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
12月23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研究通过了《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章程》,共同表决了首批成员单位,并推选河南博物院为联盟的首届召集单位。联盟共联合了黄河流域九省区的45家各级、各类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作为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九家发起单位之一,参与了联盟的前期筹备工作,并携手四川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阿坝州博物馆见证了联盟的成立。
会上,四川博物院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四川与黄河在地理、历史和文化上的渊源。新石器时代,岷江上游地区、川西北山地先后受到庙底沟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影响,川北地区受到北方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影响。考古资料显示,作为四川地区“文明曙光”的宝墩文化与岷江上游地区的营盘山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岷江上游地区与黄河文明关系密切,是古蜀文化溯源的重要区域之一。
夏商西周时期,以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竹瓦街窖藏等为代表的古蜀文化,“一醒惊天下”,向世界展示了古蜀文化的璀璨与辉煌。古蜀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商文化、周文化等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公元前316年,秦并巴蜀,四川地区至此被正式纳入华夏版图,开始融入到中原大历史中。从此至宋元时期,四川地区成为强势政治集团逐鹿中原“根据地”或者开拓西南边疆的“前哨基地”,成为富庶、繁荣的区域性中心。从秦开始四川地区特别是成都就是全国手工业中心之一,“四川制造”从距今2000多年前就享誉海内外,黄河流域常有四川生产的手工业品发现,特别是蜀锦,更是向中央王朝纳贡、行销丝路内外的硬通货。
秦汉至近现代,每当战争频发,四川盆地就犹如一个天然的“避难所”和“水库”,吸纳和接受了各地的移民浪潮,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都起到了流动、储存、调节、融合、扩散作用。现藏四川博物院的五代时期“孟蜀石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唐末黄河流域战争不断,中原士族大量入蜀,偏安于四川的后蜀刊刻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字数最多、体例最备、资料价值最高儒家经典石经,是保存中华文脉的生动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