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进:信息技术成为抗击疫情的新武器

2020的初春,适逢庚子之年,在这样一个浪漫美好的数字下,一切本该生机盎然,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却为这个阳光明媚的季节蒙上了一层重重的阴霾,带来了不少刺骨的寒意。

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快速蔓延至全国乃至全世界,这是人们无论如何始料未及的。相较于2003年全国抗击非典的传统手段,信息技术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了抗击疫情的新武器,令人印象深刻。

尚进

具体上讲,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首先是信息的传播更加及时灵活有效。一方面人们正在借助手中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通过高速的通讯网络和丰富的APP,用更加可视化的方式,实时掌握疫情发展动态,并且能够有效地跨越时空障碍,灵活安排日常生活与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社交网络和短视频平台业务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人们能够及时地了解掌控疫情防控知识,进而有效避免了社会恐慌。此外,对于各地疫情管理,百姓也更好地发挥了“社会监管”的作用,积极推动政府和相关机构在物资调配等方面更加透明公正。

第二,大数据分析技术成为此次疫情防控的“新型主战武器”。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任务迫切。运用大数据分析,统计人员流动情况,对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精准施策有重要参考意义。事实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国内多家互联网公司正是通过自己的数据和技术能力,给有关部门提供了大量数据支撑,为传染源的筛查、追踪、控制和隔离作出了巨大贡献,帮助疫情防控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第三,人工智能助力病毒检测和药物研发提速。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施裕新指出,CT影像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要诊疗决策依据之一。通过人工智能影像产品和业内领先的图像算法,可以对CT影像进行智能化诊断与定量评价,对局部性病灶、弥漫性病变、全肺受累的各类肺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在实践中,借助AI系统,该中心70多例新冠肺炎病例的评估结果准确性达87%,而新系统病变区域自动检测与传统手工勾画ROI的方法相比,时间也由之前的5-6个小时压缩到了2-3秒。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本该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所谓“智慧城市技术”却面临“集体失灵”的尴尬局面,让“智慧城市”的概念再次受到广泛质疑,甚至有学者指出智慧城市在这次疫情大考中“泡沫破灭”。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许多城市有效管理数据的缺失和基层治理手段的滞后是问题的关键。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对于各种技术和概念的盲目崇拜,导致了很多城市决策者逐步偏离了“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追求政绩“高大上”的同时,偏偏忽略了面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各种具体真实场景的设计。而作为未来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这条道路应该如何继续走下去,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的坚强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国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科学防治,最终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攻坚战!中国必胜!

尚进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