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喝白酒的公众人物招人怀疑|大象公会

讨厌的不是白酒,而是权力规则。

文|黄章晋

强调一个人平时爱喝白酒,你对他会是什么印象?

如果他是公众人物,大家一定会讨厌这个人。今天,年轻人谈到白酒,负面看法占压倒优势。

这种普遍的社会情绪,白酒的销售数据就是直观呈现。

除了2002和2012这种特殊年份,白酒会下滑波动,中国白酒销售量一直保持增长,但增速不断放缓,2016年达到顶点后,出现剧烈下滑。

大象公会

· 来源:国家统计局

原因很简单,行业调查表明,白酒消费主力是60后、70后,而80后、90后对白酒的热情呈剧烈梯次下降。

是的,虽然因为刚需原因,中国白酒销售额还在增长,但它正被年轻人抛弃。

白酒太烈、年轻人崇洋媚外,所以白酒被年轻一代冷落,这些说法都站不住脚。

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同样是烈酒,但这深受年轻人欢迎,黄酒比白酒更具中国传统文化,但市场一直高速增长,并未被年轻人厌弃。

中国白酒被年轻人抛弃,是白酒文化实在让人闻风丧胆。

辣眼的中国白酒

中国白酒是酒类的特殊存在。

任何酒都不及中国白酒更有视觉冲击力,无论广告还是包装设计,在年轻一代眼里,这种视觉冲击力,只能用辣眼形容。

酒类包装设计中,中国白酒最为无拘无束,只有中国白酒的酒瓶外形设计,敢于认真模拟一切实物。

下列图片是中国酒瓶拟物设计之沧海一粟:

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大象公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你可能会问,白酒拟物体现的都只是中华传统田园美学?

错,中国白酒的拟物,也可以是工业时代审美,比如用玻璃模拟塑料水壶。

大象公会

千万不要误以为,这浓浓的河北风,都是中低端白酒。

下面这款正牌河北酒,你能猜得出它多少钱吗?

大象公会

即使是中国白酒的骄傲茅台酒,他们也有自己的拟物设计代表作。

下面这款茅台,你肯定能猜到,它是上海世博会特别定制款。

大象公会

颜色的特殊讲究和追求,是中国白酒美学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下面的组图,集中地体现了中国白酒美学的色彩偏好。

大象公会

任何网上销售平台,无论何种排序检索中国白酒,图片必然是热热闹闹一大片,基本上最爱用的,都是下面这四种颜色的组合:红色、黄色、紫色、金色。

大象公会

除了这四种颜色,偶尔也会出现蓝、靛等颜色,一定是高饱和度、极为抢眼的。

中国白酒的独特审美偏好,越是中高端就体现的越为明显,价格越高越抢眼。

颜色和造型是无辜的,但中国白酒美学的用法,总是最能出大鸣大放、轰轰烈烈的俗艳效果。

白酒爱用传统文化符号,它的视觉冲击力,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审美问题吗?

不是。

地道中国文化的黄酒,虽然土,但质朴而不俗艳;而地道舶来品的啤酒,无论是包装设计还是广告宣发,都老老实实故规矩矩,没有白酒这种热气腾腾的俗艳。

大象公会

中国白酒不孤单。

香烟完全是舶来品,但中国香烟与中国白酒的追求完全相同。

中国香烟也特别热爱红、黄、紫、金四色,比其洋烟的素雅,中国香烟特别晃眼。

中国香烟甚至比白酒更爱使用「盛世」、「至尊」、「江山」、「九五」之类被唐国强附体的名字。

让人闻风丧胆的是权力文化

只爱红、金、紫、黄,中国烟酒的审美追求,以今天简约、素雅的流行标准,完全是骇人听闻的。

但是,在多数中国人观念里,颜色大致有这样的对应认知:

