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返乡创业青年敲开致富门

门三闫

游客采摘樱桃

门三闫

梁小明给试种的奇异果浇水

门三闫

工人正在采摘紫苏叶

门三闫

樊家鑫姐弟在大棚内种植的“稀罕物”

刚刚闭幕的呼和浩特市两会上提出,今年要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代青年农牧场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1100人以上,让新型农民成为富有吸引力的职业。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首府乡村涌动着一股青年返乡创业、扎根农村的热潮。在乡村这个广阔的舞台上,一些优秀的青年回到土地上,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编织和实现创业梦想,让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樱桃红了

4月24日,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密密板村樱桃种植大棚里,85棵樱桃树郁郁葱葱,果实个大通红,少部分果实正在由青转红。樱桃树上挂着的温度计准确标识着大棚温度,树根部由地膜覆盖包裹保温保湿,大棚内灌溉设施一应俱全,果实长势喜人,不少游客正在小心翼翼采摘。

“老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樱桃树是一种很娇气的树,树好成活,果难挂,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特别严格,天冷不行,太热也不行,旱了不行,涝了也不行,坐果也很难……”在游客采摘过程中,梁小明一边给樱桃树掐尖儿,一边认真地为游客讲解着樱桃树的生长过程及坐果的不易。梁小明告诉记者,掐尖儿是阻止树叶梢头野蛮生长,掐掉多余枝叶可以保证果树把营养集中到果实上面,从而提供产量和品质。

眼前的这片樱桃树,是梁小明和两位青年合作种植的,他17岁离开家乡凉城到呼和浩特打工,多年来,一直靠打零工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同是80后的梁小明和同乡池建鱼有了扎根农村开始创业的想法,之后,在另一个朋友蒯家元的提议后,3个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开始选址、承包大棚进行种植。

蒯家元之前接触过果树的大棚种植,返乡后考虑到本地的地形气候和土壤很适合樱桃生长,3个人便合伙搞起了樱桃种植,从前期果树种植到后期成果采收,3个人全年进行了综合管理,大棚里每天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施肥、掐尖儿、浇水,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从2019年2月开始忙于种植到现在,85棵樱桃树倾注了他们所有的心血,“这些树犹如‘孩子’,棵棵都需要小心呵护。一年多的细心照顾,就是期盼最后的挂果,从挂果以后20多天便可成熟。”梁小明指着成熟了的果实说,“你看,这一颗颗果实大而红,色彩光泽诱人,主要是采用了蜜蜂授粉,蜜蜂授粉无论从品相、色泽和口感上都好于人工授粉。”

目前,在樱桃种植上,3个年轻人都有了成熟的技术和种植经验。当记者问起为什么想到返乡创业时,梁小明说:“打工总感觉是漂泊,在好朋友的提议后,开始扎根农村创业,这才感觉有了‘根’,自己给自己干,既踏实又有激情。在收入方面,创业还高于打工。”他告诉记者,在创业过程中,玉泉区农牧和科技局经常派特派员过来,给他们做技术指导和政策讲解,每次都有很大收获。今年,他们更加踏实的准备扎根农村,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并准备多种几个大棚,研究新品种的栽培与种植。如今,他们已经开始栽培试种无花果、冰糖心苹果、奇异果等呼和浩特地区的稀有水果。

大棚里种了“稀罕物”

4月25日,记者来到乌兰巴图村果蔬种植园区,樊小青、樊家鑫姐弟两人兴奋地带着记者去看他家的草莓大棚。进入棚内,草莓颗颗红润饱满,虽然长相平淡无奇,但是入嘴一尝发现果肉清甜,汁多味美。

之前弟弟樊家鑫在外学厨师,姐姐樊小青学会计,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但是工作时间不自由,收入也一般,这让他们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2014年开始,姐弟俩的种植产业依托背靠城郊的有利地形、良好的种植环境,乘着观光旅游的东风,没想到效益还挺好。自己家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就雇佣周边村民,这样一来,激发带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创收。

