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宋国,是商王纣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国,国君都是微子启的后人。宋国国君在祭祀他们的祖先时,有一篇歌颂商祖先的乐歌,叫做《玄鸟》,这是一篇简单的史诗。
开头的一句便是叙述商族始祖,叫做契诞生的传说。原文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经·商颂·玄鸟》)。“玄”是黑色(古人把黑色也叫玄),燕子是黑色的,所以叫玄鸟。“商”是指商代始祖契。“殷土”也就是商土。这句诗的意思是:天帝命令燕子下了个蛋而生了商契,居住在广阔的商代土地上。
商为什么又叫殷呢?相传契生后居住在商(今河南商丘南),长大后因协助夏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为商。于是商族就叫商,到了商汤伐夏桀灭了夏朝以后,建立起的王朝也一直叫商。传到商王盘庚时,将王朝迁到了殷地(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一带),因此周人就称商朝为殷,后世的人也就称商为殷、殷代、殷朝,但同时也称商、商代、商朝,或者称殷商。
《玄鸟》开头的一句,是商族后人根据祖先流传的说法,来叙述他们的始祖契诞生的情况。这个传说是说我国古代黄河下游,有一个很大的夷人部落,其中一个氏族里一个叫简狄的女子,有一天和另外两个女子在河边洗澡,简狄忽然看见一只燕子飞到河边,掉下了一个燕蛋来,她连忙拾起来吞吃下肚。过了不久就怀了孕,后来就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契,这就是传说中的商族的始祖。
商是我国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的部落,他们的发展史也和我国其他古老的部落一样,经历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这个部落所以崇拜鸟,可能是以鸟类为图腾,在甲骨文中还保存了明显的遗迹。例如商族祖先之一的王亥,甲骨文中有的亥字上面还加一个鸟形。这个鸟形虽不一定就是燕子,但说明商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
以鸟为图腾,崇拜鸟的氏族,是我国东方部落的一个共同的特点。传说秦国的祖先叫大业,他的母亲叫女修,也是吞吃了燕子生下来的蛋生的。这些传说都反映了商和秦都是起源于我国的东方。他们都与古东夷部落有族源的关系。
上面谈到,因契“佐禹治水有功”就封他的氏族为商,赐姓子。同时将蕃(今山东滕县)一带地方也封给他。自此商族就逐渐地发展壮大起来,所谓“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国语·周语下》),就是说契(玄王)为商族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业,传到十四代到商汤就建立了商王朝。
契大约在夏禹建国前就死去,他的儿子叫昭明。昭明根据游牧部落的特点,也和其他游牧部落一样的“逐水草而迁徙”,找水源丰富、草木茂盛的地方去生活。他听说北方有平坦的大草原,于是就带着本族人和马、牛、羊等畜群,离开了蕃地寻找合适于居住的地方。
他们跨过黄河以后,沿着古河水北行,走到了古济水流经的片叫砥石的地方(在今河北石家庄南,邢台以北),看见这里不但地势平坦,而且水源很丰富,尤其是有长满茂盛青草的大片草原,是最适于放牧,于是就在这里居住下来。
由于在砥石有丰盛的水草,使得畜群繁殖增长很快。虽然这时期夏王朝已经建立,黄河流域各氏族、部落都臣服于夏,但是许多氏族、部落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已过渡到奴隶制阶段,有的开始了两极分化,产生了阶级。各氏族、部落间掠夺财富、扩大土地的兼并战争仍然频繁出现。商族处在向奴隶制过渡阶段,也臣服于夏王朝,但是势力还不大。
砥石地处北方,昭明在那里发展了大量的畜群,这算是一个很富有的氏族,难免引起周围一些氏族、部落的垂涎。所以在昭明死后,他的儿子相土又率领着商氏族赶着畜群回到了老根据地商。
