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修所成地(32) 修习对治(8) 光明想(3)修慧俱法

苾刍

苾刍

二、三、二、二、一、三、一、二、三、一、二、二、修慧俱法

何等名为: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所治七法?

释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第六(之上):「 修 所 成 慧、 所 除 七 法 暗 」 者 ︰ 一 、 惛 沈 。 二 、 掉 举 。 三 、 喜 悦 。 四 、 怖、 瞋、 二 种 相 应 等 法 。 五 、 起 言 寻 伺 。 六 、 不 正 思 惟、 及 心 散 乱 。 七 、 邪 思 构 。 如 其 次 第 , 七 种、 修 慧 所 除 暗 障 。

苾刍
什么是「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所对治的七种过失。

一、依举相修、极勇精进所对治法。

「依」就是所依靠的,也就是所用的方法。「举相修」,譬如说心里面有一点惛沈了那叫做「下」。这是一种过失,就应该把棈神发动起来叫它明了,叫作「举相」。用这样的相貌来「修」。

「极勇精进所对治法」,「举相」也应该适可而止才是合适的,「极勇精进」就是用「举」的力量太过头了,这个时候就变成掉举了,那就变成了「所对治法」,就变成过失了。

韩清净《披寻记》:「依举相修极勇精进所对治法者:谓唯一向修习举相极作功用,是名极勇精进,由是令心掉举成所对治故。」

「谓唯一向修习举相极作功用」,「一向」就是完全,完全是修习举相。「极作功用」,就是用极大的力量来发动使令心明了,不要昏沉,这个时候就叫「是名极勇精进」。「由是令心掉举」,由于太勇猛,因此使令心变成了悼举,所以就成为所对治的过失了。本来是用举来对治惛沈,结果本身又变成了过失,所以变成了所对治的了。

苾刍

二、依止相修,极劣精进所对治法。

「举」用力太猛心散乱了,那就应该反过来修止,「依止」,修奢摩他,把掉动的境界寂静下来。而这时候修止修得也过头了,就是「极劣精进」,「劣」是没有力量。修止的时候心是沉静下来,不去作种种分别,心沉下来,就是没有力量了,所以叫「极劣精进」,这样子就有过失,就变成惛沈了,心的明了性失掉了,所以叫作「极劣精进所对治法」。

韩清净《披寻记》:「依止相修极劣精进所对治法者:谓唯一向修习止相不作功用,是名极劣精进,由是令心惛沉成所对治故。」

「谓唯一向修习止相不作功用」,只有欢喜修止,一点也不愿修观,一点儿也不警觉自己,「是名」叫做「极劣精进」,「由是令心惛沉成所对治故」。心没有得到禅定的时候就是不容易调,修观修太多就掉举,修止修太多变成惛沈。

苾刍

三、依舍相修、贪着定味与爱俱行所有喜悦。

《瑜伽师地论》第三十一:「云何舍相?由所令心上舍,及于所所有太

什么称作舍相?在所缘境上使令心能够上舍,并且对于所缘不发太过精进,否则又变成掉动了,因为此时身心都是很放松的,心不散乱、不昏沈,又不会太过精进、或太沈下,这是舍相。

「依舍相修」,用舍的相貌来调心。用举、用止来调心调的合适了。这时候心也不惛沈、也不掉举明静而住,这个时候是心平等。相续不断地明静而住,也不需要特别地加上力量,这就叫做「舍」。这个时候若加强止也是不对,要加强举也是不对,所以不要特别地去增加什么,任运地明静而住这叫做「舍」。「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功用住性」,这叫做舍。

「舍」实就是定成就了;或者是欲界定成就,或者是未到地定成就,或者是初禅以上的成就。定有如意的境界出现了的时候,爱着心就出来了,就是爱着定的滋味,所以「与爱俱行」。「舍」本来是很好的,但是爱着心一出来,舍就不清净了,与染污的爱在一起活动,「所有」的「喜悦」,产生爱着心,这也成了一种过失,这也是所对治的。

《显扬圣教论》卷第二:舍清净者,谓超过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故,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转动,而安住性。」

