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大幅增长!1-2月成都铁路保B监管货值居全国第二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3月13日,记者从成都市青白江区国贸和物流局获悉,1-2月,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累计开展进出区业务3153票,监管货运量3.8万吨,监管货值达22.2亿,监管货值成功跃居全国第二。

数据显示,2018年成都铁路保B中心实现进出区数据(监管货值)52亿人民币,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七。去年4月,其全国排名上升至第五。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监管货值出现逆势大幅增长。

成都铁路

中欧班列不停运

带动保B监管货值创新高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虽然全球物流受阻,但是中欧班列(成都)始终保持常态化运行。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每天都有一大批日韩、东南亚出口至欧洲的货物,经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再通过中欧班列发运到欧洲。

截至2月底,今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量同比增长89.4%,货运量同比增长250.4%,综合运营指标持续保持全国领跑水平。其中直达波兰沙夫马克等地的转口贸易专列10列,共420余柜,货值超2亿元。

此外,今年1月,跨境电商直邮出口测试柜顺利在荷兰蒂尔堡清关,意味着中欧班列(成都)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已完全顺利运行,已带动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企业实现跨境电商交易超30万单,跨境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据据成都自贸通供应链公司运营经理王平介绍,近期共有200万单跨境商品将陆续发运,标志着中欧班列(成都)跨境直邮出口业务常态化开展。

口岸服务不降效

助力港区企业有序复工

国际贸易的增长离不开成都国际铁路港的高效运转。青白江海关实行“7×24小时”预约制,确保货物的运输效率,目前已实现1.5小时内完成进口集装箱自中心站至口岸的转运作业,较优化前压缩了35小时。特别是对从国外采购回来的应急物资启动绿色通道“特事特办”。

2月6日,成都国际铁路港首批进口的100万只应急口罩实现了快速验放,为成都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春节、疫情期间,口岸和保B一线操作人员采取“三班倒”,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为每一柜出入境集装箱提供高效服务。

为帮助企业有效降低疫情影响,青白江区推出了10条政策措施,如对保B内公共费用给予全额减免,助力企业“减压解负”,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3月3日,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成功增设关区代码“7928”,标志着入区企业进口自用机器设备、生产所需原材料物资等可在海关监管下提前适用综保区税收政策,进一步加快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步伐。

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作为成都国际互联互通新枢纽,预计今年9月投运,正吸引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成都铁路口岸开展“保税+展示”“保税+贸易”“保税+制造”“保税+供应链”等“”保税+”业务。目前,创维平板电视出口基地、佩南顿保税冷链加工贸易等一大批保税加工、国际贸易项目已签约入驻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