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什么?我能做什么?
上周五,一个消息震惊了整个影迷圈,胖鸟没了。
从最开始的怀疑,到之后的坐实,对于它会消失这件事有心理准备,只不过没想到以这种方式。
周六,小生在他的微博上发了最后一条道歉消息。至此,这个陪伴了影迷们很久的胖鸟彻底消失。
不得不说胖鸟一站式的服务,方便了我们这些影迷群体。
从电影首发站一直到胖鸟电影,至少我的生活里离不开这个网站,一来,是喜欢电影;二来,吃这口饭,就得下资源、就得看。
胖鸟为什么受影迷群体的欢迎,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它更新及时,国外资源站上的资源可以第一时间在胖鸟上看到。
它提供了一种一站式便捷,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它基本上满足了一个影迷剧迷的基本需求。
在它出事之前,每天在胖鸟上签到,已经成为了一种仪式和习惯。
说它改变了一个影迷的生活方式都不为过,哪个影迷一天不打开几次胖鸟呢。
可能会有人觉得我夸张了,下个盗版资源还有理了?
有理。
国内的影迷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
幸运的地方在于,有想看的电影,只要它出了资源,就一定能搞到手,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中国影迷的观片量绝对是完爆其他国家的影迷的,贾樟柯还带着昆汀买过盗版碟呢。
不幸的地方在于,除了这些盗版资源以外,国内影迷可以正规渠道看电影的机会很有限。
院线电影里能看得上得眼的,有多少部?
即便有,可能还得遭遇切JJ,穿上黑色泳衣等待遇。
难道指着视频网站上更新的资源,在爱优腾,院线电影可以保证1个月以内上线,热门影片、影展片能做到及时更新,保不齐,还得删删减减,其他的,就等着吧。
除了上面两种渠道,难道一年要指着北影节、上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FIRST影展、平遥影展么?又有几个人能全撸一遍,就像资料馆也只有北京地区的影迷才能去。
美亚、日亚海淘来的正版碟不是不可以有,但是,首先得计算一下成本吧。
一张正版的CC碟,蓝光版本31.96刀,D9版本23.96刀,再经过汇率这么一算,蓝光是214元,D9是160元,这得花多少钱。
偶尔遇见自己的人生电影,偶尔可以买一买,权当收藏了,也得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伯格曼”套装这种级别的,美帝人民也不可能见一张收一张啊。
不是我们这些影迷喜欢占便宜,有盗版的就不看正版的,而是我们可以获得正版的途径很有限。
我们每年都要花近千块钱,充迅雷、百度网盘、115的会员,要是能在影都看到,谁还会坐在电脑屏幕前看电影呢。
那中国影迷是怎么炼成的呢?
从录像带到VCD到DVD到蓝光,中国影迷的迷影时间线实在是很长,其中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基本上是一个连载的体量。
现在很多年轻影迷,并没有经历过录像带时代,或是VCD时代。
即便是我,在那个时候,也不过是个还在上小学的熊孩子而已。
既然没怎么经历过,就只能拾人牙慧,所以,我打算按照我自己接触电影的时间线,来概括性的聊一聊中国影迷的迷影简史。如有疏漏,望广大影迷指正补充。
01
前资源时代,我们看什么
要说录像带,它是我们国内元祖级影迷接触外国电影的唯一途径。
还记得《八月》里,张小雷他爸在电视里反反复复看的《出租车司机》吧?