初静虑弃舍了欲界的欲,第二静虑弃舍了初静虑的寻伺,第三静虑弃舍了二禅的喜,第四静虑,弃舍了三禅的乐;超越了寻伺、喜、乐。「一切动故」,寻伺、喜、乐这三种心所法都是使令心浮动,现在这种动完全弃舍了,所以叫做超越。

「心平等性」这句话怎么讲呢?静坐的人,有的时候惛沈了,有的时候悼举,这就是心不平等;心里惛沈也不对,悼举也不对,这两个是不平等。由于自己的努力静坐,对治了惛沈和悼举,心里明静而住,也不惛沈,也不悼举,这叫做心平等。「平等」实在就是止,就是奢摩他的境界出现了,明静而住的境界。

修止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很欢喜的境界出现了,但是初开始的时候出现了,又很快的就失掉了;平等性又失掉了,不是惛沈,就是悼举了。要是长时期的努力,平等性显现之后,不需要特别的用工夫,平等的境界任运的能相续下去,譬如说由五分钟可以进步到十分钟,十分钟进步到一个钟头,叫做「心正直性」。

个静坐的人,要时时的保护正直性不失掉。用功久了,又进一步,不需要特别注意,任运的相续的平等正直而住,叫做「心无功用住性」。

延伸阅读: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五:问:此中舍者何所谓耶?答: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惊觉任运住性,应知此中说名为舍。复次有说,六识相应缘色声香味触法境,舍受名舍。今此义中应知意说,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惊觉任运住性,行舍名舍。

韩清净《披寻记》:「依舍相修等者:谓唯一向修习舍相不求出离,于所得定爱味相应,或复于彼不知过患发喜悦意,由是成所对治法。」

「谓唯一向修习舍相不求出离」,站在佛法的立场来说,长时期的入定,一直的留在世间的定里面。不希求出离世间的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能得出世间的圣道,就是「不求出离」。

「于所得定爱味相应」,一直爱着所得的定。「或复于彼不知过患」,不知道世间禅定本身不是圆满的,里边还有过患的,所以也不求出离。世间禅定就是「贪着定味,与爱俱行」,还是在烦恼里边,还是个凡夫境界,有生死的大患。「发喜悦意」,认为是个安乐住的地方,所以发了喜悦意,感觉很满意,很快乐。「由是成所对治法」,因为这个原因,「舍」也是所对治的,应该用佛法的般若波罗蜜来消除这些烦恼贼才对的,应该这样做。

延伸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第一二四七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应当专心方便,随时思惟三相。云何为三?随时思惟止相,随时思惟举相,随时思惟舍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则于是处其心下劣。若复一向思惟举相,则于是处掉乱心起,若复一向思惟舍相,则于是处不得正定,尽诸有漏。

以彼比丘随时思惟止相,随时思惟举相,随时思惟舍相故,心则正定,尽诸有漏。如巧金师、金师弟子以生金着于炉中增火,随时扇韛,随时水洒,随时俱舍。若一向鼓韛者,即于是处生金焦尽。一向水洒,则于是处,生金坚强。若一向俱舍,则于是处生金不熟,则无所用。是故,巧金师、金师弟子于彼生金随时鼓韛,随时水洒,随时两舍。如是生金,得等调适,随事所用。如是,比丘!专心方便,时时思惟,忆念三相,乃至漏尽。」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47

2、《中阿含经》卷第一·(一)中阿含七法品善法经第一:「云何比丘为知时耶?谓比丘知是时修下相,是时修高相,是时修舍相,是谓比丘为知时也。若有比丘不知时者,谓不知是时修下相,是时修高相,是时修舍相,如是比丘为不知时。若有比丘善知时者,谓知是时修下相,是时修高相,是时修舍相,是谓比丘善知时也。」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01

3、《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云何止相?谓所思惟无分别影像之相。云何举相?谓策心所取随一净妙,或光明相相。云何舍相?谓已得平等心,于诸善品增上舍相。

