客气?
勾践管子贡叫大夫,大夫是官名。子贡先后做过鲁国和卫国的宰相。再加上他孔子门徒的身份。也难怪勾践会这么对他。
子贡给勾践分析了一下局势。让勾践派兵跟着夫差一块去作战,麻痹夫差。这样方便他可以在后方伺机而动。勾践其实也是想抓住这个机会,所以就答应了。
最后一只“拦路虎”:晋国
为什么要去晋国?
原因:齐国、晋国都是两个超级大国。
夫差攻打齐国的结果无非是两种。如果输了,勾践就可以趁势北上灭吴;如果赢了,势必晋国就会跟他一争长短,那时候也是个机会,所以勾践是不吃亏的。
夫差如果是跟齐国单挑,他还有胜算。要是晋国过来插一脚,他可就不见得顶得住了。所以出使晋国,估计也有夫差的一份意思。
单刀直入谈大局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他是这么说的“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
晋国国君一听当时就感觉到事态严重,赶紧问子贡怎么办。子贡告诉他“你先按兵不动,等着局势的发展。”晋国人一听,当时就答应了。
终极对决:鲁国被保住,勾践成霸主
公元484年,齐、吴两国爆发艾陵之战,齐国主力尽灭;
随后,吴王夫差和晋国在黄池对峙,越王勾践趁机北上;
公元前475年,越国灭掉吴国,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至于鲁国,肯定是保住了。
《史记》概括子贡达成的局面叫作“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至于“强晋”就值得商榷了。事实上这次大乱斗以后,晋国是开始走下坡路了,“强晋”只是一个表面现象。
子贡的终极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保住鲁国。虽然剧本不是事先设计好的,但是子贡导演的这出大戏催化了“‘春秋’变成了‘战国’”,让历史走进了新的一页。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