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元江:土掌房上盛开的乡村振兴之花

说起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大家想到的一定是挂满枝头的水果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说到元江的少数民族,那就不得不提土掌房,可以说,土掌房就是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人民记忆中的乡愁。

而在洼垤乡坡垤村,土掌房保存完整,彝族文字、彝族服饰、撒摩“阿哩”、彝族烟盒舞等彝族文化源远流长,凭借悠久丰富完整的人文历史资源,坡垤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面对一个如此美丽的传统村落,如何在保护中求得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保护,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的一张“考卷”。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坡垤村坚持党建强引领,产业筑根基,人才聚合力,文化兴商旅,走出了一条保护和发展共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坡垤村在乡村振兴中始终做到抓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为规范化建强村党支部,该村并依托元江县坡垤谷旅游有限公司组建党支部,在公司中建支部、在产业链上抓党建,通过企业党组织和村党组织组织共建、发展共谋、活动联办、资源共享等共建活动,建强了支部、锻造了队伍、推动了发展。

以抓党建促引领为抓手,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神经末梢”和战斗堡垒作用,支部选项目、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引导农户流转3000多亩土地,引进了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发展了2家乡村旅游彝族特色民俗客栈、改造了3家农家乐,促进了乡村游,涌现出了李阿仕和李开亮等一批带户典型示范。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坡垤村干部群众始终发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的精神,引导和激发群众拿出敢在石头地里造“梯田”的勇气和劲头。

为强化内生动力,村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等活动,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开展扶志教育,用好小广场、大喇叭等阵地,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树立了乡村文明新风,不断提振群众精气神。

同时,强化群众自治,规范村规民约,推动设岗定责、划片包干抓治理,并通过党员干部亮身份、树旗帜、作表率,带动村民齐参与,形成了“我的家园我管理”“美好家园齐心建”的认同感,人居环境整治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在房前屋后种花、种树、种菜,“闻鸡”打扫等情形处处可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坡垤村坚持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发展的“原动力”。

围绕抓好人才强村,积极鼓励返乡人员投资创办企业。2017年,洼垤乡与原籍为坡垤村人士普仕林签订了招商引资合同,围绕坡垤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实施坡垤谷田园综合体项目,依托坡垤谷旅游有限公司技术和资源,采取项目帮带、实地培训等形式,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行动,培养了农业技术骨干和种植养殖能手。加大农村拔尖人才和乡土人才的培养,涌现出了白玉婼、普寿仙等一批市、县级文化传承人,为撒摩“阿哩”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人才支撑,为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了一批“土专家”和“田秀才”。

为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投入112万元打造民俗客栈,确保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万元以上,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困境,增强了自我保障能力、提升了组织力。

围绕抓好企业带动,强化坡垤谷田园综合体项目作用,组织村民到坡垤谷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务工,在家门口就实现了从农民到企业职工的转变,解决了劳动就业问题,每年人均务工收入可达2.2-4.7万元,为群众稳定增收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通过群众的种养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既带动了群众种植养殖规模,又拓宽了农产品销路,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坡垤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又是一个贫困村,在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坡垤村始终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原则。

坡垤村始终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作为首要的保护和发展的任务,定规矩、划红线,一砖一墙的改造慎之又慎。同时又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整合800多万元资金,实施色调统一、雨污分离、污水处理、人畜分离、修复古道等项目,整个村庄风貌得到大改观。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坡垤村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因村制宜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改造民俗客栈,开启了以旅游引领、产业驱动、生态共建、文化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

工作中,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传承发展彝族撒摩“阿哩”等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举办撒摩“阿哩”文化节等民族节庆节事活动,传统文化在坡垤村得到传承、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的名片不断擦亮。

云南网通讯员 郭峰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