4、《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一:「云何名为应时加行?谓于时时间修习相;于时时间修习相;于时时间修习相;于时时间修习相。又能如实了知其止、止相、止时;了知其观、观相、观时;了知其举、举相、举时;了知其舍、舍相、舍时。云何为?谓九相心住。能令其心无相、无分别、寂静、极寂静、等住寂止、纯一无杂,故名为止。云何止相?谓有二种。一、所缘相。二、因缘相。所缘相者:谓奢摩他品所知事同分影像,是名所缘相。由此所缘,令心寂静。因缘相者:谓依奢摩他所熏习心,为令后时奢摩他定皆清净故,修习瑜伽毘钵舍那所有加行,是名因缘相。云何止时?谓心掉举时、或恐掉举时,是修止时。又依毘钵舍那所熏习心,为诸寻思之所扰恼,及诸事业所扰恼时,是修止时。云何为?谓四行、三门、六事差别所缘观行。云何观相?谓有二种。一、所缘相。二、因缘相。所缘相者:谓毘钵舍那品所知事同分影像。由此所缘,令慧观察。因缘相者:谓依毘钵舍那所熏习心,为令后时毘钵舍那皆清净故,修习内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云何观时?谓心沉没时、或恐沉没时,是修观时。又依奢摩他所熏习心,先应于彼所知事境如实觉了;故于尔时是修观时。云何为?谓由随取一种净妙所缘境界,显示劝导庆慰其心。云何举相?谓由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及彼随顺发勤精进。云何举时?谓心沈下时、或恐沈下时,是修举时。云何为?谓于所缘心无染污心平等性,于止观品调柔、正直任运转性,及调柔心有堪能性,令心随与任运作用。云何舍相?谓由所缘令心上舍,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过精进。云何舍时?谓于奢摩他、毘钵舍那品,所有掉举心已解脱,是修舍时。如是名为应时加行。」

5、《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云何于毘奈耶勤学苾刍,依定第二时应不放逸?谓有苾刍,或住空闲,或居树下,生贪欲盖乃至疑盖,终不安忍,则便弃舍除遣变吐。彼由五盖能染污心,乃至能令不得涅盘;为欲断故,于时时间应修止相,于时时间应修举相,于时时间应修舍相。彼于如是止、举、舍相得善巧已,由下劣心,虑恐下劣便正修举;由掉举心,虑恐掉举便修内止;心得平等,便修上舍。又于已得三摩地中,不生爱味,不起顾恋,无有贪染,无着而住。如是名为:于毘奈耶勤学苾刍,第二时中修不放逸。」

6、《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世尊!云何止相?云何举相?云何舍相?」「善男子!若心掉举或恐掉举时,诸可厌法作意及彼无间心作意,是名止相。若心沉没或恐沉没时,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举相。若于一向止道,或于一向观道,或于双运转道,二随烦恼所染污时,诸无功用作意,及心任运转中所有作意,是名舍相。」

苾刍

四、于般涅盘心怀恐怖,与瞋恚俱,其心怯弱,二所治法。

「于般涅盘」,「般」者「入」也,前五蕴灭,后五蕴不生,就是「涅盘」,无余涅盘了。对于这个境界「心怀恐怖」,心里面有一种心情,有恐怖心、害怕;害怕什么呢?害怕我没有了。

恐怖心生起了过后,就有了瞋恚心,「瞋恚俱」。「其心怯弱」,「恐怖」和「瞋恚」其实在是一回事,因为恐怖所以瞋恚,都是一种怯弱的心情,就是退失趣向涅盘了。「二所治法」,恐怖心和瞋恚心这两个是所对治的过失,这当然就是和愚痴有关系。

韩清净《披寻记》:「于般涅盘心怀恐怖等者:谓于涅盘不了知故,怖我断灭,是名心怀恐怖。及于涅盘心生厌背不爱乐故,不发精进,是名与瞋恚俱其心怯弱。」

「谓于涅盘不了知故」,佛教徒最初学习佛法的时候,还不想修行的时候,说涅盘是无我的,觉得无所谓;等到真要修行的时候,对于「没有我」,不能忍受,所以对涅盘不了知,他不知道,不明白这个道理。