相传“相土作乘马”(《世本·作》),就是相土发明用马来驮运东西和拉车子。用马来驮运和驾车,必须把马驯服并加以训练,而这种马,用群放散养的办法是不行的,相土就改变了饲养方法,这就是“殷人之王立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管子·轻重戊》)。“殷人之王”就是指的相土,皂是喂牛马的槽,牢就是关牧畜的圈,即设立了用槽喂、用圈养牛马的方法。
所以相土回到商地以后,就改变了过去游牧的生活,开始定居畜牧,同时也开始了农业种植。使用马作运输工具,逐渐地促使农业生产在商族活动地区得到发展。有了比从前多的牲畜和粮食作基础,商族的势力也就一天天的发展壮大起来。
夏朝初期,由于王位的争夺,发生了夏启与有扈氏的战争,后来又有“征西河、诛武观”的事,对于各方的氏族、部落也无力顾及。相土利用夏启死后,继位的太康失政,夏王朝无力对东方诸侯控制的时机,加快发展了商的势力,扩大土地的范围。
从古代的部落来看,凡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部落,武力都比较强盛。虽然在砥石地区,因远离商族的根据地,无法迅速发展势力而遭到其他氏族、部落的侵扰,可是回到商地以后,原有的商族各部落就很快地聚积起来,听从相土的领导。而中原地区长时间的处于混乱中,又给相土造成了使用武力向东方地区发动兼并战争的机会。
相土死后,由他的儿子昌若继承侯位。昌若死后,由其子曹圉(有的古书中又作粮圉)继承侯位。曹圉死后,由其子冥继承侯位。冥继位时,夏已经到了“少康中兴”、恢复夏王朝统治的时期。
在商族的祖先中冥也是一个为后代所歌颂的人物。因为“冥勤其官而水死” (《国语·鲁语上》)。相传冥为夏王朝的水正——管理治水工程的长官。他辛勤地忠于职守,在治水时被淹死,是一位以身殉职的治水英雄。所以商族的后代在祭祀祖先时,都以祭天帝的隆重礼仪来祭祀他。
因“冥勤其官而水死”,是治河有功德于人民,死后被后世人们奉为水神,称为“玄冥”。
相传商侯冥死后,长子王亥继承了侯位,没有再作夏王朝的水正,而是一心经营牧畜业。他见其先祖相土把马驯成驾车和驮运的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当时的马主要产在北方,在中原地区还比较少,而且饲养起来也很困难,所以驯马一直发展不快。王亥将牛加以驯服来驾车和驮运东西。牛的行动不如马快,但是牛的繁殖和驯养比马快。在不长的时期里,王亥就驯服了大批牛群。
远在三千年前的祖国大地上,大部分地区还是河流纵横,泽薮遍布,树木丛生。被开发的土地还很少,不少的地区还是鸟兽虫蛇的世界。各地区间的互相往来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没有道路,交通不便。就是较大的方国、部落之间,在陆地上也只有少数道路可通,相互间的贸易交换是不多的。
王亥驯服了牛作驮运工具以后,就经常赶着牛羊和用牛马驮运的方物(土特产品)在东方地区各方国、部落间进行贸易交换。由于王亥和各方国、部落间的贸易交换往来次数多,大家都知道他是商族人,都管他叫商人。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把做生意的人叫做“商人”就是来源于商族王亥服牛负贩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王亥带着弟弟王恒,率领着商族的一队人马,赶着许多牛羊,驮着从东方地区交换来的方物,向北跨过黄河,长途跋涉,来到了族居在易水流域一个叫有易的部落,打算用牛羊和方物与有易部落的酋长棉臣交换一些粮食和方物。
棉臣见王亥、王恒兄弟带了这许多东西和牛羊远道而来,非常高兴,遂以上宾之礼相待,举行了一次很隆重宴会,招待王亥兄弟。在宴饮的过程中有千羽之舞和时新的乐歌联合的表演以助兴。商族人自祖先便好酒贪杯,王亥兄弟在歌舞声中多喝了几杯,对于侍宴的妇女有失检点,惹怒了棉臣,他派人乘夜把王亥杀死,第二天把王亥兄弟带来的东西和牛羊全部扣下,下令把王恒和商族人赶出有易部落。
王恒求棉臣把牛羊还给他,但没有办到,就带着随从们逃回商。王恒回到商以后,只得如实地将王亥被杀的经过向王亥的儿子、他的侄儿上甲微叙述。上甲微一面责怪叔叔行为放荡危害其父,一面就下定决心要为父报仇。
