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阳林
杜甫诗云:“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关于读书的意义,古往今来,人们议论不休。
读书到底是为什么呢?倘若为创经世之功业,立不朽之声誉,为扬四海之名,享富贵荣华,这是将读书视为一架直跨功名利禄的飞越之桥了,能让人一步登天,飞黄腾达。此种直白粗陋的功利心,很快证明行不通,在书中苦寻“黄金屋”与“颜如玉”而不得的人,终有黄粱梦醒的一日。
丰子恺曾将人生分为三层楼:一为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读书的“好处”,也许很多时候是超越了功利的索求,在于精神和灵魂的愉悦,使人明心见性,思维更上层楼,观远景,听涛声,省自身,通古今。
我的读书时光,源于乡村之夜。年少时,若能有片刻夜读时光,于我是无上的享受和满足。乡村的夜,比别处来得更黑一些,那时乡下尚未通电,夜里除了淡淡星月光芒,能照明的,就只有自家粗制的一盏小煤油灯。为了节约煤油,灯芯细小,灯火只能勉强照亮,读书时需努力凑近火苗,如同相嗅一般。闪闪烁烁的橘色火焰,在书本上投下暗影,字词仿佛有了一层自己的“分身”,在我能懂得的意义之下,还埋藏着另外一个意思。
那时我还小,努力将眼睛睁大又眯细,头发经常贴上煤油灯,散发出焦糊味。一个个汉字,犹如从纸面“剜”下来,稳稳地嵌入眼中,再搁在心里,想将它们影子所代表的意义,都弄得一清二楚。我无比认真地读着书,拧紧眉毛,内心却像绷了一面小鼓,时不时鼓槌落下,发出“咚”的一声。
那时我的夜读,勉强是精神生活的“匆匆盛宴”,还达不到灵魂高度。看不了一会儿书,母亲会过来阻止,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买煤油,我听母亲的话,恋恋不舍地合上书,噗嗤吹了灯,躺上床。刚刚读过的文字,在胸腔中跳动起来,犹如跳舞小人一般,时而排成列,时而独舞。我如老牛反刍,慢慢思考着字、词、句的美妙,在静静的乡村深夜,文字化成汩汩细流,让身心清透敞亮。
在乡村,四季都能感受生命的美好。无论是一棵石板下生长的小草,还是太过热情成天咯咯叫个不停的母鸡,无论是墙角一只搬麦粒的蚂蚁,还是灌浆疯长的玉米,大地以一个慈母的胸襟,孕育着万物。生命之美,在于真实而生动,哪怕粗糙、质朴、浅显、简单,却也因为蓬勃的生机,而让人着迷。在乡村读书,也是这样,哪有什么“檀香引,红烛瘦”,哪有什么“棋盘静,苦茗香”?就连窗明几净、条案一方都达不到,茅草屋是低矮破旧的,大白天走进,暗沉沉一片,有限的几件家具,蒙着烟火缭绕和岁月积淀的尘灰黑垢,与高雅的“书斋”相去甚远。可就在这里,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质朴得不能再质朴的环境中,我完成了人生的初读,并养成一生阅读的习惯。现在想来,真正能滋养我夜读的,除了那有形的文字,更有乡村中无处不见的鲜活生命,在粗糙的外壳下,是原初的活力,热情的蓬勃和自然的纯粹。
读书令我感受到活着的诸多美好。原来生命不仅是一场无休止的苦役,在累得四肢抽筋的农忙抢收之际,在冷得手脚冻疮的严寒苦冬之时,我们在大地上辛苦耕作,汗水换回粮食,粮食又饱暖肚腹。但活着不应该仅仅只有这样的意义,人不能仅仅为满足胃而活着,一夜一夜的阅读,令我感受到了“精神的饥饿”。我的身体,不知从何时起,长出了另一个“胃”,它渴求知识和文字,强烈的饥饿感,甚至远远超过了对有形食物的渴盼。
因为白天精神上“忍饥挨饿”,我只能一边干活,一边悄悄思量夜读的享受,渴望一刻不息,便生出了思想的触须,感受天地之间的“无字天书”,以慰饥寒。低空掠过的一只麻雀,蹦过脚背的一只蚂蚱,草籽被风吹落在地,炊烟缭绕成缠绵的诗句。我如同初初诞生在这个村庄,这片土地,多情的生命簇拥着我,环抱着我,没有比它们更懂得——活着,是一场应该礼赞的盛宴。
时光荏苒,很多年头无声消逝,当我走出了村庄之后,不管在哪片天空下面流浪,都从未放弃过夜读。这是过往生活给予我的丰厚馈赠,也令如今的我历经沧桑仍初心不改。夜晚四寂无声,黑夜仿佛施了魔法,让一切都沉睡,其实哪里是这样呢,即使在睡梦中,也会有清醒的精灵,还伸着长长的触角,在字里行间打捞美好。夜读令白日的喧嚣退到了帘幕之外,令疲惫的躯壳受到温暖的抚慰,让思想的肋下生出翅膀,伴随星月自在而飞。
现在偶尔能回乡小住,重温乡村夜读时光,也会让我体悟到非同一般的欢愉。灯光下,一条连通过去和未来的时光隧道,向我无声地敞开。
数年光阴,如同刀斧一般,不仅在我身上刻下印痕,同样也雕琢出不一样的家园。一盏灯,在乡村的夜晚亮着,亮到了午夜,邻家精神头最旺健的那只大黑狗也睡去了。我放下手中的书,推开窗户,才知外面飘飘落落洒下了一地雪花。雪落无声,不像暴风骤雨那般声势浩大,如同是为应和我久违的夜读,它落得婉转,落得轻柔。人生的荒凉和苍茫,竟在这书页上荡尽,在雪落中落化,我们所有的追寻和悲伤,所有的离愁和遗忘,哪一样又抵得住时光悠悠,地老天荒?文字穿透了古今,慰藉了枯肠。我望一眼桌上书卷,又看一眼雪片飞扬,内心溢出了沉默的感激——不仅感激文字,还感激今晚夜读的自己,能让思绪沉淀又起飞,能让一颗心享受寂寞之美的,是这一刻夜读的乡村。
乡村夜读,我并不为回首往事而来。煤油灯下开启了一条神秘而悠长的道路,从此夜读是我绵绵的宿命,不间断地走过了四季。我无需回味,无需重温,血脉中哪一天不因文字而热烫?书中有山水,可以容我身,书中有草木,可以怡我情,书中有红尘万丈,有铁马冰河,有轩窗剪剪风,有小楼明月光。
这些年,我从未“坚持”夜读,因为这习惯早已深入骨髓,变成我坐卧行止的一部分,压根无需“用力”,已如呼吸一般自然而然。夜读令字词融入血肉,成长为我的骨骼,在我再次回到乡村,推窗望雪时,我望见了遥远时空那头的孩子,正捧着一本书,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得入神而着迷。
我要感谢夜读,让那个拧眉抿唇专注读书的孩子,书本轻轻拂去了我的蒙昧。我学着从阅读中找寻生命的意义,构建人生最初的理想,并循着这理想的光芒,去往更远的远方。但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夜读所点亮的,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光,点滴教我人生真理,隽永而深刻,质朴且精准。处世为人,从此令我能走出懵懂,明晓规矩与尺寸,甚至日复一日,悄然改变着我的容颜,洗去青春的稚狂冲动,带来成熟的宽厚淡定。夜读令我思想沉淀,从瘠薄变得厚重,从犹豫畏惧变得自信从容,让我的精神和灵魂,能够去往广阔无垠的疆域,探索生命中更丰富繁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