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温情的艾草传说|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公忠体国

艾草小故事:相传在上古世界,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小伙子名叫艾久,小姑娘叫易草。易草得了一种怪病,每当一高兴就昏厥而倒,半天也不会醒来,然而求遍名医也不见好转,小夫妻为此很是痛苦。

突然有一晚,观音菩萨来到了夫妻的睡梦中,告诉他们有一种药引可以治好草儿的病,但是需要将艾久的灵魂经过五百次石磨,木捶和筛拣,最后得到的最精纯那一丝引入草儿的体内,便能治好草儿。艾久知道后不顾一切地接受磨难,于是菩萨将锤炼得的药引融入了山前的一丛绿草,艾久便用这株绿草治好了草儿的病,后人便把那一丛绿草叫成了艾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到,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效,于是艾草被称“医草”。并且后来人们还发现,将艾草用于灸法,有温煦散热的作用,可以疏通人体经脉,加速气血的运行,激发人体正气,从而让人由内而外激发活力。

艾灸:即能治疗又能调理还能保健;

即能适宜老人又能适宜婴幼儿;

即能适宜病人又能适宜健康人。

所以古大医大德说:“治病之要术,无过艾灸!”

李时珍凭着自己个人的能力完成了本草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令世人敬佩的本草学家和世界名人,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出不了第二个李时珍式的伟人,而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

公忠体国

古人常讲一句话:“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句话从表面上是将“良相”与“良医”并举,认为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济世救民”。但弦外之意是,没法成为“良相”,只好去当“良医”了。明朝名医李时珍的人生便是如此。

李时珍出生在中医世家,祖、父两辈都以医术闻名当地,按照惯例,他将继承家学,但父亲却觉得考取功名成为“良相”才是正途。于是,李时珍踏上了读书人的漫漫科考路。

公忠体国

而现实是残酷的:李时珍自14岁考取秀才后,连续3次乡试都未能中举,第3次落选后还生了一场怪病,还是靠父亲的高明医术才得以治愈。这年他才23岁,落榜心灰意冷之余,处于选择的矛盾中:是继续仕业,还是弃文从医?

弃科举,立志学医。李时珍学习了药草、鱼鸟的知识,建立起了学医的兴趣,同时还养成了虚心学习、注重实际、追求真知的品格。钻研医学。“药圣”之路由此开始。

公忠体国

他不断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成长,勇于与炼丹术士邪说斗,蝙蝠不能吃,不能吃蝙蝠!“蝙蝠,服之立死!”药圣李时珍之警告,世代切切牢记之。

他争立志修订“本草”,踏遍山野寻草药。翻越千重山,跑了万里路,做了不知多少次试验,访问了不知多少人。李时珍的辛勤劳动,结下了丰硕的果实,其中最大的一颗就是《本草纲目》这部著作。

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本草纲目》完成。李时珍萌生了进呈医书的想法,并已经做好进呈的准备,也撰写了进表。可惜的是,他未来得及进呈就逝世了。

公忠体国

曾几何时,中医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走来,有着丰富的实践,不管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扎根民间求医问药的深厚土壤,尝尽百草的艰辛,不断满足了当时普通劳动人民的需求。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成为了中华文明中的重要部分。

而今,李时珍故里,小艾草长成“扶贫树”。一株艾草几片艾叶,淡淡的清香勾起多少人美好的回忆。从田间到车间,从工厂到市场,小小一株艾草经过了“神奇之旅”后,正在成长为一棵“扶贫大树”,日渐打造成“中国艾都”。这种文化在历经时代传承中,继续造福苍生,不断发展。

公忠体国

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思是说,人们在回望历史的时候,往往带着当下生活的眼光和需要,去理解和描述历史人物,并从他们的身上获得走向未来的思路和启迪。

李时珍,宛如一盏明灯,用敢为人先仁济天下、公忠体国点亮了蕲州这个闻名于世的江南历史文化古镇。顷毕生之殚精,祖孙三代之财力,承撰大明王朝之药典,其公忠之心可鉴。

公忠体国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