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的诱惑力非常强大,很多人都难以抵抗得了,而一旦陷入了名利之争当中,要想再抽身出来可就难了。因为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当一个人获得了一定的名利以后,就会想要追求更多,长久下来,就会逐渐丧失本真,变成贪慕虚荣的人。
这样的人即便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但失去的却更多,甚至一个不慎,还可能从天堂跌入地狱,变得一无所有。这并非夸大其词,因为我国就有人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她原本是国学大师,却因太过于追求名利,丧失了初心,最终被万人唾弃。
这个人就是于丹。说起于丹,我们对她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曾经在《百家讲坛》里,用最浅显易懂的语句将国学经典《论语》阐述了出来,让人们对国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学习国学的兴趣。
毫无疑问,于丹确实在宣扬国学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是她让国学走出国门,让更多国际友人开始关注到中国国学。可是随着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她一心做学问的初心慢慢变了,过于巨大的盛名让她膨胀起来,开始将自己摆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言行也变得浮夸,形象和她国学大师的名号相差甚远,这下子民众可不买账了,最终把她拉下了神坛。那么于丹到底是如何走到这个地步的呢?
于丹出生于书香世家,受家庭影响,她自幼便酷爱国学,对国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1989年,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之后她开始参与一些电视专题片的策划,并于1995年开始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
当时的于丹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在国内并没有多少人认识她。直到2006年的时候,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放出了于丹讲述《论语》的专题节目,并连续播放了七天以后,大家才突然发现了这个满腹经纶,侃侃而谈的女子,并对她有了深刻的印象。
在节目中,于丹用最简单易懂的词语一一对生涩难懂的《论语》进行了解读,并加入了她自己独特的见解,让观众们对国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学习国学的兴趣。之后的几年,于丹给观众们解读了很多国学经典,这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古典释义在她的解读之下变得浅显易懂,甚至很多外国华侨华人都爱上了观看她的节目,并引发了他们再次重学国学的热情。
此时的于丹一心致力于宣扬国学文化,她表示人人都有学习中国文化的平等权利。同时,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于丹著作的一系列国学经典解读书被印刷成了各个版本和多种语言,向海外发行,并得到了很多国际友人的热烈反响。一时间,海内外民众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而于丹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名利,成为了新一代的国学大师。
获得了巨大盛名的于丹开始飘飘然起来,她一边继续夸夸其谈地解读着自己对国学的见解,向人们灌输着“鸡汤式”文化,一边却又做出了很多言行不一的事情,比如在国外讲学期间,嫌弃酒店不好,饭局上直言不配和她吃饭等这些明显和国学文化不符的事情。一个极负盛名的国学大师,却做着和她形象完全不符的事情,这让民众如何接受?
所以渐渐地,民众都发现了于丹的名不副实,也开始意识到她所谓对国学独特的见解其实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废话。于是不仅民众开始抵抗她,就连很多名人也开始批判她。可是于丹对此却完全没有反省,她甚至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反而在网络上批判那些嘲笑她的人。可是于丹不知道,人们可以把她捧上神坛,同样也可以把她拉下来。
起初于丹在上海为博士授课时,几乎被赶下了台。之后她又去给北大学子们开讲座,结果北大学子根本不买账,整场嘘声一片,甚至后来她还被北大学子轰下了台。过不了多久,北大师范大学也宣布免去于丹的所有职务,虽然原因不详,但相信和她的人品有关。这个国学大师已经彻底被万人唾弃,变得一无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