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买的故宫日历今年一整年都像一块端正的砖头摆在我的桌子上,翻都没翻开。”
日历在这个手表都沦落为没得灵魂的手腕附属品的年代杀出了一条血路。极具仪式感的年轻一代硬是养成了一种新的消费习惯:每年年末精心挑选一本既符合自己的喜好,又能彰显不凡品味的日历,顺便把自己心里的第二顺位买来作为礼物送给领导拍拍马屁。
根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统计,12年国内出版的日历书只有4种,13年11种,14年23种,16-17年呈现井喷式增长,到18年日历书品种数量有200多种。各家的日历花样迭出,不管你是社交媒体、内容社区还是出版社,日历成了做文创周边回馈粉丝这条路上绕不开的标志物。
从国内电影打分鼻祖豆瓣电影出品的每天一部经典电影剧照+台词日历,到科普起家的果壳出品的每天带你见识一个物种日历,文青最爱单向空间出品的每天让你灵魂一颤的句子日历......万物皆可日历。
日历的款式有常规的翻页撕页日历、明信片式日历、手账日历,甚至出现了充满蒸汽朋克感的机械手摇日历。有些日历的精美和复杂程度让人都不忍心随意翻动,像呵护文物一样精心的搁置在桌上,然后就搁置了一整年没再翻开......
当我反思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错让我一猛子就扎进了买日历的大潮里无法自拔时,我想起了当代青年最爱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曾经说过“一切都可以追溯到童年。”
把时间拨回九十年代,日历曾经是每个家庭里享有至尊地位的存在,唯一能并肩和全家福出现在客厅墙上的,不是你的三好学生奖状,而是一本上面印着或山水或美女的挂历。不仅墙上需要匹配,家里的座机旁边也总是贴心的摆好一本小台历,小时候总记得爸妈翘着二郎腿讲电话的时候总爱拿着笔若有所思的在日历上写写画画。不过小时候家里的日历一般都是银行、邮局这类单位或者爸妈的单位赠送的,鼎盛时期过年家里一下多了四五本不同的挂历,蔚为壮观。
外公外婆家的日历画风又是另一重秘境,薄的透色的老黄历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宜忌,剩余的狭窄空间还要写上一些老年人最爱看的养生小知识和不健康的饮食搭配。哪天有大集、哪天立冬吃饺子、哪天是大年三十,那些一年中最期待的日子都是自己一页一页在日历上翻找确认,然后记在心里翘首以盼的。也是从老黄历上一点点明白到底什么是农历,什么是节气。
中国人是对时间有着特殊迷恋和敏感的。
中华文明发源自黄河流域,规律的气候变化和肥沃的土壤条件让农耕成为了先民主要的生产方式。从古时仅凭观测太阳的一根土圭判断的四个节气,到秦汉时期的二十四个节气完善,短短的一个月被两个节气分割,每一次细微的季节变化都被记录,也因为节气使得我们对时间对感知更为强烈。所以日历在过去的社会充当着指导农业劳作的重要角色,每一个节气都意义重大。
时至今日,我们的感官被高科技产品所奴役,脱离了农业社会,二十四节气对于现代人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日历略显笨拙地消失在了我们的视线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有肉眼可见的事物都被数字化、虚拟化,人们对时间流逝和年龄的焦虑感被社交媒体操纵放大到了极致,“你知道北京奥运会已经是11年前了吗?”这样的灵魂发问总是能激起一波年轻人捂着胸口呐喊“我怎么觉得就是前两年的事!”
日历被各大公司进行了文字和艺术武装后的出现,似乎恰到好处的填补了现代社会年轻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渴望感知时间的空白。原本日期只是一串八位数字,而日历存在把时间变成了肉眼可见的度量,在现在这样时间感知薄弱的社会我们恰恰缺失了这样的感受 ,在撕掉动作中感受每一天真实的时间流逝,让日历由厚变薄的样子提醒自己这一年已经到了尾声。
这种新的一天从端坐在桌前手撕日历开始的“仪式感”,人们依旧需要且更胜于从前,并且有时候还需要发个朋友圈来让大家一起感知这种来自日历的快乐,顺便晒自己精心挑选的日历树立起自己注重生活品质且文艺的人设。
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提出当代消费不再是获取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消费中所体现的地位、品味等象征价值。消费物不再是为了得到它的价值,而是为了对自己的差异性的实现,即“you are what you buy" 。
我们在消费选择商品的过程其实更像是在做一个将自己归类的工作。选择听什么样的音乐、追什么样剧、买什么样的品牌,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于自己在社会中角色的定位以及将一种价值认同感。商品不再单纯承担其本身的作用,而是体现着品味、阶级、权利以及金钱地位。
在挑选你未来一年朝夕相对的日历时,这种情绪到达了高潮。你热爱的IP、你喜欢的领域、你认可的电影品味,一本日历能够为你带来附加知识增量和个人品味的彰显都是你愿意为这本价值不菲日历买单的理由。
这些日历上印刷的箴言和电影台词是如此简洁和肯定,且超过多数人的阅读经验和范畴,陌生化的表达让你觉得不容辩驳真理无疑,这些箴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情绪也许与翻开那一页日历的你如此契合,似乎每一句话都恰如其分的表达了你总结不出的心境,你的消极或者烦躁的小情绪也被合情合理的写成了宜忌,并且得到了箴言的加持使你腰杆子都挺直了。
虽然大部分人买了日历仍旧逃脱不掉束之高阁或者根本没有每天翻页的命运,但在完成购买这一个动作和收到新日历拆封的时候,你的辞旧迎新的既定动作就已经完成。不必在乎新年制定的计划年末到底完成了多少,也许重要的就是当时踌躇满志要在新的一年做出改变的那个你。
界面歪研社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