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小事”都管的“盐城好大姑”

义务巡逻防范、收集各类治安隐患信息、协助警方破获案件……在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毓龙街道洋西社区,活跃着一群古道热肠的大妈,她们别着红袖章,辗转在社区里每一栋楼、每一个犄角旮旯,共同守护着社区的平安。如今,这支平安志愿者队伍已经壮大到60多人,她们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盐城好大姑”!

洋西社区有群“盐城好大姑”

“药厂家属区12幢101室现在出租,601室房屋已出售,买房主进行出租……”去年12月26日,洋西社区民警张红霞的手机响起,药厂家属区的肖长琴给她发来短信,告知小区人员变动情况。

“肖长琴是我们的义务巡防员,一发现陌生的流动人员,就用手机发信息告诉我。”张红霞说。

肖长琴今年55岁,原是市纺织厂工人,退休后就加入了社区平安志愿者服务队,成了居民口中的“盐城好大姑”。

日常巡防、调解居民矛盾、维护环境卫生等都是“盐城好大姑”管的范围。2019年10月的一个下午,肖长琴遛狗到小区旁的丽华大厦时,看到路旁一辆电瓶车踏板上放着一部手机。此时路边一男子上前,似乎想顺手牵羊,拿走手机。她立即上前制止,男子悻悻离开。由于怕有人再拿走手机,她就在原地等候失主,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一个小时。

苏珍今年54岁,是五星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雅和社区党委第一书记,也是洋西社区的义务矛盾纠纷调解员。一次石油公司家属区的两家住户因误会发生争执。一楼居民李某搭违建被城管依法拆除,李某以为是楼上的张某举报的,就到张某家中闹,张某说不是自己举报的,争吵推搡之下,李某不小心撞倒了屋内的柜子,头撞破了,送医检查确定没事后仍不肯出院,要张某赔礼道歉,两边僵持。

苏珍了解情况后,就自己掏钱买了一袋水果到医院看望李某。“你搭违建就是不对,现在盐城对违建‘零容忍’,就算对方举报也在理。再说这事也不是对方举报的,你误会楼上了。”苏珍指着一袋水果说,这是楼上买的,托我来看你,远亲不如近邻,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非得上门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苏珍的劝说下,最后两家握手言和。

“大事小事”都管,居民安全感大增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火防盗防抢防骗防毒防传销及防邪教等各类宣传,大妈们都主动参与进来。尤其是在群租房整治、流动人口管理、隐患排查梳理等专项行动上,她们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张红霞说。

杨友琴今年70岁,是社区有名的热心肠。她居住的仁和广场,由于是老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小区居民就推选杨友琴等3人担任小区楼长,将物业管理了起来。发现传销、赌博现象,看到小区内有流浪乞讨人员,杨友琴只要发现安全隐患都会及时向社区民警报告。

“之前小区内有个流浪汉,30多岁,时常在小区大小便,将居民晾晒在外面的被子拿来裹在身上,甚至烧被子,居民意见很大。”杨友琴开始还时常给流浪汉衣服、鞋袜,并劝说他找个工作,发现无用后,甚至流浪男子已经影响小区安全时,她就将情况反映给张红霞。最终在民警的帮助下,流浪汉重新回归家庭。

2018年11月,杨友琴还帮助警方取缔了省淮大院里的一个传销窝点。“当时跳广场舞的姐妹告诉我,省淮大院6号楼里经常有群外地人进进出出,挺可疑的。”警惕性强的杨友琴发现这群外地人经常早出晚归,每次回来,常抬着一大袋的土豆、包菜等,“我觉得奇怪,这要是普通家庭,也用不了这么多菜。”观察了几天,她就将情况向张红霞作了汇报。民警上门调查发现,这群外地人是传销人员,于是依法进行查处。

在“盐城好大姑”的协助下,警方先后取缔了8个传销点,联合其他部门清理了5个非法融资单位,一批“零发案小区”也随之出现。

“老有所用”,她们是最美夕阳红

“盐城好大姑”以五六十岁的大妈为主,最大的88岁。宣传员、调解员、巡逻员……别看年纪都不小,个个都是“多面手”。

“盐城好大姑”为群防群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张红霞告诉记者,有一次,她接到报警说某小区居民家的四箱白酒被盗,价值8000元。“张警官,我前一天晚上看到邻居家小伙子将几箱白酒搬上了出租车,会不会有点关系?”小区里一名大妈提供了一条线索。循着这条线索,警方很快将这起盗窃案查得水落石出。

通过安防教育指导,“盐城好大姑”日渐成为洋西社区治安防范的有生力量。社区群众认可、巡防成效显著、社区治安好转、队伍越来越大,使得她们干劲越来越足。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