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十六位国民革命军将领壮烈殉国

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中日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是抗战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发起战役。

战斗在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市区和郊区展开。上海是中国当时首都南京门户,又是中国经济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上海为中国第一大商港,每年对外贸易额占全国二分之一以上。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分别划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三个月。

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一、黄梅兴(1897-1937年),广东平远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陆军第9集团军第88师第264旅少将旅长。8月14日下午6时许,264旅进攻爱国女校日军堡垒时,黄梅兴在八字桥附近被日军迫击炮弹击中殉国,时年40岁,一同殉国的还有旅部参谋主任邓洸中校及通讯排官兵30余人。黄梅兴是淞沪会战中第一位殉国的高级将领,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中将。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黄梅兴为革命烈士。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黄梅兴将军

二、蔡炳炎(1902年~1937年),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一旅少将旅长,淞沪会战爆发时率部扼守罗店一线阵地。8月27日凌晨,蔡炳炎亲率一个营及特务排向日军冲击,下达命令:“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其各禀遵。”高呼:“吾辈只有两条路,敌生,我死!我生,敌死!” 鏖战中,蔡炳炎不幸胸部中弹殉国。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中将。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蔡炳炎为革命烈士。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蔡炳炎将军

三、路景荣(1902年--1937年),江苏武进人,黄埔四期毕业,第98师583团上校团长,8月15日开始参淞沪会战, 9月8日升任98师少将参谋长。9月10日,路景荣亲上火线督战,中弹殉国,年35岁。同日牺牲的还有583团正副团长等官兵600余人。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路景荣将军为革命烈士。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路景荣将军

四、杨杰(1895-1937),河北容城人。黄埔四期毕业。淞沪会战中,陆军一军一师一旅副旅长杨杰少将,奉命率部扼守西塘,战况异常惨烈。10月11日晚,日军冲破我军阵地,上级询问战况,将军答:“尚能支持,不须后援”。言毕,亲率预备队前去逆袭,不幸身中数弹,壮烈殉国,年41岁。台湾忠烈祠有将军牌位。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授为革命烈士。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杨杰将军入殓照

五、庞汉祯(1899—1937),广西靖县人,第7军第170师第510旅少将旅长。10月19日,庞汉祯率部担任陈家行阵地守备任务。日军23日再次重兵攻击陈家行阵地。庞部坚守不退,庞汉祯将军亲自上阵指挥,被日军炸弹击中殉国,时年38岁。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中将。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庞汉祯将军

六、吴克仁(1894-1937),黑龙江安宁人,第67军中将军长。11月8日拂晓,日寇主力猛攻松江县城,吴克仁将军率部与日军展开激战。为在掩护我方大部队撤退,死战不退。坚守至9日,吴克仁率余部突围西撤时,不幸中弹殉国。1982年台湾正式追认吴克仁将军为抗日烈士。1987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吴克仁将军为革命烈士。1989年,经吴家后人的奔走下,吴克仁将军的灵位正式进入台北忠烈祠,并且举行了祭祀仪式。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吴克仁将军

七、秦霖(1900-1937),广西桂林人,第171师511旅少将旅长。10月率部抵沪参战,作战勇猛。10月23日,在老人桥战斗中遭遇日军轰炸,秦霖将军与参谋长、传令长一同殉国,时年37岁。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秦霖将军

八、官惠民(1906-1937),广东曲江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第九十师二七0旅少将旅长。淞沪会战爆发后率部在嘉定县属之清水显一带布防,10月28日亲至前线一掩蔽部组织部队反击日军时,突有两发炮弹先后命中掩蔽部,壮烈殉国,时年36岁。1986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官惠民将军

九、朱耀华,第九集团军七十八军第十八师中将师长。淞沪会战爆发后前往上海龙华至北新泾一线负责守卫,10月初,又被调往大场。10月25日,日军突破18师防线,朱于10月28日前后愤而自杀。

十、 吴继光(1897-1937),安徽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陆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四旅少将旅长。11月11日在白鹤港与日军激战中,吴将军亲临战场,督师杀敌,不幸被敌弹击中要害,壮烈殉国,时年34岁。国民政府追授陆军中将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吴继光将军

十一、刘启文(1898-1937),河南南阳人,第67军第108师第322旅少将旅长。11月8日在石湖荡与日军激战中殉国,时年39岁。他也是东北军在抗日战争全面开始后阵亡的第一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于1988年6月批准刘启文为革命烈士。

十二、 吴桐岗少将,第67军参谋长,1937年11月9日在与日军战斗中殉国,同时阵亡的还有该军军长吴克仁中将等。

十三、 邓玉琢(1903-1937),辽宁安东人,第67军107师少将参谋长。在11月9日傍晚,在和日军的激战中,邓玉琢及军长吴克仁、军参谋长吴桐岗等人壮烈殉国;他所率领的107师将士,绝大多数也都英勇不屈地为国捐躯。1993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邓玉琢为革命烈士。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

邓玉琢将军

十四、朱之荣少将,辽宁人,第67军第107师第321旅少将旅长。1937年11月10日在上海松江与日军激战中殉国。

十五、 李伯蛟(1897—1937),湖南邵阳人,第二十八军第六十三师第一八七旅少将旅长。李伯蛟于11 月初奉命率旅进入上海金山卫沿海前线阻击日军登陆。李伯蛟在战斗极度残酷、紧急、官兵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在最前线阵地督战指挥,鼓舞了官兵的斗志。激战中,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0 岁。

十六、李友梅少将。字竹三,广东五华人,1908年生,黄埔四期毕业,国军第1军第1师第4团团长。1937年9月18日,在淞沪会战顾家宅之役中牺牲,时年29岁。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