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刘思鉴参加《我是唱作人》时,我第一反应,这谁?
检索之后发现其实早在每个月例行收集华语新音乐的时候就听过不少他的作品。初步印象倒不是多实验多先锋,而是“流畅”。至于“新潮”,相对于华语主流乐坛当然称得上,相对于欧美主流倒是“接轨”。
最近都在聊“后浪”,刘思鉴作为节目中唯一的“00后”,大概可以当作是一位“后浪唱作人”的代表。不同于我们日常在社交媒体、商业广告上接触到的爱豆们,刘思鉴所处的位置要小众得多,更多代表的是年轻独立音乐人的状态。
年轻的独立音乐人到底什么样?在没有流量光环的辅助下,我们很少在台前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我们聊到年轻音乐人总也免不了代入的成见。有人盲目吹捧他们就代表新潮与国际化,也有人肆意释放对实验化艺术化及小众独立的偏见。
从刘思鉴在节目中的表现来看,确实是个不安分子。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两次挑战节目中饱受赞誉的“最强唱作人”霍尊。他碰到喜欢的音乐不吝赞美,碰到没那么喜欢的音乐,不屑也写在脸上。他面对镜头、面对舞台、面对表演,一切都没有那么熟练,更多反应出于本能。
这是青涩,也是真实,离成熟有距离,离虚伪也尚有距离。
他在《我是唱作人》前两期的作品,与我之前对他的印象大相径庭。
目前他在节目中的歌曲都以日期命名,并在随后都发行了录音室版本。比如头两期的《0301》和《0309》的录音室版本分别叫《PA!N》和《ROCKSTAR》。
但两首作品和我之前对他的认识有一定区别。他之前的作品给我整体印象相对比较流行化、易于传播,而《PA!N》和《ROCKSTAR》则会让人想到Post Malone,在808鼓下潜的低频中营造出幽暗迷幻的氛围,还有些许碎片化、氛围化的特质。
两首歌从歌词到flow都重在表达自我感受,《PA!N》是以一种相对暗色的方式叙述音乐对自己的意义,《ROCKSTAR》我会认为是自我欣赏的Hip-hop文化母题之一,更具攻击性。
前两期的作品在场上唱作人中自然算是独树一帜——场上唱作人很少有人做类似的风格。尽管在旋律的写作、flow的表现和歌词态度的表达上,他尚没有拿出最为“尖锐”的姿态,也没有拿出之前已经较为成熟的作品形态,而是踏入了对他个人而言都比较“新”的风格当中。
这也是他前两期的作品在节目观众中认可度不高的原因。一是本身作品的尝试性比较强,就完成度而言,不够成熟。二是节目本身的受众年龄层和他这种风格的受众年龄层也有偏差。
但两首聚焦自我感受的歌或许更多是一种基于年轻人角度的自我介绍。既然是00后唱作人,在未能精美至臻的情况下,让人看到更多的个人特质和可能性或许要更重要一些。
对于这两首作品我个人建议可以听一下录音室版本,个人觉得录音室版本的处理要完整得多。
相对而言,第三期和第四期的作品要好得多。
这两期的作品,一言以蔽之,“糖衣炮弹”,在大众化的外表下包裹着现实批判的隐喻。他不再停留于个人领域的表述,而是走向了对社会的描绘与探讨中。
比如《0309》(录音室版本叫《奇妙世界》),即在清凉民谣的外表下藏着讽刺而忧伤的内核,包括“我看到不安的少年悬空着双腿坐在城墙,我听到智者的演讲又在传播他的自由思想,少年眺望远方眼和耳开始拉扯开始发狂,智者听到的看到的说出的话一定是真相”,触及的是信息交流壁垒与舆论控制的话题,却以“奇妙的世界啊,美好的世界啊”的感叹终结,混合成了强烈的反讽效果。
在录音室版中,第二遍主歌时加入的那种沉重、扭曲脚步声般节奏被加重,和木吉他的清新轻盈形成强烈对比,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明暗拉扯感,加强了歌曲的讽刺意味。
第四期的《0317》单从旋律和编曲的角度而言,旋律、flow流畅度,以及编曲中民族元素的引用都听得出明显的进步。拨弦乐器的音色游离在异域色彩与中国风之间,hook部分使用一段旋律升八度后重复,形成一种巧妙的回旋对话、一人分饰两角的听觉感受。
歌词则继续发挥了他擅长使用隐喻的写作手法,整首歌围绕着对“西游记”的借用展开。歌中他似乎把Hip-hop文化比作“西方取经”的产物(“金色袈裟,金的链子”),引申出东西方的认知差异(“我讨厌的偏见在身后和大洋彼端”)。
其中“川普”的意象引用绝妙(“诶远方的朋友,我听你也在说川普”),既可指代美国总统,也可指代四川普通话,他仿佛代表中国Hip-hop圈子在向如今身处西方的中文Hip-hop群体表明态度,意图化解代沟与偏见。这个切口进而可以引申到东西方的信息交流差异、彼此之间的不解上,同样有着现实意义。
《中产小孩》
在2019年,刘思鉴的作品《中产小孩》就已经把音乐探讨的触手伸向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中。这也是一首类似包裹在流行民谣外壳下的社会批判型曲目,借“中产小孩”的标题,说的是阶级固化之下作为个体无从选择的体面苟且。
当时19岁的他能有这样的观察面,和这一代人本身相对比较宽的“知识面”、相对比较多元化的信息获取途径有关。但实际上他的“早熟”也反映出他与整个主流娱乐文化之间的断层。
刘思鉴代表的是许多依然在主流灯光背后摸索的独立音乐人。得益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们接触了更多的问题,思考了更多的面向,做音乐的思路也接轨欧美,注重氛围的营造,注重电声的音色塑造,常常出现信息量过载的情况。
但主流娱乐圈则恰恰相反,充斥着信息量匮乏、低龄化的口号流行乐,却常常包裹成无比精致的模样,让人在工业感之外嗅不到灵性的气息。
要早熟的粗粝,还是要低龄化的精致?这如今几乎成了泾渭分明的两边。我更愿意选择前者。
在刘思鉴身上,拨开层层青涩,我们依然听得到属于年轻人的血性——要直接表达,要勇于挑战,要敢于说出个人喜好,要在棱角中刺出批判。那种未被驯化的真实,是他身上最可贵的后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