佛法的意思,不是说色受想行识里头有我,把我消灭。而是根本没有我,凡夫无始劫来虚妄的执着,无我而执着有我,是把这个执着消灭了,是这样意思;不是有我,把我消灭了,不是这样的意思。所以是不知,「于涅盘不了知」,不明白诸法的本来的真实相就是这样子,不明白这个道理。「怖我断灭」,害怕我没有我,害怕我断灭了,「是名」叫做「心怀恐怖」。

「及于涅盘心生厌背」,于涅盘心里面生出一种厌恶心。「不爱乐故」,不欢喜涅盘了。「不发精进」,这时候就不精进去修涅盘道。「是名与瞋恚俱其心怯弱」,心有瞋恚,所以心怯弱,提不起精进心,是名与瞋恚俱其心怯弱。

延伸阅读:

涅盘: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三十二:「问:何故择灭亦名涅盘?答:盘名为趣,涅名为出,永出诸趣,故名涅盘。复次,盘名为臭,涅名为无,永无臭秽诸烦恼业,故名涅盘。复次,盘名稠林,涅名永离,永离一切三火三相诸蕴稠林,故名涅盘。复次盘名为织,涅名为不,此中永无烦恼业缕,不织生死异熟果绢,故名涅盘。余如前说。」

苾刍

五、即依如是方便作意,于法精勤论议抉择,于立破门多生言论,相续不舍。此于寂静正思惟时,能为障碍。

「即依如是方便作意」,「依」是随顺。随顺这样的善巧「方便」的「作意」,就是思惟观察。什么「方便作意」呢?就是「于法精勤论议抉择」,对于所修学的法门,戒、定、慧这些「法」,「精勤」地,就是努力地去「论议抉择」,就是同人讨论,就是深入地观察这件事。

「于立破门多生言论」。本身有了见地,把己的见地建立出来这叫做「立」。「破」呢?就是对方与自己地有违反的地方,就是要破斥对方,「多生言论」,就会引起很多的言论。「相续不舍」,这样的出来发表一段道理,对方也会发表一个言论,就是相续地这样子延续下去而不弃舍,不能停下来。

「此于寂静正思惟时,能为障碍」,这样的情形,「于立破门多生言论,相续不舍」的结果,对于修止观这件事有障碍。说话多了会劳神,太多的思考令身心疲劳,静坐的时候就没有力量,修止修不来修观也修不来。所以「此于寂静」修止,「正思惟时」修观,就是能作障碍,也是不行。

韩清净《披寻记》:「即依如是方便作意等者:〈三摩呬多地〉说:或多言论,或久寻思,令身疲劳,心不得定。如是多言,与定为难。(陵本十二卷十四页)此应准知。谓依论议抉择立破言论方便作意,相续不舍,能障寂静故。」

「〈三摩呬多地〉说:或多言论,或久寻思,令身疲劳」,多言论多寻思,就是消耗体力消耗和精神,所以身心会疲劳。「心不得定」,这时候心也不能修止了,也不能入定。「如是多言,与定为难」,如是多言,是定的一个障碍。「此应准知」,这里说的这个「于立破门多生言论,相续不舍,此于寂静正思惟时,能为障碍」应该准照那一段文就可以明白了。「谓依论议抉择立破言论方便作意,相续不舍,能障寂静故」,是这样的意思。

苾刍

六、于色声香味触中,不如正理执取相好,不正寻思,令心散乱。

不入定的时候,前五根面对「色声香味触」的时候,「不如正理」地「执取」它的「相好」。「正理」,是观察这都是无常、无我的,观察都是不净的,那么也就没有事了。没能这样子正理的,「不如正理」的「执取相好」,用爱着心去执着相好,第六识就「不正寻思」,使「令」内「心」里面就「散乱」。这样子呢,就影响修止观。

苾刍

七、于不应思处,强摄其心,思择诸法。

于不应该思惟的地方,偏要勉强去思惟观察不应该思择的事情,这也是对于修止观有妨碍的。.

