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设故事 | 清华美院张永瑞:创作过程中的"不确定"让我着迷

邢永瑞张永瑞

清华美院基础教研室研究生

毕业创作《世说新语

导师:袁佐副教授

匆匆的三年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我一直在思考着绘画于我而言,意味着什么。遇到了很多人和事,有些许开心与难过。有太多的情绪想借毕业展览的机会表达出来。

邢永瑞

为此在工作室连续几个月的时间,除了必要的外出,都在一直工作与思考着。我烦躁过,彷徨过,为了表达倾泻各种情绪在画面中,我尝试过各种材料与方法。

看着日渐拥挤的工作室,这些都是我学习这几年的工作成果,代表了不同时期的考虑与研究方向。这些不同时间段的我所呈现的整个三年的研究状态塑造了现在的我。

邢永瑞

我庆幸自己研究着绘画,可以借用这种手段反应自己的状态,而让我能在审视作为结果的画面时,像镜子一样反观自身在某一个模糊时间节点的所思所想。他们在画室中激烈的碰撞着,提醒着我,初心在哪里。我亦欲向何方。

邢永瑞


我开始觉得单一的画面,于我而言,实在是太过单薄,单一明确的主题、风格或者说某一种想法,都是片面的,多重画面的混合体作为一组作品,可以提供一点点自相矛盾的冲突感又因为共同的创作者而产生某种奇妙的联系。

顺着这个思路,尝试着以并置的形式,把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布置,但是由于作品尺寸都较大,所以再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体力劳动”之后作罢。改用纸模型替代。选择了其中一个方案,期待着最终的展示效果。内心中忐忑与期待交织在一起,这种在创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让我着迷,这是我想要的毕业创作。

邢永瑞

邢永瑞

(方案1)

邢永瑞

(方案2)

5月14日开始布展,一共22件参展作品全部放到展位的时候,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让我意识到,也许毕业创作还没有结束,这种看似随意的摆放方式与大学中设计精良、各种设施完备的超级艺术博物馆相比,产生了有趣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引导我的毕业创作继续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样的艺术品可以在博物馆展出

2.什么样的作品算合格的艺术品(足以在毕业展这种同场竞技的场所占有一席之地)

邢永瑞

最终由于场地原因,放弃了上面的布展形式,而以一多幅作品叠压并在最前方放置大幅空白油画框的形式,给出了我对于上面两个问题的回答。

邢永瑞

观众参观作品

整个毕业创作的思维过程我认为,在毕业展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展示出来,有客观原因,总以为还能够做得更好,展示的更完整。但是就如我这组作品的名字一样,《世说新语》,带有一点点期待与幻想,也许这种一直在进行当中的创作与对作品永远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创作方式,是我着迷并且想要不断追求下去的。

邢永瑞

展览现场

邢永瑞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