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虽然是舶来品,但它从传入中原伊始,就表现除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后续的朝代中,也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因为它的影响巨大,所以各朝的统治者,不管表面如何,在最深层次的内心里,一直对它都是采取审慎的态度。甚至有个别的王朝,甚至对它采取了粗暴的强制措施,历史上折腾得比较大的,有四位帝王,他们被统称为“三武一宗”。其中有一位就在唐朝,那就是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后世的名声,几乎都来源于他的灭佛之举,但实际上,他还是唐朝后期极其少见的有为之主,甚至有人把他和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相提并论,也有人认为,如果不是他爱好嗑药,去世的早,那么大唐可能还会再起高潮。那么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事?为什么非要灭佛?骆驼今天就来翻下他的牌子。
他来了,他来了,他被宦官扶上皇位了
李炎的本名叫李瀍,在他的各位兄弟姐妹中排老五,因为他爹图省事,没有立皇后,所以哥几个没有什么嫡庶之分。但是根据传统,皇位的继承人一般,会选家中的长子,所以从常理来说,李炎应该不会有机会坐在皇位上嗑他最爱的丹药。但是骆驼曾经曰过,不是你选择了皇位,而是皇位选择了你。这里的皇位不是指那把椅子,而是指有能力把你扶上那把椅子的势力。
在李炎之前,那把椅子上曾经坐过他大哥唐敬宗李湛,他二哥唐文宗李昂。本来这哥俩都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结果被掌握军政大权的宦官给否了。所以这张椅子转来转去,转到了李炎面前。李炎虽然平时贪玩嗑药,但是作为帝王之后,内心里还是有一个君王的梦的,所以也没推辞(根本由不得他),开心加愉快的就座上了这把椅子。
作为一个被宦官挟持上皇位的帝王,他在前期不得不从谏如流,对于宦官建议他要杀的人,他不反对;对于宦官要他办的事,他坚决执行,双方最初配合得很是默契。但是宦官集团有一个弱点,就是不能无性繁殖,所以他们在唐文宗的“甘露之变”中,损失了大量人手后,已经不像前朝那么能hold住了。所以权力的天平,开始慢慢向李炎倾斜。
李炎当初之所以能选择和宦官和平共处,不是因为他真的软弱无力,而是他早就窥见了职场的真谛。要么和老板硬刚,被扫地出局;要么忍辱求生,最终成长为老板都不敢得罪的大拿。李炎在一番低调之后,为自己赢得了机会,一步步的把当时的宦官话事人仇士良给边缘化,最终凭借自己提拔的宰相李德裕,完成了对权力的收缴。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李炎虽然爱好嗑药和游玩,但是本质上他还是一个有追
李炎在这方面就很睿智,他首先把宰相的权利给释放了出来,这样一方面削弱了宦官的势力,另一方面加强了自己的统治手段。然后他开始优化人才队伍,左手把机关臃肿的人员一步步裁撤,右手又从基层补充身世清白的新鲜血液(没有家世背景)。然后他开始和这些同呼吸共命运的自己人,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以确保自己的政策能顺利实施。
在一番科学的操作之后,已经弓腰驼背的大唐竟然焕发了第二春。不光是取得了对藩镇的胜利,还在漠北和西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对于已经被憋在皇后内,窝囊了几十年的大唐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不是大唐的重生,只是一次短暂的回光返照,因为大唐沉珂已经,而李炎因为嗑药,加上得罪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在位仅六年就去世了,所以大唐在短暂的反弹后,又继续日暮西山了。
唐武宗为什么要对佛教下手
最后骆驼再补充一点,就是为什么李炎要对佛教下手 。因为李炎有嗑药的习惯,加上老李家从李渊登基后,把道教奉为国教,所以有人认为,这是李炎个人喜好,而引发的佛道之争。但是骆驼认为,作为一国之君,而且像李炎这样很聪明的一国之君,他是不会为了自己的偏见,而去引起动荡的,即使想做,也可以一步步侵蚀,没有必要一上来就弄得惊天地泣鬼神。
那么他为什么那么着急对佛教开刀呢?其实他是逼不得已。振兴大唐,开疆扩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他想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充足的物质来做保障。物质从
资源如此丰富的佛教,并没有强大的武力来守护,所以这就成了李炎的最佳选择。所以李炎迫不及待的就对佛教下来狠手。其实这里面还有细思极恐的一件事,那就是历代帝王们,为什么故意留出一个口子,让财富会汇集于一个缺乏自我保护的地方。
今天就写到这,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