韩清净《披寻记》:「于不应思处强摄其心等者:《显扬论》说:有九种事不可思议:一、我,二、有情,三、世间,四、业报,五、静虑者境界,六、诸佛境界,七、十四不可记事,八、非正法,九、一切烦恼之所引摄。(《显扬论》十七卷七页)如是九事,应知名为不应思处。若强摄心方便思择,障入现观故。」

「《显扬论》」,《显扬圣教论》上说:「有九种事不可思议」,有九种事不应该多用心、不可以去思惟观察的。那九种事?

「一、我」:第一个是「我」,「我」,执着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一个常恒住的我。我是毕竟空的,没有我;不应该思惟「我」,因为根本没有「我」。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七:论曰:不应思我若有若无。何以故?成二过失故。若思为有,即于非实有义起增益执过。若思为无,即于假有义起损减执过于他有情。」

若思惟「我若有若无」有二种过失。佛法是承认有假名我的,经论上说「我」只是假名字而不是真实的,如果认为是真实有「我」,这有增益的过失。如果认为「没有我」,这样子思惟,那就违反了佛说有「假名我」的道理,那也有减损的过失。有这二种过失,所以也不应该思惟。

「二、有情」:第二个是「有情」,其实都是「我」。「有情」这是玄奘法师的翻译,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是「众生」。执着色受想行识里面,主要是识,认为这个识是我。

认为识是我也是不对的,因为识是因缘有的,是自性空的,它也是没有体性的,也是无我的;但是执着它是我,那就是错了。

「三、世间」:山河大地,万事万物,就是如此,它是现成的,就是自然是这样子,现成的事情不需要思惟。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七:「论曰:有情世界、器世界,此之二种虽不依见亦不应思。何以故?世共了知现成相故问何故不思此事如是生非不如是耶?答若如是思者。或谓即如是、或谓异如是、或谓无如是。此三种过所随逐故。」若思惟「思议有情,思议世间」就有三种过失随逐,就是:「即如是异如是无如是」。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由彼诸法本性应尔、自性应尔、法性应尔,即此法尔,说名道理瑜伽方便。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尔为依,一切皆归法尔道理,令心安住、令心晓了。如是名为法尔道理。」

「由彼诸法」,「由彼」器世间的「诸法」,乃至到地水火风所有的到最后五蕴相;「本性应尔」法的本性就是那样子,没有什么理由。本来就是这样子,就叫做「法尔」,自然就是那样子。「本性应尔」这个「本性」,就是站在现在的立场,说他以前他本来就是这样子;不是今天这样子,明天就不一样了;他本来就是这样子,就是他从来就是这样子。「自性应尔」就是不待因缘,不需要别的因缘,他本身就是这样子。「法性应尔」,就是心法也好、色法也好,所有的一切法、法的本性就是这样子。「即此法尔说名道理」,就这个「法尔」,那个法就是这样子,这就叫做「道理瑜伽方便」,这也是修瑜伽者的一个方法。

若是常常修观的时候、修止观的时候,就会遇见这个问题。本来说一切法是因缘有,所以是无常的。但是修止观修一修,为什么是无常的?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所以现在这个「法尔」就是解答这个问题,就是那样子,就这样回答这个问题。

「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尔为依,一切皆归法尔道理」。前面说不应该思惟的那个地方,在《显扬圣教论》里面就有这三句话。《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七:「论曰:有情世界、器世界,此之二种虽不依见亦不应思。何以故?世共了知现成相故问何故不思此事如是生非不如是耶?答若如是思者。或谓即如是、或谓异如是、或谓无如是。此三种过所随逐故」在这里是说,不管是色受想行识,或者是这个世界、器世间的情况,或者地水火风乃至三法印、五蕴这一切法,思惟它的时候,可能认为:「即如是」就是这样子;或者说「异如是」、不同于这个样子,另外有一个相貌、「异如是」;「或非如是」,或者思惟不是这样子,各式各样的思惟的想法。现在「皆以法尔为依」,五蕴、器世间、四大、三法印乃至五蕴相这一切法本来就是这样子,不用再去分别「即如是、异如是、非如是」,不要这么多分别,「以法尔为依」,就是都是这样子。「一切皆归法尔道理」;怎么叫做「以法尔为依」呢?就是这一切法都是属于法尔的道理,就是自然是这样子。「令心安住、令心晓了」,这样思惟观察,使令心里安住,使令心里面开智慧。这就叫做「法尔道理」。