红=权、金=钱、紫=贵、黄=富。

没错,香烟和白酒在中国被普遍当成礼品,中高端价位的烟酒,不可避免地要体现权力秩序的价值。

这就是全世界的烟酒,相对中国的香烟、白酒是在集体逆行的原因。

由于香烟不能打广告,更能直观体现这种秩序和文化的,是中国白酒。

大象公会

白酒广告的代言人,几乎全是男性演员,而唐国强、陈宝国、陈道明、陈建斌、张铁林、张国立,他们最深入人心的屏幕形象,不是帝王就是领袖。

大概只有中国白酒,才会让皇帝专业户演员干脆身穿皇袍代言。

大象公会

中国白酒的整套视觉系统,和它们最喜欢请的代言人,清晰无误地传递这样一个信息,白酒文化是权力文化。

白酒的最重要消费场景,是公务宴请。虽然全世界都有敬酒的礼仪和习俗,但白酒独特的文化和消费场景,决定了它的整套酒桌文化,不同于任何酒类。

是酒都会醉,醉后都会有丑态,但白酒更容易出现非情愿的醉酒,甚至醉酒死亡。

让当代年轻人闻风丧胆的,不是白酒的度数,不是崇洋媚外,是白酒文化。

中国白酒的广告代言人,几乎都是50后、60后,70后已颇为罕见,所以你不难猜测白酒消费者的年龄分布。

年轻一代对白酒的厌恶,甚至到了如果一个公众人物被报道爱喝白酒,他的形象会立即减分的程度。

因为在公众看来,这个人爱的不是白酒,而是白酒桌上的那一套权力规则。

大象公会

无辜的中国白酒

你或许会认为:中国白酒从根上就不对,彻底救不回来了。

不是的。

一、并非所有中国白酒都土;

二、中国白酒并非生来就土;

三、权力文化本非白酒面貌。

2019年4月15日,由意大利OMC Design Studios SRL主办的A设计大奖赛,在包装设计类-酒类参赛者中,有个无名的中国白酒获铂金奖。

A设计大奖赛国际知名度很高,是国际设计理事会(ico-D)承认、独立评选,不需要赞助费的奖项。每个类别只有前1%有资格获得铂金奖。

权威性稍低一点的美国Adobe公司旗下Muse design大赛(独立评选,不收赞助费),2019年铂金奖名单里,同样有这个中国白酒,它是唯一获奖的中国品牌。

这个市场上还没出现的中国白酒,很容易被认为是日本酒。

大象公会

是的,习惯了中国白酒包装设计,你会觉得「开山」这个新品牌不能算中国白酒。

但是,我们熟悉的中国白酒并不从来如此。

没错,很多我们以为传统悠久的东西,实际上历史远比我们想象得要短。

你可能看过大象公会文章《「八大菜系」的历史,比春晚长不了几年》。它粉碎了我们对中国菜系源远流长历史的想象:

1980 年6 月20 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小常识」栏目刊登了由汪绍铨撰写的《我国的八大菜系》,是现有文献中的最早记录。

那么中国白酒呢??

中国白酒的香型分类,比中国八大菜系出现的早一点:1979年8月,辽宁大连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评委会第一次按香型、生产工艺和糖化剂来品评酒类。

中国白酒这才有了香型之说。

中国人的酒宴离不开白酒,这个习惯1960年代后才逐渐在城市里形成,全国人民都开始养成这个习惯,真的是在春晚出现之后。

因为白酒本身就是新中国诞生后,在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才逐渐普及开的。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白酒产量只有十万吨,白酒主要以散装方式小范围销售。大多数中国人根本就没接触过白酒。中国人喝的主要是黄酒和米酒。

为了实现能让全国人民都喝上白酒的美好愿望,技术人员努力攻关,在苏联专家传授的改制伏特加的基础上,摸索出「液态发酵法」。这才让中国白酒1978年达到148万吨的水平。

普通人开始接触白酒的1980年代初,白酒的外形包装是这样的。

大象公会

是的,虽然看上去比较村,但它朴素,不像今天这般轰轰烈烈地俗艳。

除了茅台等少数酒,当年绝大多数人在酒桌上喝到的白酒,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今天,当新闻里提到一个公众人物平时爱喝白酒,大家就开始对他皱眉头时,这说明白酒文化已经在年轻一代心中被判处死刑。


但是,白酒只是一种酒,人们讨厌的不是这种酒,而是某种权力文化,剥离那只有三十年的酒桌文化,它会获得新生。

大象公会

大象公会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