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机场机坪管制员彭莉鲜 :永不停歇是一种青春的姿态

彭莉

一站上机坪塔台,首都机场机坪管制员彭莉鲜仿佛有着用不完的工作干劲儿。她双眼紧盯机坪,大脑快速运转,手攥话筒,语气坚决地指挥机组。手起声落间,桌上的对讲机则不时地响起,传来机坪上拖车师傅的声音。如果遇上紧急情况,彭莉鲜还得操起电话与其他驻场单位沟通协调。话筒、对讲机和电话,就这样在她的手上“接力”着,她身体的每个机能都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走下岗位,坐在洒满阳光的会议室里的彭莉鲜,说起话来柔声细语中带着几分腼腆。不断进取的态度和不失本真的初心和谐地统一在了她的身上,她一往无前、永不停歇,一路上留下的不是锋芒而是光芒。

彭莉

“学得更多、想得更深、吃得更透”

2007年,带着对民航的向往和成为一名民航人的理想,18岁的湖南郴州姑娘彭莉鲜来到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入学时的专业是数学。

“我的目标比较明确,毕业后进民航。想去的空管专业入学时不招女生,但是能转专业进去”。知道空管专业对英语的要求很高,彭莉鲜大一就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大二时顺利地转入了空管专业。但是3年后当她毕业的时候,成为一名管制员却在她的就业选项中被划去了。

“1起重伤、死亡事故的背后,有着29起轻伤或故障,以及300起隐患或违章。这是‘海因里希法则’,也就是说每一条关于安全的规章规定背后,都是血的教训”。在上课的时候,彭莉鲜接触到许多事故案例,也明白了管制员身上的安全责任,这让彼时的她产生了畏难心理。

2011年,彭莉鲜北上入职首都国际机场运行控制中心,走上了运行一线。那一年,首都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超过7800万人次,年起落航班接近600万架次。运控中心承担着指挥协调、应急处置、资源管理等职能,是这座全国最繁忙机场的“大脑”,而对彭莉鲜而言,这是一个实现理想的大舞台。

“学得更多、想得更深、吃得更透,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成为彭莉鲜对自己的要求,她总是随身带个本子,不懂就记下来,一点一滴地钻研。几年下来,书桌上积累了一摞厚厚的学习笔记。就是凭着这股肯吃苦、勤学习、爱钻研的劲儿,仅4个月她便能够独立上岗,并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通过了数据信息、资源分配、指挥协调、运行监控全部4个席位的资质考核。在近百人的运控中心团队里,能够一人“解锁”4个席位的寥寥无几。

一线工作是忙碌的,却也是培育创新成果的最佳土壤。彭莉鲜带着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利用业务时间先后牵头成立了10余个课题小组,聚焦廊桥使用率和航班时刻结构优化等问题,逐个研究攻克。她和团队一起努力,让首都机场全年的廊桥旅客增加了超过20万人次。更高的靠桥率,让旅客上下飞机更加便捷高效。

2017年,首都机场集团举办首届运行指挥员职业技能竞赛,彭莉鲜代表首都机场与兄弟单位的同行们同场竞技,拿下个人全能亚军,被评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金牌员工,获得了“全国民航技能能手”称号。这就像一场“华山论剑”,年轻的彭莉鲜已经在运控的岗位上证明了自己。而此时的她还会不时想起6年前那个知难而退的自己。

告诉7年前的自己:你可以

古希腊哲人曾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是在2017年,“荣誉等身”的彭莉鲜却站在了同一个河岸上。

2017年,首都机场全面开启机坪管制接收工作。一边是2018年6月21日必须完成管制移交的“死命令”,另一边则是无场地、无经验、无人员的“三无”状态。当时,彭莉鲜已经进入运控中心后台管理模块,暂别了一线岗位。作为首都机场为数不多的拥有管制专业背景的员工,彭莉鲜毅然加入了机坪管制移交小组,面对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的“三难”局面,主动承担了移交重点项目,和小组成员一起啃“硬骨头”、接“烫手芋”。

在移交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管制员队伍人员匮乏的状况,彭莉鲜没有犹豫,带头报名参加管制员招募。做出这个决定的彭莉鲜,还是会不断想起“海因里希法则”和课堂上那些案例。“作为前期参与移交项目的人,如果连我都不敢报名参加,那谁还肯来呢?”柔弱女子的这番话语间,俨然一股舍我其谁的豪气。

距离移交期限只有8个月了,彭莉鲜先是到中国飞行学院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补充理论学习。“总共学了20几门功课,相当于把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课复习了一遍,再考核通过。” 而后是240个小时的塔台见习。

“你行不行?不行下去!”

塔台上,带彭莉鲜的师傅们年纪都比她小,却异常严格。彭莉鲜一次次强忍着眼泪,化作进步的动力。按规定,管制员每工作两个小时便可以休息,但彭莉鲜见习时往往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不上塔的时候,彭莉鲜就泡在模拟机上训练。回到家的彭莉鲜也不肯闲下来,对着镜子反复练,对着录音反复听,拿起场区图反复画,逐步克服了语音语速、反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用8个月具备了普通管制员3年才能拥有的独立指挥能力,彭莉鲜瘦了整整10斤,她常常对同事们开玩笑说:“想要瘦身就来塔台见习吧。”

2018年6月21日零时,首都机场机坪管制室正式启用。个体与整体的发展历程在此刻交会了,首都机场历史性的一刻也是彭莉鲜人生突破性的一刻。坐在塔台上的彭莉鲜,面前是灯火通明的机坪,玻璃上似乎映出了7年前那个不敢拿起话筒的女孩,她想告诉彼时的自己:其实,你可以!

七三分的人生

2018年注定是彭莉鲜生命中意义非凡的一年,她在职业生涯的第7个年头成功从一名运行指挥员转型为一名机坪管制员。

高峰时段,首都机场每个小时有超过90架次的飞机进出港,而机坪管制室只有11名管制员,还必须分成四个班组倒班。彭莉鲜和她的同事们在应对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必须迅速培养新人。

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彭莉鲜也有把见习的新人骂哭的时候。想起几个月前,自己还是被骂的新人,心情有些复杂,也有些于心不忍,但是她知道“严格就是大爱”。见习时对新人的严格要求,一定会成为新人管制生涯里最强有力的保护。

借助着机坪管制工作移交的契机,彭莉鲜带头组建“彭莉鲜创新工作室”,重点围绕机场资源配置、飞机拖曳流程、空地协同运行等内容展开技术攻关和课题突破。

在生活中,彭莉鲜喜欢做饭,是那种钻研型的烹饪爱好者;喜欢跑步,在接受管制移交工作前,每天都坚持跑1个小时。

记者问:“为什么你能把工作中、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好呢?”

“大概因为我是狮子座吧,对事情充满着掌控的欲望。”彭莉鲜笑着说。

“工作和生活大概是怎么样的比例呢?”记者又问。

“忙起来,工作就是百分百,最低也是七三分。”彭莉鲜回答。

而当记者和彭莉鲜聊起对未来的规划时,她没有思索,讲的全是与岗位、与工作相关的种种,滔滔不绝,很有条理和逻辑。关于个人生活却只字未提。

永不停歇,就是她青春永恒的姿态。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