《瑜伽论记》卷第六:「四、法尔道理。云由彼诸法本性应尔等者,本性应尔谓无始来,自性应尔不待众缘,法性应尔法相道理。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者,且如四大坚即是地乃至动即是风名即如是,如说地能持乃至风能敷等此说业用异四大体名异如是,如色形处是地清澄是水炎亦名火轻触是风缘所造色本非四大假说四大名非如是,以因风增造得轻触轻触非是风大等。」

「四、业报」:造了业,由业会得果报这件事也不可思议。为什么不可思议?就是甚深故不可思议,其义甚深不可思议。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七:「 论曰:于业报中不应思议。修福行者定往善趣,为恶行者定往恶趣,不决定故。又过去世净不净业,若处若事若因若报等,不可思议。」

「异熟」就是「果」,就是果报。众生作善或者是作恶,作善就得善报、作恶得恶报,善的果报和恶的果报,这件事「不决定」。若说决定就与事实有点违反。有的人作了善业,临终的时候,心里面若是颠倒,恶念现前的时候,那就不能得善报。有的人若是做了很多的恶事,临终也能有如理作意,那还不一定得恶报。有情的处所、有情的业、有情的因和果报,若执着去思惟去,那个事情就容易有错误。

「五、是静虑者境界」,四禅八定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议的,也是甚深不可思议。

「六、诸佛」的「境界」,也是不可思议。这在《阿含经》里面的确有这个说法,诸佛的境界不可思议。

《显扬圣教论》卷第十七:「论曰:静虑者及佛二种境界中,真如及无漏性皆不可思议。又诸佛等成所作义,谓所作利益众生事亦不可思议。何以故?无譬喻故。一切世间无有少事能譬甚深二种境界。又自在故诸如来等由内证得心自在故起所作事世间所有一切作用,若离因缘和合所不见故。」

禅定的境界和佛的境界,不可思议,因为太深了。佛的大自在境界,很难形容很难譬喻的,所以不应该思惟。

《瑜伽论记》卷第六:「不应思处有六:一、我体无故不应思。二、有情假立亦无真实故不应思。三、世间中如器世界如是安布如四大性法尔如是亦不应思。四、有情业果唯佛乃知佛十力中业力最深非声闻境故不应思。五、静虑所发神通境界非思量境故不应思。六、诸佛境界非声闻境故不应思。」

「七、十四不可记事」,十四个不可记事也是不可思议。十四个不可记事是什么事呢?「世间是常,世间是无常,世间是亦常亦无常,世间非常非无常」,这是四句。「世间是有边、是无边、是亦有边亦无边、是非有边非无边」,这是四句。「如来死后是有,如来死后是无,如来死后是亦有亦无,如来死后是非有非无」四句。三四一十二,这十二句。另外还有一个两句,就是我和五蕴「是一」是一句,「是异」又是一句,这两句加十二句就是十四句。这十四句也是不可记的。

说一个譬喻呢,譬如说有人问:「石女儿是黑的?是白的?」这个事不可说。因为根本没有石女儿,问「石女儿是黑是白?」这是戏论。

「八、非正法」:「非正法」就是不是佛法,就是外道的邪知邪见。若去思惟这些事,「能引无义」,就是没有价值、没有功德;不值得思惟。

「九、一切烦恼之所引摄」:思惟一切烦恼的境界,也是能引无义,所以也不应该思惟。这是在「(《显扬圣教论》十七卷七页)。

「如是九事,应知名为不应思处。」「若强摄心方便思择,障入现观」,若勉强地去思惟如是九事,能障碍得圣道,所以不应该思惟。

延伸阅读:

1、《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云何思正法?谓如有一,即如所闻所信正法,独处空闲,远离六种不应思处:谓思议我、思议有情、思议世间、思议有情业、思议果异熟、思议静虑者静虑境界、思议诸佛诸佛境界。」

