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教育,着重培养孩子3种能力,使他们未来之路走得更顺畅!

刘媛媛

文:娻嬅

《镜子》这部纪录片中有句台词: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心,跟他们都非常相似。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远。

俞敏洪说,面向未来的教育,一定要培养孩子这3种能力。

1、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小时候,父母想把最好的爱都奉献在孩子身上,慢慢的,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

即便是上了小学,不少父母依然忙前忙后帮助孩子安排好一切。

写一个作业,父母需要准备要铅笔,学习工具,写完作业了,还要负责收拾书包,孩子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打理的这一切。

长大以后,孩子变得自私、不能独立、懒惰、不负责任、不懂得感恩。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来自父母的溺爱。

所以,为人父母的第一堂必修课,那就是学会放手。

放手,让孩子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放手,把选择劝交给孩子;

总之,父母学会放手,孩子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会慢慢得到成长。

不过,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贵在坚持。

作为父母应该从生活的细节做起,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这样一来,孩子的独立能力就会越强,长大后才会越来越出息。

刘媛媛

2、培养孩子努力读书能力

一位老父亲,趁衡水中学开放日,带着十来岁的女儿前来参观校园。

女儿连续高烧4天,来参观时,小女孩还打着吊瓶,但父亲不想让女儿错过这个机会,手举着吊瓶,让女儿感受高考的氛围。

父亲认为:自己已经没有文化了,不希望孩子以后也跟自己一样。

这个视频被上传到网上后,不少人觉得这位父亲很无情。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真正好的父母,不都是有点“绝情”吗?

总冠军刘媛媛,北大研究所毕业,家境并不富裕,父母没机会读书,但父母从小教育她,读书的重要性。

刘媛媛成功后,在一起演讲会上说过一句话:

命运让你的起点比别人低,这是让你努力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龙应台说过: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请告诉孩子:读书是通往世界最佳的跳板,是成功或失败,在于自己能否愿意尝试。

3、培养爱人的能力

毕淑敏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在《奶奶来了》中,爸爸妈妈把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奶奶接到身边照顾,一开始,孩子非常讨厌奶奶,想让爸爸妈妈把奶奶接回乡下住。

刘媛媛

​孩子的爸爸说:不行,奶奶是爸爸的妈妈,照顾妈妈是爸爸的义务。

这就是教育的榜样。

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才能拥有爱人的能力。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那就是让孩子学会爱人。

让孩子学会如何爱别人、关心别人,这种爱和付出会让孩子获取无形爱的过程。

当孩子从小就能以“用爱自己的心去爱别人”的理念去引导自己,那么孩子就会感受到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所以,父母需要从小抓起,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爱的人,不管孩子是走入校园,还是走向社会,他未来的路会走的更加顺畅些。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想让孩子越来越优秀,那么,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能力、读书的能力、爱人的能力。这或许是作为父母一生中必学的必修课吧。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