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的概念出自于《河图》,《河图》图示的空心圆点表示阳,实心圆点表示阴。不同数量的阴阳圆点,排列成五种阴阳组合方式,每一组就代表了五行中的某一行。如一六组合代表水,二七组合代表火,三八组合代表木,四九组合代表金,五十组合代表土,这就是五行的由来及其意义。
老子没有使用“五行”这个名词,但五行理论构成了《道德经》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概念无处不在。
我们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中的一、二、三,指宇宙生成过程中的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分别指五行生成过程中的水、火、木三行,而水、火、木这三行又都在地土之上生成,所以这一段论述中就已经出现了四行。在其余的章节中又分别介绍了金和木,也强调了水和火。
在《道德经》第十章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句话强调了“水”和“火”,其中的营为阴,魄为阳;离为火,坎为水;阳之“离”的相对一面就是阴之“坎”,就是所谓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这句话强调了“木”和“金”,句子中的“专气致柔”指春木生发之气,“涤除玄览”指秋金沉降之气,升降不息,生命不止。
天道阴阳之德体现为天地的五行之德;天地的五行之德赋予万物五行之德;万物的五行之德体现于其形、体、智、能之中。阴阳发挥作用的特点,就是“天门开合,明白四达”,即玄德发生并发挥作用,明白四达的是阳热之气,温暖之气在春天体现为“专气致柔”的生发之“木”气,阴阳相合的木气使生命发生,从而产生能够“载营魄抱一”的世间生物。
“载营魄抱一”乃生命的本质,太极的原理,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营属物质物体,魄为精为神;营为阴,魄为阳;万物的营魄即万物之阴阳,营与魄一体而构成万物生命;阴阳即属道冲之用,冲气为和即太极运行正常。
阴阳为总括,营魄为具体,抱一就是太极之式。阴阳分明就是下坎上离,水火既济,木升金降,五行运转不息。
这样,我们对《道德经》中的五行理论就有了大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