2、闻思正法(3):思正法(上)算数行相。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ODA3NTkxMg==&mid=2654750018&idx=2&sn=bc78a3f7ffabb907427280047f49b90d&chksm=f2f60c25c5818533010dc8372011de6f0b9a0906e68252174b18a408d228953b0bbaee7ca034#rd

3、闻思正法(4):思正法(下)称量行相。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ODA3NTkxMg==&mid=2654750030&idx=2&sn=1905ed3f261dd126bdbbb485d3c3033c&chksm=f2f60c29c581853fa6c239019e0483d52cd5c98ed6840c63092a70e29024a5fcb2c1fd3bc263#rd

十四不可记事:

《杂阿含经》卷第五·第一○六经: 阿[少/兔]罗度语诸外道言:「随所欲问,知者当答。」 诸外道复问:「云何?尊者!如来死后为有耶?」 阿[少/兔]罗度言:「如世尊说,此是无记。」 又问:「如来死后为无耶?」 阿[少/兔]罗度言:「如世尊说,此亦无记。」又问:「如来死后有无耶?非有非无耶?」阿[少/兔]罗度言:「如世尊说,此亦无记。」 复问阿[少/兔]罗度言:「云何?尊者!如来死后有耶?说言无记。死后无耶?说言无记。死后有无耶?非有非无耶?说言无记。云何?尊者!沙门瞿昙为不知、不见耶?」 阿[少/兔]罗度言:「世尊非不知、非不见。」时,诸外道于阿[少/兔]罗度所说,心不喜悦,呵骂已,从座起去。

时,阿[少/兔]罗度知诸外道去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于一面住,以诸外道所问,向佛广说,白佛言:「世尊!彼如是问,我如是答,为顺诸法说耶?得无谤世尊耶?为顺法耶?为违法耶?无令他来难诘,堕呵责处耶?」佛告阿[少/兔]罗度言:「我今问汝,随所问答。阿[少/兔]罗度!色为常耶?为无常耶?」答言:「无常。」「受、想、行、识,为常、无常耶?」答言:「无常。世尊!」如焰摩迦契经广说,乃至「识是如来耶?」答曰:「不也。」 佛告阿[少/兔]罗度:「作如是说者,随顺诸记,不谤如来,非为越次;如如来说,诸次法说,无有能来难诘诃责者。所以者何?我于色如实知,色集、色灭、色灭道迹如实知。阿[少/兔]罗度!若舍如来所作,无知无见说者,此非等说。」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05

2、《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第九五七经、第九六二经、第九六三经、第九六五经、第九六七经。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34

3、《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第十四:「复次,何故建立诸无记事?由彼所问不如理故。何故所问不如理耶?远离因果染净所应思处故。此中显示如来于诸外道所问世间常无常等事中建立十四不可记事。由彼所问不如正理能引无义利故。何等问论能引义利?谓依四圣谛所有问论,由此问论因果染净应思处所摄故。」

4、《大乘义章》卷第六·十四难义:

5、《大智度论》卷第二:「问曰:十四难不答故,知非一切智人。何等十四难?(1~4)、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无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无常;(5~8)、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非无边;(9~12)、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后世;(13~14)、是身是神;身异神异。若佛一切智人,此十四难何以不答?

答曰:1.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构牛角得几升乳,是为非问,不应答。2.复次,世界无穷,如车轮无初无后。3.复次,答此无利有失,堕恶邪中。佛知十四难,常覆四谛诸法实相。如渡处有恶虫水,不应将人渡;安隐无患处,可示人令渡。4.复次,有人言:是事非一切智人不能解,以人不能知,故佛不答。5.复次,若人无言有,有言无,是名非一切智人;一切智人有言有,无言无。佛有不言无,无不言有。但说诸法实相,云何不名一切智人?譬如日不作高下,亦不作平地,等一而照。佛亦如是,非令有作无,非令无作有,常说实智慧光照诸法。如一道人问佛言:「大德!十二因缘佛作耶?他作耶?」佛言:「我不作十二因缘,余人亦不作。有佛无佛,生因缘老死,是法常定住。」佛能说是生因缘老死,乃至无明因缘诸行。6.复次,十四难中若答有过罪。若人问:石女、黄门儿,长短好丑何类?此不应答,以无儿故。7.复次,此十四难,是邪见非真实,佛常以真实,以是故,置不答。8.复次,置不答,是为答。有四种答:一、决了答,如佛第一涅盘安隐;二、解义答;三、反问答;四、置答。此中佛以置答。」

