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秋葵
编辑丨沈多
文娱价值官解读:
当一期网综动辄3个小时时长,一部电视剧六七十集司空见惯时,争夺观众的时间就成为内容供应方重中之重,早已占领美剧、英剧市场的迷你剧,正在成为国产网剧的新宠。
近六个月的网剧剧荒终于被《东方华尔街》终止了。
这部刘德华监制,众多戏骨加盟的港式网剧,只有区区五集,却以大体量的情节和多维度叙事,砍掉一切无关内容节奏快到让观众跟不上的爽感,最近被刷屏了。
除了久违的港式金融商战题材,美剧的季播式、小体量,在网剧界也算得上首创了。可以想象,这部剧如果被注水到30集以上,加入各种狗血恋情,一定会扑街。它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内容高度浓缩的成功。未来,这样的超级短剧或许将为网剧开启新的发展模式,成为抢占用户碎片化时间的利器。
上个月的《这就是街舞》收官总决赛,节目时长3小时45分,近乎4个小时。
《创造101》平均每期节目时长超过3小时,如果观众从20点准时上线开始观看,不眠不休不上厕所,看完节目的时间是晚上11点以后。
2018年超级网综大混战愈演愈烈,网综生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与此同时,网综的节目时长也逐渐拉长。随着网综爆发式的发展,观众的观看习惯也正在被颠覆。从单期2小时,到3小时,再到近4小时,网综的观看时长进入了两小时起跳的新阶段。
不过,多数网综都非刻意注水,比如《这就是街舞》海选阶段,一集根本播不完,四个队长分组海选,最少的一人也要看20个舞蹈,而四位队长的粉丝都纷纷“不开心”,“给我们战队的镜头也太少了!”《创造101》也有同样的困扰,如此长的体量,很多选手海选时的表演都被完全剪掉或者一闪而过,观众的口味又是众口难调,如果把所有选手表演都剪到节目里,恐怕时间再拉长一倍都不够用。
面对越来越长的网综,很多观众直呼晚上和周末时间不够用了,也让人感叹现在一期网综就是春晚的长度。
网综越来越长的同时,网剧却在悄然瘦身。三周前,一部网剧低调上线,之前这部剧的宣传,几乎未有耳闻。但是上线三周三集的播放量,就收获点击量1.1亿次,在今年网剧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这样的数据表现相当可以。
一共五集,每集50分钟时长,与其说是一部网剧,《东方华尔街》更像一部四个小时的超长电影,烧脑商战、师徒情仇、官商勾结、金融内幕制造了极强的戏剧冲突,倒叙+反转的叙事结构也可以比肩美剧了。没有注水的故事和情节,该死的人立刻死,该垮的人也立刻垮,没有废镜头,这样的节奏让习惯了国产剧慢悠悠节奏的观众一开始有点不适应。
面对越来越长的网综和动辄七八十集的国产剧,网剧的这种“迷你化”和“轻体量”显得非常及时。其实,一部好的网剧体量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不用再往好剧本中注水撑时长,也不用拘泥于以往的时间长度照样可以做出精品。以电视剧为例,售价往往是每集价格*总集数,对于投资巨大的电视剧来说,体量越大越能卖出高价,但对网剧而言,优爱腾都已经确立了分账模式,体量并不能决定收益高低,因此,网剧更容易压缩时长,让干货更多。
《东方华尔街》无论是品质还是体量都有深深的美剧烙印,而回顾美剧五十年的发展史,其实也正是体量逐渐“瘦身”的过程,看似简单的“瘦身”,背后却折射出电视剧收看方式、资本运作等多种因素的变革。
对于“骨灰级”美剧观众来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剧和现在的国产剧一样长,动辄30集起步,五十集以上的超长剧也很常见,不过从九十年代以后,美剧却在逐渐变短,尤其是过去十年,这种变化更为显著,22 集的单元剧越来越不常见,而 13 集、10 集甚至更少的美剧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
80年代38集的美剧《边城风雪》
导致美剧越变越短的根源正是平台的颠覆和资本运作的变革,过去几十年,美剧都是在电视台播出,而电视的盈利模式非常简单,就是收视率的竞争,收视率与广告收入正相关,而广告收入是所有电视节目的单一收入来源。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就变成了让观众到这个时间段就必须锁定自己台,不能换台,观众每多收看1小时,广告收入就会成倍增长。
