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还是推陈出新:对中国艺术正统和演变关系的思考

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曾经对唐代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大为排斥,他在《海岳名言》中大呼他们是“丑书恶札”。实际上,我们去考察米芾在评论颜柳书法的时候,着意的谈到了他们不合“古法”,而米芾所谓的“古法”,就是指魏晋以来形成的书法面貌,所以他对颜柳书法的看法,是以魏晋的标准而得出的结论。

中国艺术报

这个现象就牵扯到了中国艺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正统和演变的问题。无论是中国的书法、文学还是绘画,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非常明显的风格转变,因而每个阶段都有关于文艺经验的积累与新技巧的应用。纵观中国文艺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类似于米芾这样的艺术批评者不在少数,他们以古代过去的艺术标准作为最高的法则,来评价当时的人所进行的艺术创作,按照他们沿用的、已被接受的发展标准来考察艺术家和文艺的发展。

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陶渊明的诗歌,最早陶渊明的诗歌在钟嵘的《诗品》中仅仅被列为是“中品”,后来随着宋代苏轼等人的推举,陶渊明诗歌才引起人们重视,他清朗俊秀的诗风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他所塑造出来的艺术境界,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近现代时期,鲁迅先生和美学家朱光潜先生针对陶渊明诗歌“静穆和金刚怒目”的争论,又显示出他们对于艺术家艺术创作的不同理解和看法。

中国艺术报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转变,是因为每一个时代,人们所具有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传统是不同的,所处的发展环境也是不一样的。六朝时期文学的观念和形式变化极快,批评家对于新变的问题大感兴趣,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它直接主导了中国文艺从汉代之前的深沉壮阔转向了后期的婉约深秀,从不自觉的艺术到人的艺术觉醒,例如以至于有人说: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

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曾经说:

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夫青生于蓝,绛生于茜,虽逾本色,不能复化。桓君山云:“予见新进丽文,美而无采;及见刘扬言辞,常辄有得。”此其验也。故练青濯绛,必归蓝茜;矫讹翻浅,还宗经诰。斯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

这段话就涉及到了中国文艺发展史上关于新的艺术风格和传统艺术风格转变的问题,他在风格演变争论这个问题上确定了一个方向。刘勰在这里涉及到了艺术上真正的风格转变的本质所在,他认为这种文学的变化,必须在通晓古代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传统的基础之上,要么是对他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要么是对古代的传统进行新的阐释和说明。也正是因为这样,不学习的新技法,求索者无可避免地会跌入旧的窠臼,而真正的艺术创新者却以回归古代典范为手段,开辟出未来审美的水平。

中国艺术报

中国书法批评史中对书法评价的两条标准“功夫和自然”,与中国文学中所提倡的文与质的辩证关系是一致的。所谓文质关系的争论,在春秋战国时的儒家那里就得到了很好的说明。孔子就提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而中国文艺“诗言志”的传统,使中国的文学与做人的道理相结合,因而中国文学的文与质之间的辩证关系变得尤为重要,它关乎一个君子的人品修养。

但是这种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现代我们只要一提起书法家,肯定要说到王羲之,但是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并不一定被人们所看好,比较显著的一个例子就是南朝梁时期的批评家庾肩吾认为王羲之要比钟繇多功夫而少天然,据此,他认为钟繇的书法要比王羲之的书法略胜一筹。

中国艺术报

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王羲之相较于钟繇的书法,更加在技巧上注重笔画之间的搭配组合,在风格上更接近于妍美秀雅的风格,因而可能失去了古代以朴素自然为目的的审美观念,因此遭到了批评。随后到了唐朝时期,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为这种风格、为王羲之的书法作了辩护:

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同样,绘画理论批评家张彦远也采用了相似的论证方法,他提出:

上古之画迹简意淡而雅正,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

张彦远开始认识到中国绘画趋向于妍美多姿,他认为这种发展方向是绘画得以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明确地肯定了唐代时期山水画艺术清新刚健的艺术造诣,这对后来北宋郭若虚的山水画理论有一定的影响,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说:

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竹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

宋代大文豪苏轼也将这一时期的艺术发展做了简要的归纳,他认为

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予尝论书,以谓锺、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锺王之法闪闪、益微。至于诗亦然。

苏轼本人的文艺思想带有非常强烈的禅宗意味,他曾经借佛教中有关四象的学说,认为艺术某一个门类,某一个风格流派的发展是“生、住、异、灭”的一个过程,因此,它提倡文艺的发展与繁荣,必须回归到中国古代的传统典范之中,才能借古人的传统来更新中国的文艺,依靠返璞归真和简洁来更新艺术。这一论证思维方式被后代的艺术家们所广泛的接受,这也就导致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大多是以复古来进行他们的艺术创新,仿古成为了它们进行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因而在那个时代,越是优秀的艺术家,越意味着对于传统的学习和掌握程度是最高的,他们比一般人要更有意识,更加纯粹,并且更善于吸收中国古代艺术的范本,并且是以一种隐喻或者一个出发点的意义来使用这些范本。而为了在作品里表达和实现他的自身,非得形成自己独特的技巧与构成方式来变化范本不可。

中国艺术报

实际上,这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思想家、文艺家那里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孟子提倡最伟大的政治,是要追求尧舜到汤,从汤道文王,从文王到孔子,遵循古代圣贤的主张和要求,他提出了道统的理念,而到了唐代古文运动时期,韩愈认为文艺必须包含“道”,也就是说,一定要包含古代圣贤深刻的教悔,文艺的发展和道德发展是一致的。

中国艺术报

但有些艺术家们,他们并不是对于古法坚定的拥护者,他们在艺术上有很强的个人主义倾向。在很多时候,他们在艺术上的主张更倾向于复古主义者,他们也十分注重模仿古代范本中的格与法,但在遵守传统的法度规律的同时,又不拘于古人的法度之中,在书法上则体现为对于二王书风的极力推崇和融会贯通上,以至于他们说:

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

事实上,我们知道,对于传统的绝对保守和对于传统的绝对反对,都不时正确的艺术观点,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那样,仿古是艺术创新的手段,但是仿古必须建立在每个人对古代传统深刻的理解之上,必须要有自我的变化和革新,否则这种创新或者说正统的个人变化,只不过不是含惯例的正统,他要么保守不被时代所接纳,要么太超前而没有发展的根基,这种对传统继承与创新的矛盾,也解释了米芾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表现,他的书法兼收并蓄,融合了各种古典的风格,同时又能够创新自我的艺术追求,他一方面抨击别的激进分子,认为他们的模仿是荒谬的,一方面又自吹自擂,。在传统者眼中,他是另类,在创新者眼中,他是保守的人。或许艺术的创造,就是在这样的矛盾对立中得以产生的,艺术的张力,也许是在传统的反叛、回归中表现出来的。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