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太林书小行书册页十二帧

林书含

苗太林先生


林书含

苗太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

近年在全国书法大展中获得奖项:

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 最高奖

安徽省第三届书法展 一等奖

林书含

2

林书含

3

林书含

4

林书含5

林书含6

林书含7

林书含8

林书含9


林书含

10


林书含11


林书含

12

【临帖】米芾《方圆庵记》临习要点■苗太林


米芾《方圆庵记》临习要点

■苗太林

《方圆庵记》为米芾元丰六年(1083年)作,此作脱胎于《王羲之圣教序》,又有所发展,点画丰满圆融,轻盈畅达,字字独立,略有连带,较之《王羲之圣教序》更显丰腴险峻。

学习米芾《方圆庵记》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一是知其人。文如其人,书如其人,提笔落纸,即见性情。了解米芾,可以从米芾的生活环境、历史背景等方面考察;可以从后人研究成果中考察,如曹宝麟先生所著《抱瓮集》可资借鉴。此外,米芾的《海岳名言》文简意远,读其文章,可知其所思所想。二是看作品。《方圆庵记》是一件石刻作品,临写时要把握丰腴疏朗、轻盈飘然、险而不怪的特点。三是看细节,即考察笔画的大小、宽窄、长短、方向等。限于篇幅,本文将从《方圆庵记》的笔画、结字以及组合(有形的)等方面略作探讨:

一、闪亮之“点”

任何一个笔画都可视为点的延长线,所以点是一个笔画的开始,又是一个笔画的结束。《方圆庵记》特别突出点在字中的地位,鲜活、明亮、滋润。有意思的是,当点居于字首或字尾时,大都远离这个字的本身,如天边星子,明亮耀眼。如“语、法、或、哉、服、矣、不、乐”(图1)等。由于此帖年代久远,部分文字漫漶不清,给学习带来不便,学者可结合米芾同时期作品《蜀素帖》《苕溪诗卷》等临习,用以参照。

林书含

图1

二、穿丝引线

在一个字内,笔画与笔画之间,部件与部件之间,不是毫无相干的,而是一个共同体。有两种方式使之成为一体:一种是无形的,即字内之间存在着俯仰、顾盼关系;二是由一根细线,把笔画与笔画、部件与部件串联起来(图2),如“竺”的上部,第二笔与第三笔有丝线连着,“观”字“隹”的末笔与“见”的起笔,也有一根细线连着,使其左右两边成为一个整体,如身体中的经络互相牵连。初学《方圆庵记》者往往忽略其细微之处,大而化之,故生硬、呆板。

林书含

图2

三、竖弯少钩

据统计,《方圆庵记》中带有竖弯钩的字共有65个,而实际上书写时竖弯钩带钩的字仅有8个,大部分是不带钩的(图3)。行文之初,作者写得比较谨慎,笔笔到位,竖弯钩的起收也不敢随意。接下来愈写愈放,愈写愈率意。我们发现,从“南山守一往见之”之后,“见、览、危、视、观、庵、规”等,极少像前文那样一丝不苟了,删繁就简,一挥而就。

林书含

图3

四、微移中轴

楷书特点在于平衡、对称、安静,行书把楷书平衡、对称、安静的秩序稍作改造,让每个点画、单字乃至整个作品活脱、生动。字“中”的竖画(图4)很有代表性,“载”左下“车”的竖画,“尽”字上部的竖画,“迷”中“米”的竖画,基本是这个字或部件的中轴。一般说来,中轴应该平均分割这个字或部件,它左右的两边应是相等的、对称的,而上述几个字,由于稍稍偏移了字的中轴,便打破了这个字的安静。

林书含

图4

五、正奇生变

米芾的书法吸收了颜鲁公的丰腴,也吸收了王献之的跳跃,于是风情姿态,巧妙多端。试举几例说明(图5):“师”,颜书的“师”三个竖画是平行的,米书的“师”一二两个竖画是平行的,第三个则打破了平行,整体上呈上开下合式。“法”,颜书“去”的两横是平行的,米书“去”的第一横向右上方倾斜,余下数笔弱化,一带而过,轻松自由。“其”,颜书“其”的两竖如两根桩子,圆实稳定,呈平行状态,米书“其”的两竖则是上宽下窄,末处三笔一笔完成,简练轻快。

林书含

图5

六、连绵字组

《方圆庵记》共有五处连绵字组(图6),其中三字一组的一处,二字一组的四处,在整个作品中所占的比重不多,统而观之,如万绿丛中几簇红花,香艳含情,让人眼前一亮。连绵的字组增加了作品的鲜活,也是作品元素之一。以“然哉”为例,“然”的右部虚写,一带而过,末笔与“哉”的首笔相接,自然顺畅。再如“而不明”,弱化“不”字的界线,“而”的末笔拉长,成为“不”的起笔,“不”的末笔,又是“明”的起笔,三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手牵着手,不可分割。临写这类字组时,应忌生硬刻板,应泯灭棱痕,圆融顺畅,然而要达到圆融顺畅,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多加训练,熟能生巧。

林书含

图6

总而言之,学习《方圆庵记》,既要大处着眼,又要察之精微。当然,读者也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总结,找出该帖中更多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特点来,把这些特点提取出来,应用到教学与创作之中。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方圆庵记》的真正目的。

林书含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