商族作为夏王朝的一个诸侯国来说,在相土的时候,武力比较强大,所以才能将势力扩展到海边。但是自昌若时起,只专心致力于农牧业的生产。
冥作了夏王朝的水正以后,一生为治河患而勤于职守,但对商族武装力量没有注意组织和训练。所以当上甲微决心要为王亥报仇时,感到自己的武力实在不足,不能对付有易部落。于是便求助于族居在黄河岸边一个方国的方伯——河伯。
因为河伯也是夏王朝的一个方国,在少康受命给冥治河后,河伯所属地正在黄河附近,也是水患较多的地区,得到了冥的治理,使水患消除。河伯对冥很感激和敬重,一直和商族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河伯与有易的棉臣也一直很友善,相互之间还有往来。
王亥在有易被棉臣杀了之后,夏王泄知道了,便命上甲微继承王亥为商侯。商侯上甲微为了要报父仇,派人求河伯出兵帮助。开始河伯不愿出兵,后来上甲微亲自去向河伯申诉父亲王亥被杀的经过。河伯也觉得有易的棉臣是不义之人,于是答应出师帮助伐有易。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上甲微也组织起了一支武装队伍,又派人给河伯送去一些牛羊犒军。大约在夏王泄中期的一年,上甲微率领一支商族的队伍会同河伯的军队去伐有易。
有易的酋长棉臣得知上甲微和河伯的军队来攻打他,召集了大小头目,组织了兵力抵抗。两军在易水岸边展开了厮杀。商族军队要为王亥报仇,河伯也要为商侯伸张正义,军士们个个都很勇敢,拼力厮杀。有易部落的军队无法抵挡,节节败退,然后完全溃败,棉臣也在混战中被商族军士杀死。
上甲微和河伯把有易的财产给瓜分了,把有易部落的人也俘虏来瓜分了,这些俘虏成为商和河伯奴隶。有易氏是这样的被上甲微给灭了。
上甲微借助河伯的兵力灭了有易氏以后,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引起了震动。自此各诸侯、方伯对商侯上甲微都另眼相看,对商族的人不敢轻易冒犯。
上甲微也没有以自己的势力去侵犯其他诸侯、方国。对夏王朝仍然是朝贺、纳贡称臣,对夏后氏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利益也没有什么损害。夏王虽是天子,统率夏国各方,但对于诸侯、方国以及各氏族间的争斗都不干预。
商这个夏王朝的诸侯国,在上甲微的时期,由于从有易部落那里获得不少的俘虏为发展生产补充了劳动力,因此从农业、畜牧业和军事力量上都有所发展,在各诸侯国中,显然是较强大的一个。
古书中说:“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国语·鲁语上》)。即是说上甲微能够继承始祖契的事业,振兴商族,商的后人才隆重地祭祀他,甲骨卜辞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商王在祭祀先公(近祖)时,都是从上甲开始,祭祀先公先王时也是从上甲开始。单独祭祀上甲时,经常用作牺牲的有牛、羊、猪,至少是一头,多者十头。还经常用人作牺性来祭祀,少时一人,多时五人、十人,至多的一次是50个羌人,这说明上甲微的后人对他是非常崇敬的。
上甲微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报乙作商侯。报乙死后,儿子报丙继位。报丙死后,儿子报丁继位。报丁死后,儿子主壬继位,主壬在甲骨文中称做示壬。示壬死后,儿子主癸继位,主癸在甲骨文中称作示癸,示癸即是成汤的父亲。
从上甲微到主癸一共六世。甲骨卜辞中有“自上甲六示”的记载,这个“六示”就是指上甲到示癸。“示”就是宗庙之主的意思。古代帝王的祖庙中供奉祖先是按世序排列,一个祖先一个牌位,叫做神主。商代的神主是放在一个石头制的匣子里,供在祖庙中。
商代的先公先王自上甲开始分别以十个天干为庙号,世序也比较清楚,古书中记载和甲骨文中的世序基本上是一致的。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夏商史话》。《夏商史话》作者为孟世凯先生,1935年4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