在这样的商业模式驱使下,为了更多抢占观众时间,持续制作超长剧集,让大家“入坑”后持续追剧,当时美国很多超长剧集都是周播,整个播出周期甚至长达半年,这就是成本最低的方式,电视台不用承担频繁地用新内容给观众试错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复用布景、卡司和团队,越长的这种单元剧成本平摊下来越低。在当时来说,拍超长剧就是刺激广告增长、保持收视率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内容付费、视频网站的出现颠覆了这一传统商业模式,每月十几美元、几十美元你就能收看新一季的《权力的游戏》、《硅谷》(HBO)或者《纸牌屋》(Netflix)。对于视频网站来说,最重要是用户持续付费订阅,而不是不换台。这时候比拼的就是真正自制和采购内容的吸引力了。你可以想象,有很大比例的 HBO 用户,订阅它有一大半理由是为了《权力的游戏》等少数几个超级大作。
因此,剧集的长短变得不再重要,关键是内容的品质和稀缺程度,不可替代、非看不可的好内容才是用户付费的理由,结果就是,美剧越来越短,但也越来越好看了。
为了争抢付费用户,美国各大平台都投入巨资制作美剧,打造自己的“独门武器”,现在优爱腾三家比着烧钱其实就处于当年美剧质量腾飞的初级阶段。竞争的加剧导致制作成本的提高,进而导致了美剧开始请得起一线卡司了。在过去,很多好莱坞大片即使愿意投身小荧幕,但动辄几十集的体量,他们演,片方也请不起。只有把电视剧的制作周期和制作方式与电影相匹配,大咖才能在繁忙的日程、昂贵的机会成本下,舒服地接电视剧项目。这又继续导致了电视剧单季集数的缩短。
和美剧的发展史一样,用户付费习惯基本养成,视频平台的会员付费模式日臻完善后,国产网剧同样会朝着“瘦身”的模式狂奔。
5月18日,在以“创新·共赢”为主题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中国网络剧发展高峰论坛”上,爱奇艺就提出了“新短剧时代”概念,这和《东方华尔街》尝试的“迷你”模式如出一辙。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当时就表示,爱奇艺接下来会把剧集做得更短、更精彩。
王晓晖认为,互联网用户没有时间和耐心看长剧,第三方数据显示,当下观看短剧大结局的人增长了20%,长剧只有6%,长剧弃剧率不断攀升,这意味着有一半以上的用户看完长剧的第一集或第二集就放弃了。其次,制作公司也没有那么多子弹储备做大剧和长剧,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影视公司有一万多家,而盈利的仅有1%,投入巨资拍长剧,无疑会进一步增大片方的投资风险。
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王晓晖演讲
事实上,今年爱奇艺的网剧已经在朝着精、短的方向发展,2018年,爱奇艺为“爱青春剧场”准备了23部新剧,题材上侧重校园、爱情、冒险、偶像几大类型,该剧场多数网剧都短剧形式,每部12集、单集45-60分钟,并通过创新的排播方式培养受众观剧习惯。
目前,腾讯、爱奇艺都在纷纷试水“迷你剧”,优酷、搜狐等平台预计也会很快追上,其实,网剧变短不仅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也是对互联网用户越来越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的新一轮争夺。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236.8分钟,即3.9小时,若按人均17个应用数量进行平摊,那么人均每天在一个应用上花的的时间仅为14分钟左右。
在注意力缺失、时间碎片化的社会,剧情冗长、情节拖沓、台词注水的网剧是无法吸引网民为内容付费的,相比长剧,短小、精悍,节奏快的短剧其实更能有效占据观众的碎片化时间。
结语:
美剧走过的道路其实国产网剧也正在重复,随着分账模式、内容付费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流,未来国产网剧市场或许将会迎来时长短、集数少的真正“短剧时代”,和美剧一样,催生出更多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