在那个时期,通过特殊途径来到内地的这些录像带,让我们父辈们得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就像我所出身的一个东北小城市,录像厅是我儿时回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大家是没什么自己买来看的习惯,起初大家都是去租带子,等VCD、DVD普及的时候,就去租碟,一块钱一张碟,要是认识老板,押金都不用交。
要说DVD,我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古惑仔”系列,而是杜琪峰的《暗战》,因为跟以往的警匪片太不一样,一口气连看了三遍。
每个人都会有启蒙电影,说到启蒙电影,还是上大学的时候,已经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
在课上,我们老师放了埃托尔·斯科拉的《舞厅》,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电影是可以这么拍。
当时也不知道找老师去刻盘,就把我学校周围知道的所有音像店都寻了一遍,最后,在另外的一个区的一个很隐蔽的音像店里,找到一张《舞厅》的DVD。
想想后来,我在北影节上一口气撸了50个片子,这股子疯劲都是有前兆的啊。
02
有得看,就很幸福
在新千年的头十年里,主要下载用的工具,是迅雷、电驴、BT为主,电驴上的资源基本上一挂就需要一周,100K、200K的下载速度就已经是很幸福的。
Mkv格式的资源还没发明出来,rmvb、avi格式才是主流。
对于清晰度也没有什么概念,都是本着能看就行的态度,先看了再说。
RealPlayer是那个年月最主流的音频播放器, 95后、00后估计是没怎么接触过它的。
兼容性不好,清晰度不行,都是它的缺点,那也将就过来了。
像KMPlayer、PotPlayer这些兼容性好,清晰度高的播放器,都是后话了。
心中的阳光字幕组当时出过很多法国文艺片的资源,即便是现在,有些老片的资源还只有他们家才有。
一部电影300-400M,画质渣到不行,跟现在一个蓝光原盘几十G,是不能比的。
VeryCD电驴大全,就相当于现在的胖鸟,它上面的很多资源是别的地方没有的。
可惜的是,后来它不再提供下载了。
传说中的西祠胡同“后窗看电影”,我并没有混过。彼时,年龄尚小,储备尚浅。
哦对了,怎么能不提豆瓣和时光网呢。
那时候豆瓣还没有现在的影响力,影迷们混迹的更多是时光网,可以这么说,影迷重镇。
想要了解电影的消息,或是一些策划稿件,时光网是唯一的选择。
当年的时光网社区,可是藏龙卧虎,各种精华帖层出不穷,你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在那里,现在的电影大V们基本上都在那里混过。
03
作为一个影迷,痛并快乐着
让我二倍速一下,让时间直接跳到2010年。
我很幸运,基本上赶上了北京民间放映的巅峰期。
百老汇、尤伦斯、伊比利亚、法国文化中心、猜火车,不论是欧洲艺术片,亦或是国内独立片,想看什么都有。
那时的资料馆是没有办法跟百老汇、尤伦斯比的,后面两家的影展策划节奏,基本上一个月一个展,有时还不止一个。
你们知道,资料馆还是不对号入座呢。
影展一直以来,都是内地影迷们看到国外电影的途径之一,2012年,资料馆办侯孝贤影展,就没收钱,你们信么?
我记得,之前在某一篇稿子里说过,北京电影放映的里程碑事件,是尤伦斯曾经放过娄烨的某部电影。
诚然,也因为当时是2012年那个比较敏感的时期。
在2012年以后,随着政策的收紧,伊比利亚、猜火车不复存在;策展人谢萌离任,尤伦斯大不如前;百老汇与各大使馆间的合作,被资料馆抢走。
从2013年开始,北京的民间放映开始走下坡路,现在百老汇的专题影展,只剩下了德国影展和香港影展。
2011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前身北京国际电影季创立。
电影票只能在时光网买,后来才是格瓦拉,才是淘票票。
有了北影节,每年的4月就是影迷们的狂欢。因为在这一个月,只要你的钱包、时间允许,你可以把前一年的热门电影一网打尽。
从上午十点,到晚上八点,不怕你看不完,只怕你排不开。
可是,北影节也不是没有自己的问题,影人回顾单元不如深入全面,创收的意义大于策展的意义都需要解决。
其实,在这个时期,也是各类资源网站集中爆发的时期,像人人、TLF都是那时的资源大户,就连A站、B站也曾经可以看到相当多的资源。
在改版之前的115网盘,是那时最受影迷欢迎的一种下载方式。
04
有了它们,极度舒适
作为一个影迷,除了要感谢像胖鸟这样的网站以外,还需要感谢就是字幕组。
翻译、调轴、压制、上传,这些人起早贪黑地为我们制作字幕,不图什么,就是因为喜欢电影(当然,它们也拉广告,可以理解)。
不论是英语、法语、日语、韩语、德语、西班牙语,他们都是无偿为我们服务。
没有他们的话,我们只能去生啃。
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了,网速也快了,以前一部电影可能需要一天、一周;现在下一部电影可能只需要1分钟、一小时。
像KG这样的PT站,虽然维护账号非常麻烦,但它里面基本能提供想看的所有电影。
1fichier、Turbobit、Uptobox、nitroflare,这样的国外网盘也不错,前提是先去某宝买账号。
其实作为一个影迷,尤其是中国的影迷,真的挺累的。
我们不去电影院看电影么?当然不是,每年院线电影加上各种影展电影,也要看近百部。
我们也不想有胖鸟这样的网站存在,但是,除此以外,我们还有其他更多的途径么?
我们都不赞成盗版的存在,我们愿意为一部电影花钱,看看现在的电影市场,早已不是堆明星取胜的时代,内容才是制胜的法宝。
这说明了什么?大家需要的终究是好的内容,而对于国内影迷来说,想要从正规渠道得到好的内容,只能救助于电影节、影展上有限的电影。
盗版问题,不应该遇到了,就采取一刀切的手段,这根本不会解决问题。
如果未来出现一个来自官方的途径能得到优质的资源,相信很多人会花钱,那时候盗版问题才会得到有效治理。
如今,一个胖鸟倒下了,还会有瘦鸟、高鸟、矮鸟出现。
我不想下载,但我别无选择。
- FIN -