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因劳动而充实,社会因劳动而进步,梦想因劳动而成真。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付出,用敬业的精神和职业的操守结出了累累硕果,为中国二十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广大职工树立了学习榜样。他就是获得上海市劳模的中国二十冶退休职工吴修洋,之所以赢得人们的赞许,因为他爱岗敬业、辛勤奉献,因为他身上闪耀着令人们肃然起敬的“劳模精神”。
以工艺技术之和弦唱响改革创新之高声
吴修洋,上海市人,中共党员,1961年参加工作,在中国二十冶这个平台上,1989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吴修洋认真的实现了从一名配管工到一名上海市劳模的过度,跨越是成长,经历乃是成熟。
“回想这些年来的变化,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有些场景仿佛依稀就在眼前,为二十冶尽自己一份微薄力量。那时候条件苦,设施差,但是我们是一支能战斗的队伍,一个字“干”,在35年的工作中,认真的履行着工作岗位的责任,现在看到中国二十冶的成绩特别欣慰,感谢中国二十冶给我一个平台改变现状。”吴修洋说道。
吴修洋在59年的工作中,认真的履行着工作岗位的责任,1985年荣集体一等功,1987年获得中国二十冶的先进个人,1987年获得宝钢及中国二十冶先进工作者一等功、革新能手、四有新人。多年来坚持工艺改革,他所领导的班组连续三年被评为QC活动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发表的三篇成果均获得二等奖。并被上海市评为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先进小组,连续评为除出席分指先进班组。尤其在研制854溶液中,吴修洋带领团队将这种新溶液可把原来酸洗中除油、除锈等四种作业方法合为一步,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吴修洋专注于工艺技术的开拓与发展,组织实施和参与多项重大工艺技术攻关,推动了酸洗工艺和技术装备的发展;他是一名基层管理者,团结带领部门员工,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他为企业转型发展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奉献了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满腔的热诚。吴修洋的这种“劳模精神”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以开拓创新的节奏打造追求卓越的重音
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终都要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始终以身作则、严格规范、沟通协调、富有效率,在多年的质量工作中练就了敏锐的洞察力,他能迅速、敏捷、准确地判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并第一时间与相关人员沟通,指导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大大避免产品质量事故的发生,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虽然取得一些荣誉但是还存在很多知识盲点,他一直不断将自己水平不断提高。“要做就做到最好”的思想已深深扎根在他的内心。在施工现场,他特别喜欢跑到其他工地上看。其他工地上出了亮点他要看,其他工地上出了问题他也要看。因为他觉得只有持续改进才能持续提升。有亮点可以学习,有问题也可以吸取教训,加以改进。正是这种精神始终贯穿着他的职业生涯,使他能够不停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开拓创新。
以探索实践的弹奏培养科技人才的旋律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其实这话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单纯的知识储备不会成为生产力,只有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有可能产生生产力和力量。所谓知道并不一定会做到,做到不一定会做好,做好才能产生成就感。吴修洋就是喜欢在技术难题上下功夫,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往往能为企业节约成本,获得更多利润。
在循环酸洗工作中,新工艺取代原液压管道的二次安装,可节约大量人工,并可缩短工期25%。该项成果被冶金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并确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技术转让资金收入8万元,出售854溶液收入2万元,循环酸洗减去6000米液压管道二次安装费用2万元等效益。
吴修洋就是这样一直坚持着踏实学习,不断创新的原则。知识需要学习,经验需要积累,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乐于解决难题的劳模精神,让他体验到了无可替代的快乐,这种快乐促使他获得了无数科学技术成果、专利、工法以及个人荣誉。吴修洋的工作态度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在中国二十冶,吴修洋一直充分发挥着劳动模范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实践培养了一批善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优秀人才,为助推技术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作出积极贡献。面对同事的误解,他总是一笑而过,不会因为同事的误解和批评而耿耿于怀。同事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都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吴修洋作为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只是在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在他的生活里没有“大事”,也没有“小事”,处处小事皆是大事。
2020年将记下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名字与这个闪光的词连在一起:“劳模光荣,劳动美丽!”回望来路,不忘初心,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他们以领跑者的步履,以创新者的姿态,汇聚起实干兴企的正能量,行进在转型攻坚的大道上,以奋斗者的姿态书写出中国二十冶美丽的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