6、《阿毘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九:诸契经中说「十四无记事」,彼亦是此无记摄耶? 不尔。云何?彼经但约应舍置问,立「无记」名。谓:问记门总有四种。何等为四?

7、《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十五:以一向记问、分别记问、反诘记问、舍置记问四事观察补特伽罗,即此经中复作是说:「应以四事观察补特伽罗,知彼具寿为可与语,为不可与语。云何为四?一者应一向记问。二者应分别记问。三者应反诘记问。四者应舍置记问。若于此四,如应记者,彼可与语。与此相违,不可与语。」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第四〇七经~四一五经,记载了佛陀要比丘不要思惟、谈论俗事,而应该思惟、讨论四圣谛:

第四〇七经:「汝等比丘慎莫思惟世间思惟。所以者何?世间思惟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觉,不顺涅盘。汝等当正思惟:『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如此思惟则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

第四〇八经: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谓世间有常,或谓世间无常、世间有常无常、世间非有常非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有边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如是论议。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盘。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第四〇九经: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往诣食堂,敷坐具于众前坐,告诸比丘:「汝等莫起贪觉觉,莫起恚觉觉,莫起害觉觉。所以者何?此诸觉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盘。汝等当起苦圣谛觉、苦集圣谛觉、苦灭圣谛觉、苦灭道迹圣谛觉。所以者何?此四圣谛觉,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向于涅盘。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当勤方便,起增上欲,正智正念,精进修学。」

第四一〇经:一时……如上广说。差别者,起亲里觉、国土人民觉、不死觉,乃至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四一一经: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论王事、贼事、鬪战事、钱财事、衣被事、饮食事、男女事、世间言语事、事业事、诸海中事。」...佛告比丘:「汝等莫作是论,论说王事,乃至不向涅盘。若论说者,应当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此四圣谛以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

第四一二经: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说:「我知法、律,汝等不知我所说成就,我等所说与理合;汝等所说不成就,不与理合,应前说者,则在后说;应后说者,则在前说,而共诤论言。我论是汝等不如,能答者当答。」

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诤论之声……如是广说,乃至「于四圣谛无间等者,当勤起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第四一三经: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堂,敷坐具于众前坐,问诸比丘:「汝等何所论说?」时,诸比丘即以上事具白世尊。佛告比丘:「汝等用说诸王大力、大富为?汝等比丘莫作是论。所以者何?此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盘。汝等当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此四圣谛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第四一四经: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汝等宿命作何等业?为何工巧?以何自活?」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堂,敷坐具于众前坐,问诸比丘:「汝说何等?」时,诸比丘以上所说具白世尊。佛告比丘:「汝等比丘莫作是说:『宿命所作。』所以者何?此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盘。汝等比丘当共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此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盘。是故,比丘!依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第四一五经: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说论:「某甲檀越作麁疎食,我等食已,无味无力,我等不如舍彼麁食,而行乞食。所以者何?比丘乞食时得好食,又见好色,时闻好声,多人所识,亦得衣被、卧具、医药。」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诣食堂……如是广说,乃至「正向涅盘。」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16

如是七种,是修所成慧俱光明想所对治法,极能障碍修所成慧俱光明想,令修所成若智、若见,不清净转。

「如是七种」,像前面所列出来的七种所对治法,这「是修所成慧」在一起的「光明想所对治」的过失。「极能障碍修所成慧俱光明想」,能障碍修所成慧的光明想。若是有这七种过失,「令修所成若智若见,不清净转」,使令修所成慧的智见不能够清净现前。

喜欢作者请扫码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