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精神是春秋时代产物?--从自杀看春秋义利观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出自唐代王维的《老将行》,这句诗寄托着一位老将军忠君报国的决心。


春秋时代

春秋时代

看网上的注释,大都在这句的解释下写着:“吾君”一作“吴军”,但笔者认为这是因读音相同而衍生出的谬误。因为同样是注释里面还写道,“耻令越甲鸣吾君”包含着一个春秋典故,也能更好地为我们解释这句诗。所以我们不妨把诗句放一放,先来看这个被刘向记录在《说苑·立节》中的故事:


春秋时代


当年齐王打猎,车轮突然嘎嘎作响,于是齐王的护卫请求齐王让他自杀。齐王问:“车轮响是质量不好,该责备工匠,跟你有什么关系呢?”护卫答道:“我没看到工匠造车,只看到响声惊动了我的国君。”于是自刎而死。

许多年后,越国的甲兵进军齐国。这时齐国有个雍门子狄的大臣,听到消息后径直跑到了齐王面前,请求齐王让自己自杀。

齐王当然疑惑不解,问他仗还没打起来,为什么要死呢?难道做臣子还有这种礼节吗?雍门子狄便提起当年打猎时护卫自杀的事,又说道:“现在越军来犯,惊动吾君,难道还比不上车轮作响吗?护卫可以因车轮而死,我作为臣子还不能因越甲而死吗?”于是也如当年的护卫一般自刎而死。

当然,越国军队也被的牺牲惊动,当天就撤退了七十里。感叹着:要是齐国大臣都是雍门子狄这种,恐怕越国不久就被灭亡了。

显然,这个故事发生在齐国,与越国也有一定关系,“吴军”的说法无论如何也说不通。况且越国攻齐的时候,吴国已经被三千越甲吞掉了。

等等,我们跳出典故,假如真的是“吴军”又该如何解释呢?

笔者认为,非要是“吴军”的话,这可能就是吴国大臣的自白了,最合适的人选大概是伍子胥。但伍子胥在越灭吴之战以前,就已经被沉溺奸佞的吴王赐死了,伍子胥更还要求家人在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上城门,最后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

春秋时代

但王维所写的老将军显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在这样一篇“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的壮志歌行中,似乎没有必要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而暗示国破君亡。综合来看,“耻令越甲鸣吾君”要更恰当一些。

讲完诗句和典故,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车右和雍门子狄会这样做?

他们自己并未惊动国君,只是认为国君被惊动有自己的责任而自杀,甚至国君自己都没搞懂原因。

这与春秋时期的文化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其中虽诞生了许多不堪提起的卑劣角色,但也孕育出了一批如同雍门子狄一般有着独特义利观的人物。(这种做法是高尚还是愚昧,笔者不置评价,以“独特”代之。)如果细数一下,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也会让人感到遗憾与同情。介子推“士甘焚死不公侯”,或是晏婴“二桃杀三士”,都离不开这种或为尊严、或为忠诚、或为高洁而慷慨赴死的精神。


春秋时代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是先轸。如果他生活在现代,恐怕还会被当做钢铁直男。

这个名字并非耳熟能详,但“退避三舍”和“蹇叔哭师”的故事很多人都熟悉,这两个典故对应着晋楚城濮之战和秦晋崤之战,而这两次著名战役的指挥官便都是先轸,这也是他足以证明自己的两场胜仗。

春秋时代

在崤之战中,晋国胜利,秦军主将孟明视(“羊皮换相”主人公百里奚之子,有兴趣可以查下他)等三人被俘获。本来难逃一死,但晋襄公却放了他们。先轸听说后怒发冲冠:我们出生入死抓来的敌将说放就放,简直是灭自家威风!一时气上心头,朝晋襄公狠狠啐了一口唾沫。但晋襄公却也很有国君风度,擦了擦脸,连忙道歉。

显然,与“耻令越甲鸣吾君”相比,此时的先轸简直站到了反面,在他冷静之后,这种大不敬和国君的反应使得他心生无限愧疚。在后来赢得一次小战役后,他脱掉了自己的铠甲,孤身冲入残余敌军,被乱军杀死。

在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也描绘了这个故事,但对先轸的描写略有不同。该书中的先轸身先士卒,在登上敌方城楼后万夫莫开,但看到敌方都因受震慑恐惧而不敢上前时,他才脱下铠甲,等待被杀死。

先轸的想法我们无从得知,主流认为他因之前不敬国君的行为而自责求死,但抛开之前,是不是也可以有另一种理解呢?或许是他在登上城楼后本想大杀一场,但看到对方恐惧犹豫,心生怜悯,觉得这样杀死对方并不公平,由此取来的胜利意义不大而牺牲自己呢?(当然,从原因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先轸之死归为自杀)

无论哪种,先轸都是足以代表这种价值观的人物之一。

春秋时代

雍门子狄、先轸和介子推等人为代表的这样一批以死明志的人,证明了在春秋时期,这种思想并非个例。实际上,许多战役中还有让囚犯成群跑到对面自杀,以此吸引对方注意的策略。

我们在现在可能会觉得这种义利观非常恐怖,就算再说能理解,也多半不肯用在自己身上。但会不会当时真的就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种思想是合理正确的呢?他们会不会一辈子都贯彻着这种看法,只是未被我们了解呢?还是说史书里记录的这些都已经是极为特殊的事例?我们不得而知。

显然,每个时代、不同社会的义利观和价值观是明显不同的。当时认为合情合理的事情,可能在后世会觉得不可理喻,同样,我们现在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或许在未来也会觉得不可理喻。

比如“杀人偿命”在封建社会不适用于皇亲国戚,在近代则人人适用,现代或许又多半判无期。兴许在未来某一天,那时的人们听说“杀人偿命还会瑟瑟发抖,觉得不可理喻,或许找到了更合适的惩罚,觉得无期徒刑这种剥夺自由的惩罚不能理解。

当然,虽说外在体现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追求的理想目标却始终没有变动,从春秋时期的人们开始,便已经在以自身构建着他们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Crazy Duck 工作室

文/奉礼

各位客官求赞求关注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