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世胡亥大屠杀

二世皇帝胡亥即位之后,听从了赵高的建议,开始逐杀异己。《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记载“乃阴与赵高谋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彊,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柰何?”高曰:“臣固原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贵人也,积功劳世以相传久矣。今高素小贱,陛下幸称举,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从臣,其心实不服。今上出,不因此时案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时不师文而决於武力,原陛下遂从时毋疑,即群臣不及谋。明主收举馀民,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则上下集而国安矣。”二世曰:“善。”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

《史记·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则记载“二世燕居,乃召高与谋事,谓曰:“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高曰:“此贤主之所能行也,而昬乱主之所禁也。臣请言之,不敢避斧钺之诛,原陛下少留意焉。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且蒙恬已死,蒙毅将兵居外,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且陛下安得为此乐乎?”二世曰:“为之柰何?”赵高曰:“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於此。”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於是群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於杜,财物入於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从表面上去看,二世胡亥完全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皇帝地位,对能够威胁他地位的人,哪怕是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也不放过,从自己的兄弟姐妹开始,再株连兄弟姐妹的亲姻家族,直至秦始皇的子女被诛杀殆尽,连同诸公子公主的儿女,就是秦始皇的孙子孙女还有外孙外孙女等,一并赶尽杀绝。这就是胡亥继位二世皇帝之后疯狂的大屠杀,最后将李斯夷灭三族,这场大屠杀终于到了尾声,大秦帝国的崩溃也近在咫尺。

但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的问题,第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胡亥如此滥杀,难道不会激起内变吗?秦国自任用商鞅变法开始,就有商鞅之变,几百年间陆续有因为争夺王位发生的内变,一些公子失败后被杀戮或被流放驱逐,到了秦始皇即位后还有母太后与嫪毐之变,这些都历历在目,胡亥不会不加以考虑,必须得有万全之策。

或者说,胡亥可以将自己的兄弟姐妹赶尽杀绝,但是兄弟姐妹身后所关联的亲姻家族及其势力,胡亥不得不作充分的准备,毕竟他的兄弟姐妹很多都守在郡县的小封地内过日子,对于军事政治不能发挥什么实质性作用,但这些人身后的亲姻家族,都是秦始皇千挑万选的功臣将相家族,有很多就可能是军功世家,这才是激起内变最为关键的要害所在。

二世

此外,二世元年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到了二年冬,周章所率大军已经逼近咸阳,这是少府章邯作为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之际,这意味着胡亥自打即位就没落下过战乱频扰,如果他所杀戮的兄弟姐妹的亲姻家族仍然率兵作战,就多了很多机会爆发政变。但这些事情在历史记载中都没有发生,胡亥在短短的做了不到三年的皇帝时间后,反而是被赵高杀死的,什么情况下才使得胡亥的大范围杀戮却没有激起内变呢?

还有,李斯的长子李由是秦始皇的一位女婿,用后世的话说叫驸马,在李斯庆祝他归省的时候他的身份是“三川守”,李由是参加了平定六国叛乱的战争的,并且被项羽和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杀死,此见《史记·项羽本纪第七》“…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雝丘,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外黄未下。…”这个李由就是李斯长子李由,死在李斯被夷灭三族之前。

秦始皇建立了郡县制,郡守是比较高级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所以,李由带领的军队也一定较多,从“三川”这个古代四川的代名词出发,进入中原参加平叛,被潮水般的起义军击溃击散,兵败被杀。此时李斯自然还未被二世胡亥治罪,不然李由会不会拼命战死是未可知的,这既反映了军功将相家族大多数投入了战争,连秦始皇的女婿、丞相李斯的长子都不例外,也反映了大屠杀过程中间必然会有一些“漏网之鱼”仍然存在军变内变的风险。

其他军功将相家族应该也都率部参与了与起义军的作战,如果这里面有二世胡亥所诛杀的兄弟姐妹的姻亲中的漏网之鱼,第一不太可能卖力与起义军作战,第二就是始终存在内变诛杀二世胡亥的可能,不会将机会留给赵高了。而且胡亥还得任用心腹监军,防止一些在大屠杀中漏网的将军叛变,回过头来追杀自己,这些都是基本的常识。

但是,二世胡亥的三年之内,不仅没有军事将领发生内变军变,也没有大屠杀的残余势力谋划内变军变,反而是大屠杀的始作俑者之一赵高阴谋并内变,这说明大屠杀是很残酷的,很可能“漏网之鱼”既非常少,又根本无力生变,更无力威胁二世胡亥的安危了。

第二个重要的问题是,二世胡亥既然杀掉一批,就必然要任用、依赖一批,他在大屠杀的过程及以后,又任用、依赖了哪一批人呢?特别是在军事上二世胡亥会任用、依赖一些什么人?这里面可能包括他的母亲家族,他的妃子背后的一个或几个岳父家族,这些家族都是哪一些家族呢?

在胡亥屠杀一批、任用依赖一批之间,会不会有一些中间势力呢?这个应该是肯定会有的。像胡亥死后继位的秦王子婴,既是秦国的宗室亲贵,地位还很高,赵高都要亲自去请他,才被他埋下伏兵杀死,并接着夷灭赵高三族。这就是中间派的典型代表,至少子婴不是胡亥的亲兄弟,也不是胡亥的母亲家族和后妃家族,既逃过了大屠杀,又未被胡亥委以重任,作为中间派人物得享尊贵清闲。

因此,在胡亥的大屠杀中,中间派实力应该占主流,即胡亥大屠杀的最终根源都是威胁他皇帝之位的兄弟姐妹,胡亥是从这些兄弟姐妹头上开始算起,并连续不断地实施大屠杀的。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