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旅】四川逛啊逛13——建川博物馆聚落之汶川地震纪念馆

四川逛啊逛13——建川博物馆聚落之汶川地震纪念馆

建川博物馆

这个展馆是纪念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对于没有经历过大型地震的我来说,地震是那么的陌生。不过2008年在上大学的我依然清晰的记着,5月12号全国铺天盖地的新闻,汶川地震了,死了好多人,紧接着学校师生自发组织了为汶川点蜡烛募捐等活动。后来我还因此特意去了红十字会做了短暂的义务志愿者,那里的工作人员已经应接不暇,在联系全国各地帮忙提供血液,大家希望能够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让汶川感受到他们不是一个人,还有千千万万人再关注着他们。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来自远方的温暖….这个展馆是纪念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对于没有经历过大型地震的我来说,地震是那么的陌生。不过2008年在上大学的我依然清晰的记着,5.12号全国普天盖地的新闻,汶川地震了,死了好多人,紧接着学校师生自发组织的为汶川点蜡烛募捐等活动。后来我还因此特意去了红十字会做了短暂的义务志愿者,那里的工作人员已经应接不暇的在全国各地帮忙联系血液,大家希望能够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让汶川感受到他们不是一个人,还有千千万万人再关注着他们。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来自远方的温暖….这个展馆是纪念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对于没有经历过大型地震的我来说,地震是那么的陌生。不过2008年在上大学的我依然清晰的记着,5.12号全国普天盖地的新闻,汶川地震了,死了好多人,紧接着学校师生自发组织的为汶川点蜡烛募捐等活动。后来我还因此特意去了红十字会做了短暂的义务志愿者,那里的工作人员已经应接不暇的在全国各地帮忙联系血液,大家希望能够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让汶川感受到他们不是一个人,还有千千万万人再关注着他们。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来自远方的温暖….

建川博物馆

来到建川博物馆,走进汶川地震纪念馆,白墙黑字带我们迅速的穿越回了2008那个远去的时光。进馆后“震撼日记”硕大的字体向我们展开那段让人惨痛的记忆,但是馆长樊建川的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我们知道祖国多灾多难,我们也知道多难才能兴邦,但前提是:汲取教训,铭记灾难。”他以一种强烈挣扎地面对形式,用日记体凝固那段时光。希望能够保佑祖国,保佑四川。

建川博物馆

震撼日记汶川地震博物馆前言

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 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百度百科

建川博物馆

汶川大地震形势图

汶川地震发生了,一瞬间天崩地裂,一瞬间天人永别。在地质灾害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脆弱,但是我们的心是暖的,我们的情谊是不散的。在建川博物馆,有这样一些诗篇,向我诉说他们的真情,向我们展示那些受伤心灵的动人诗篇。

建川博物馆

妈妈,我告诉你一句话

建川博物馆

生死不离

建川博物馆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在看到那些让人悲痛的文字后,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刻有“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的楼梯台阶,沿着这个台阶一直向上走去,就带你穿越回到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发生在汶川地震的时刻。

建川博物馆

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

沿着楼梯,第一看到的是一个地震中的居民房,楼房已经坍塌,墙体早已被破坏,屋门被挤压堵住,整个楼房的钢筋水泥架构已经变形,本应充满温馨的家此时成了人间地狱。

建川博物馆

地震中的居民房

接下来的照片更加让人触目惊心,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夹在钢筋水泥之中,绝望但又对生的渴望,他们无能为力,那种痛比死去还要难受。其中一幅是一位母亲终于在一片狼藉的残骸中,找到自己掩埋在废墟中的孩子,母亲哀求的目光,大声呼喊帮忙救救她的孩子,让人特别心痛,这就是地震给人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回忆。

另一幅是一个穿着红色短袖的男孩儿,夹在缝隙之间,因为缝隙过窄已经不能自由活动。严重的缺水让他看起来那么虚弱,但是一名受伤女同学这个时候高举吊瓶,让男孩能接受到治疗等待后期援助。在灾难面前,女孩儿的行为点亮生命的希望,给了男孩儿坚持活下去的光芒。地震也是一种检验人性的教育课题,正如馆长所说“汲取教训,铭记灾难”。

灾难中幸运的人被抢救出来,与家人团聚,人们喜极而泣,紧紧拥抱,久久不能分开。一场灾难让我看到了人生无常,一场灾难让我感受到团聚不易。

建川博物馆

地震照片一

建川博物馆

地震照片二

建川博物馆

地震照片三

建川博物馆

地震还原现场

建川博物馆

地震现场-你不是一个人

建川博物馆

地震后的团聚

建川博物馆

汶川地震持续约为2分钟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2.15亿元,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中外机构和个人相继踊跃捐款, 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为止)总计594.68亿元。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9月,灾区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29700个重建项目已开工99.3%、完工85.2%,概算总投资8613亿元已完成7365.9亿元、占85.6%,圆满完成中央“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受灾群众住进了新房,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重建城镇初展新姿,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优化升级,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
百度百科

虽然汶川地震过去11年啦,但是它不会被我们遗忘,它是国殇,每一个人都会铭记这个重大灾难。灾难面前,学会面对,接受惨痛,勇敢站起来,这是汶川传递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

建川博物馆

后记地震发生后应急处理:

1、迅速远离房屋、建筑物、山体、湖泊,转移到空旷、平坦的地方。

2、来不及转移时,要就地躲藏。俗话说:小地震不用逃,大地震逃不掉。所以,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迅速就近躲藏。家中卫生间是最安全的地方。卫生间空间小,不容易被倒塌的天花板和墙壁砸伤。另外,卫生间有水,能够维持人的生命。

地震时,首选卫生间躲避。其次,要选择储存室、书房、没有煤气的厨房等空间小的房间。室内墙角也是较安全的地方。房屋倒塌时,室内墙角处容易留下一个安全生存空间。另外,可迅速躲避到床、桌、冰箱、洗衣机等坚固物体旁边或下面。

3、要蹲下身体,并用枕头、棉被、书包等顶在头上,保护头部。

4、要用手绢、毛巾、或双手捂住口、鼻及脸部,防止灰尘堵塞口、鼻和迷住眼睛。

5、地震发生后,要减少各种活动,保持好体力,坚定信心,耐心等待救援。

6、地震刚结束时,先不要急于呼喊,要充分节约体力。救援人员最快也要地震后数小时才能到达。急于呼喊会浪费掉宝贵的精力。

7、如带手机,要及时与亲人联系。要充分节约电源,可间断关闭手机,留在关键时候使用。

8、听到救援声音,要主动呼喊求救。呼喊声音尽量长一点,便于救援人员听到。

9、可用手机发信息、打电话或放音乐,或用石块敲打墙壁、金属物,发出救援信号。

建川博物馆

About Cherish72

日本行全集:

文章内容版权属Cherish72,侵权必究。

建川博物馆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