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可以说是我们最熟知的星星之一,不过“北极”可并不是这颗星的名字,只是因为它目前作为最靠近北天极的恒星,所以才叫它“北极星”。因此“北极星”这个名字,它更像是一个称号或者角色,它会由不同的恒星去扮演,这颗星实际上的名字做“小熊座二号”,也叫做“勾陈一”。
这个“勾陈一”距离地球400多光年。是一个三合星,也就是由三颗恒星构成。但即便如此,它的亮度其实并不是特别高,不是特别好找。一般都是先找到大熊座的北斗七星,然后再从北斗七星的勺子口,向外大概五倍远的地方,这里才是小熊座的北极星。所以北斗七星经常被用来当作定位其它恒星的中间桥梁。所以说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起名叫“北斗”,真的是很贴切。当然,起名叫”北斗”,更多的还是因为古代人们就经常用北斗七星来做人肉导航,因为相比北极星,北斗七星更好找。
先简单介绍下北斗七星,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星空的著名标志之一。相比其它星星来说,它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这七颗星早在我国汉代时期,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名字。不过更为大家所知的,可能是它们的道教中的名字,比如“文曲行”是不是都听过,它其实就是北斗七星最中间的“天泉”,对应的还有“武曲星”:“开阳”也是其中之一。
北斗七星中,第一颗“天枢”也叫“大熊座α”,它是一颗视觉双星,也就是看起来是一个双星系统,但实际它们离的非常远。但也有资料说,它可能是由三颗恒星构成,它的主星是一颗距离地球120多光年,已经进入暮年的k型橙色巨星。
第二颗“天璇”和第三颗“天玑”,虽然它们都比我们的太阳大,也就是寿命会比我们的太阳要短,但目前它们都还处于主序星阶段。
然后第四颗是“天泉”,也就是刚才说的“文曲星”,它是颗蓝白色的主序星,而且还有两颗伴星,也就是说它也是一个三合心;但即便如此,它的亮度在北斗七星中却是最暗的一颗。
第五颗是“玉衡”,虽然它的名字排在大熊座尾部,但实际上它才是七颗星中最亮的那颗。
第六颗“武曲星”:“开阳”,在它旁边还有一颗稍微暗一些的伴星,被称为“辅”;不像其它双星系统,这两颗星的距离稍微远一些,甚至肉眼就可以辨别;据说古时候军队给士兵测视力就用过这两颗星。实际上,开阳其实是一个真实的六合星系统,包括了开阳Aa、 Ab和Ba 、Bb,以及辅A和辅B;这六颗星在引力作用下,绕着共同的质星在运动。
最后还剩下这个“瑶光”,它是一颗年龄只有一千万年的主序星,具有5倍太阳质量、700倍太阳光度,所以它也是呈蓝白色。
接着说北极星吧。我们知道夜晚天上的这些星星,基本上都是一直在运动。因为北极星正好位于地球自转轴的北延长线上,所以我们从北半球看,北极星基本上是静止的,始终位于正北方,这也是古代人们夜晚辨别方向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其它恒星,因为地球的自转,所以看起来都是在围绕着北极星在转圈。
那地球不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吗?为什么北极星不受影响呢。说实话,确实有一定影响,不过影响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因为地球自转轴的方向不会随着公转而变化,变化的只有地球所在的位置,但是地球的公转轨道直径和北极星到地球的距离相比,差了好多个数量级!所以变化的这个夹角非常非常小。因此对我们来说,在一年这个时间段内,北极星的位置变化完全可以忽略了。只有把时间尺度放大到几百上千年,由于地球进动导致了岁差,才会改变转轴的指向:这个周期大概是两万五千多年!
也就是说,在上千年这个尺度上,北极星这个角色才会有不同的恒星来轮流担任。整个北极星的轮班表,大概有三十多颗恒星,平均大概每一千年轮班一次。目前是小熊座α当班。当前,它还在进一步靠近北天极。再过几十年,它也开始逐步远离北天极。等到五百年后,北极星的位置将由 “勾陈四”来正式接替。到公元14000年的时候,织女星将成为那个时候的北极星之间。
有些人问北极星和北斗七星,这些晚上能看见的星星是不是都在银河系内,当然是啦!其实不止是这些,但凡你能用肉眼看到的星星,几乎都是我们银河系内的恒星,而且大部分距离我们都还非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