樊小青,樊家鑫姐弟俩今年一共种植了18个大棚,除了两亩草莓外,在其他大棚里种了点“稀罕物”,搞起了“试验田”。

棚里满地绿油油的小青苗,乍一看和野草混在一起没什么特别之处 ,据他们介绍,这是一种中药材,别名“小秦艽”,根入药,具有祛风湿、退虚热、止痛功效,主治关节炎、低热,花入蒙药,能清肺、止咳、解毒。

樊小青介绍,他们与上海一家公司合作,公司前期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后期负责回收销售,他们负责人工培育。完全模仿野生环境进行药材育苗和培育,今年一共试种了6亩,具体收益需要观察后期培育效果,根据目前情况来看,他们有信心实现盈利。

小紫苏敲开致富门

紫苏本是一种南方的植物。包迎春首次将紫苏这种植物种植在呼和浩特这片土地上,远销海外。

4月27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七圪台村的内蒙古朝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紫苏种植基地,174号大棚内,4名女工正在采摘新鲜的紫苏叶。紫苏植株只有十多厘米高,茎上长满紫苏叶。女工们将型号较大的叶子采摘下来。“你别小看这样的一片紫苏叶,它主要是出口日本和沿海城市,供不应求,一片叶子就能卖6分钱。”女工杨小梅今年46岁,她小心翼翼地采摘,生怕把娇嫩的紫苏叶碰伤。

女工们一边采摘,还一边向记者讲解紫苏的功效。这种植物有着杀菌、消炎、排毒、解毒等功效,在日餐、韩餐、海鲜类餐饮中被广泛使用,沿海地区的人们几乎每天都要食用紫苏。

“我们一年四季不停工,每天都有活干,这些紫苏长势非常好,每天都要采摘叶子。”女工杨小梅家住在什不斜气村,在紫苏基地,她一个月能收入4000多元。

在这片紫苏种植基地里,还有包装车间、保鲜库,女工负责采摘叶子、清洗、分类捆扎,男工负责种植、拔草、浇水、调控温度湿度。59岁的男工陈创拉来自赤峰市,老家的耕地都是旱地,收入低,他和老伴在紫苏基地打工4年了,一年收入6万多元。

工人们都非常感恩他们的老板包迎春,正是她创办的这片紫苏基地,给了大家一份安稳的工作。

包迎春是一位蒙古族女性,和丈夫曾在日本工作。回到家乡后,一位日本的朋友建议他们种植紫苏,并为他们提供技术、资金和市场支持。从2014年开始,包迎春开始紫苏种植。

“2015年,紫苏迎来首次丰收,但是由于土壤营养不足、技术不成熟等原因,2015年和2016年,在冬天紫苏全部冻死,2017年,大棚里又遭遇水灾,亏损上百万元。”包迎春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她卖掉了房子,四处借债维持基地的运营,并对土壤、大棚进行了改良,由于对市场的信心和自己的坚持,终于在2018年迎来了丰收,并保持出口量的持续增长。

“作为内蒙古首家引进紫苏种植技术且获批成进出口资质的企业,总共有54个大棚轮流种植紫苏,海外市场供不应求。2019年,每周能收获100万张左右的紫苏叶,即每周有6万多元的收入。”包迎春不仅出口新鲜的紫苏叶,还在技术团队的支持下,研发了紫苏茶叶,销量很好。她的种植基地,从种植、采摘到分类捆扎、包装,吸引了十多位农民就业,为大家带来了稳定的增收机会。

谈及今后的发展,包迎春说,紫苏的市场巨大,这种绿色、健康的植物还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她在种植好紫苏的同时,也在研究紫苏的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另外,她计划带动成熟的合作社,用符合出口标准的技术种植甜瓜等内蒙古本地农产品,将这些绿色产品销往海外市场。她认为,农村有广阔的发展舞台。

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刘 睿 刘 惠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