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大约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刺客。
《史记·刺客列传》里,司马迁给了他最大的篇幅,远远超过了其他几位刺客。
这是因为他刺杀的难度实在太大,而他的刺杀也最有政治意义。
荆轲刺杀的对象,是当时第一强国的国君,以严苛著称的秦王嬴政。
荆轲刺杀的方法,不是投毒,不是暗杀,而是当着文武百官,数百护卫,面对面挥刀。
荆轲刺杀的目的,不是为了私人恩怨,而是为了阻止秦国灭亡燕国。
这份胆识,这份气魄,千百年来,少有人比拟。
在很多人的想象力,荆轲应该像《英雄》里的无名那般——
武功盖世,英武不凡。一剑挥出,观者胆寒。
但是如果你仔细看《史记》,却会得出一个令人惊愕的结论。
荆轲根本不是个高手,而是个弱鸡。
《史记》上有记载,荆轲喜欢读书练剑,读书在练剑之前。
而且荆轲还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见解,能够“以术说卫元君”。
这个术,具体是法家的严刑峻法还是儒家的仁义兴邦或者道家的无为而治,史书没有记载。
但这样的思考深度,不是普通的一介武夫能达到的。
可惜卫元君并没有采纳荆轲的意见,几年之后,卫国亡国了。
当然,即使卫元君即使采用了荆轲的意见,也未必能救得了卫国。
相比起读书方面的成就,荆轲在武功方面的成就却有点惨不忍睹。
他曾经去榆次,拜访过绝世高手盖聂,在盖聂面前一通神侃自己的剑术理论。
可是他的水平太差。盖聂实在听不下去他的胡说八道,就用眼睛瞪他。
荆轲大概也觉得自己跟盖聂差得太远,就悄悄地走了。
后来他去了邯郸,又遇到了另一位高手鲁句践。
两人为了争夺道路,打了起来。
鲁句践破口大骂,荆轲也不敢反驳,又悄悄地溜走了。
这样看来,年轻时候的荆轲简直有点贪生怕死。
当然,结合后来的经历,我们可以理解为荆轲有大志向,不想因为小事,和无关紧要的人计较。
卫国灭亡后,伤心的荆轲四处游历,最后到了燕国。
他交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是杀狗的屠夫,一个是擅长弹奏筑的乐师高渐离。
三个人经常在闹市喝酒,喝高了就击筑唱歌,唱到感动的地方,就抱在一起哭。
这份真性情,吸引了燕国的一个名人。
这个人叫田光,很有德行,却不愿意做官,在燕国很有影响力。
荆轲本来以为,他的余生可能就会这样放浪形骸地度过去了。
却不料有一天,田光一脸严肃地对他说:“太子丹想见你”。而且说完就自杀了。
因为太子丹要他保密。
荆轲紧张起来。太子丹究竟想做什么?居然逼得田光自杀来保密?
太子丹果然在策划一件大事——他想刺杀秦王嬴政。
荆轲自知武功不高,杀不了嬴政,当场就拒绝了。
太子丹却跪在那里,苦苦哀求。
荆轲面临两难选择。
以他的低微武功,去杀嬴政,未来必然会死。
如果不答应,却知晓了太子丹的大秘密,大概率现在就会被灭口。
早晚都是一死,荆轲心一横,就答应了太子丹的请求。
虽然知道刺杀成功的希望十分渺茫,荆轲还是尽可能做了充分准备。
他劝说樊於期自杀,拿到了秦王心心念念的樊於期人头。
又准备了督亢地图,假装要把燕国最好的地方献给秦王。
还派人快马去找他一个武功高强的朋友,打算让朋友负责谋杀。后人猜测,他可能打算找盖聂。
太子丹也尽力做好后勤,他买了一把匕首,上面涂了见血封喉的毒药。又找来十三岁就敢杀人的勇士秦舞阳做副手。
可惜高手朋友迟迟不来,太子丹等不及了。
他怀疑压根没有那个朋友,是荆轲胆小怕死,想办法拖延时间。
荆轲生气了,当场就决定马上出发。
事实证明,荆轲的前半部分准备还是充分的。
靠着这两件礼物,又贿赂了秦王的宠臣蒙嘉说好话,荆轲顺利上了秦王大殿,还能亲手给秦王献礼。
可惜关键时候,原计划具体承担刺杀任务的秦舞阳掉了链子,被秦王宫庄重的气氛吓得面无人色。
荆轲只能临时改变计划,自己上阵。
他亲手把地图放在秦王桌上,又亲自一层层展开地图。
地图尽头,匕首露出。荆轲一把拿起匕首,刺向秦王。
事实再一次证明,实力不够,再高的计谋也弥补不了。
秦王震惊之下,还能挣断袖子,围着柱子逃跑。
这时候运气其实还在荆轲这边。
因为殿前武士虽然多,但是秦王震惊之下,居然忘了叫武士们上前阻拦。
而且因为佩剑太长,秦王拔了半天,居然没拔出来。
相当于是两个人在单打独斗,而且是手持利刃的荆轲在追赶手无寸铁的秦王。
可是荆轲偏偏就没追上秦王。
而大臣们终于回过神来,提醒秦王把剑背到后背上,就能拔出来。
回过神来的秦王一把拔出长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这次刺杀,就以失败告终。
后来事情传了出去,被曾经与荆轲打过架的鲁句践听到了。
鲁句践非常惋惜,结论了一句:“可惜荆轲的武功太差了。”
如果荆轲自己是个高手,或者他等待的那个高手朋友到了,也许可以成功杀了秦王。
成功杀了秦王之后,也许真的可以起秦国内乱。诸侯国也许有机会联合起来,打败秦王。
(文章原创首发,作者梦舒,80后职场宝妈。名著夹缝读人生智慧,热点背后聊意短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