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蕾
感恩这部电影的发起者,制作人员,拍摄人员,剧中人物愿意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公开给大家来思考,来成长。
电影中很多画面都是选取出来的,所以并不是真实的全部,基于我只看了一遍电影,有些细节可能判断失误,所以我发表的育儿上的思考,是假定我看到这些画面就是全部的事实的基础之上,以此来尊重剧中所有角色和人物本身。
[关于规则、对错与权威的关系]
【画面一】看到电影里的池亦洋拿着一个棍子好像要打其他孩子,老师正在协调和帮助另外一个孩子,老师正在传递规则、行为的对与错,但是我看到的是他并没有真的打出去,至少在那一个片刻,如果是我在现场,我愿意借这个片刻相信和看见孩子【善】的一面,并且马上反馈给孩子:“我看到你很生气,很想打人,但是你并没有真的打出来,说明你心里是知道这样的行为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伤痛,这并不是你的本意,你只是想发泄你的情绪,让自己舒服一点。”“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推荐几种同样让你很爽的方式把情绪发泄出来,又不至于伤到同学,到时候你也就变成被批评的对象了,又会产生新的情绪,一直都在不爽的情绪里面出不来。”
【画面二】假如我是池亦洋,看到和听到老师在跟我强调游戏规则:“我说的是对的,不可以用手“,我心里的感受是:“老师,可不可以有一种游戏是可以用手的呢?这个孩子只是想玩一种可以用手的游戏,并不是要来违反这个游戏的规则。”
后来他的人生果然是去追寻一个可以用手的体育竞技:美国橄榄球。
但是在这个追寻自己热爱的过程中,他的幼年的经历却给他带了【与权威的关系】的人生功课,导致他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跟老师,学校,父母的关系是有距离的,被压抑,孩子的感受是不被尊重的,被控制的……于是他用自己的方式在跟权威进行隐形攻击(不积极、不配合,拖拉,磨蹭,总之就是不让他们满意……)
如果我们教育者可以对孩子说:“这个游戏中,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你想要使用手也没有错,我们可以陪你发明和创造一个新的游戏,这个规则你来定……,但是需要另外约一个时间玩这个新游戏,你愿意现在先配合这个游戏规则,等轮到玩新游戏的时候,我们也会来配合你的游戏,你觉得怎么样?”
那么,权威给孩子的感受可能就不一样了,孩子后面的人生经历也会随之不一样。
而另一个主角,柔柔在被同学集体排斥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的单独保护,留下了一个安全的感受,所以与权威的关系很好,跟妈妈的关系也很好。所以她即使是上私塾的时候,遇到听不懂的数学,她的生命状态还是很积极有活力的,会用画画来让自己缓解压力,并没有一种被打压下去的感觉。而池亦洋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
【画面三】恋爱和练球是冲突的,这是来自于父母的一个限制性信念。如果可以跟孩子讨论“如何让恋爱和练球是互利互助的?”,和孩子一起讨论出可行性方案。
可能父亲都没有认真去研究过“恋爱时产生的荷尔蒙对运动有什么帮助呢?”,就依据过去旧的信念来断定这是冲突的,直接来教导孩子。
总结:就是在这样的【对与错】【是与非】的二元论教育大环境中,很多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看见和满足,孩子的创造性没有施展的空间,孩子被引导看见的都是对立、对抗、冲突的,于是孩子们的【自我】的部分不得不变得强大起来,这样有一天他们才能翻身做主人。而不是一种向大智慧、大格局的方向发展。
【关于梦想和责任】
柔柔很喜欢当公主的感觉,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中国有很多女孩子都有公主梦,让人陷入到一种自我陶醉之中……
但是,中国的父母很少会告诉孩子,一个真正享受万人瞩目的公主,不仅可以获得生活优越、尊贵和美好,同时需要为国家的子民有担当,有贡献的。
唐朝为了国家的安宁,被远嫁他乡的公主是很多的,真正受万人瞩目和敬仰的公主,是需要有担当和责任的,是需要服务更多人的。
公主的【尊贵】的意思是指要让大家发自内心的【尊重】你,你需要成为很多人生命中的【贵人】。
千里堤坝,馈于蚁穴。
柔柔在美国遭遇的“你今晚就要从这里搬出去”事件,以及后来好几次换寄宿家庭,有些同学不理踩她,都是因为这种责任感和担当没有体现出来,她在做完美的个人,却忽略了去服务别人,承担多一些责任,比如保护公共环境卫生……
【关于被欺负】
柔柔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出现了被集体欺负的情况,后来在美国也遇到了一些同学不理踩她,美国的家庭不再收养她的情况,可见在幼儿园的时候,她的核心教育问题还是没有被发现。老师出面保护她,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是还有一部分是没有看到被重视的,那就是孩子【自我的力量】与【美德】。
首先,面对【他们说我是傻子】这个问题上,从孩子的内在力量出发,我们需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清晰自己谁,是由他自己说了算,别人说的是不算的。
详细的引导请参见我之前引导我女儿的一篇文章:《妈妈,同学说我是猪》
其次,孩子为什么会遭到集体的排斥?不是孩子不够好,是孩子需要学习更多的与人相处的智慧,比如平时多帮助同学,多多分享别人,多多赞美别人,多多表达和看见别人的善意……我相信,总会有些孩子会于心不忍去欺负一个平时“有恩于自己”的人吧?
从金刚金的【种子法则】来讲,你种下的善良,总是会回到自己身上的。
综上所述,我们【10后】的家长,可以借以上的经验梳理一下我们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把孩子培养成完美的个人,她的人生真的可以成为赢家吗?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下,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敢于创造新世界能力,同时敢于去承担更多的责任,从【利已】走向【合作、联盟】,甚至是【利他】这样的格局和美德,我们的孩子能走多远呢?
【吴蕾生命】,拥有生命,就拥有无限可能性。
我们站在生命的角度,和您一起去探索儿童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